富士中國新帥上陣:進攻性經營直指網絡擴張
鉅亨網新聞中心
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僅僅是戰略顯然遠遠不夠
李立
膠片時代兩大巨頭各奔東西。
百年老店伊士曼柯達在破重組后,宣佈轉型成為一家專業商業影像技術公司。另外一面,富士膠片正走在多元化轉型的關鍵節點上。
2013年7月,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換帥,太田雅弘接替橫田孝二出任總裁。
太田雅弘12月16日在上海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醫療生命科學、印刷、檔案處理、高性能材料、光學元器件和數碼影像六大業務基礎上,富士膠片在華投資將在影像、印刷、醫療健康、高性能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據其公佈的數據顯示,富士膠片目前在中國設有35處事業分支機構(包括15個生基地),在華總投資額達45億元人民幣。
“僅靠之前的銷售模式是不能獲勝的。”太田雅弘,富士會更加強調提供解決方案的營銷能力,而網絡銷售也將是富士在中國亟待加強的部分。
多元化“秘訣”
在富士的多元化業務中,包括數碼相機、彩色膠卷等的影像業務占比已經逐步收縮,檔案處理、信息領域的銷售額占比正在加強。
相比柯達的倒下與轉型,富士膠片會更慶幸扮演了挑戰者的角色,走上了多元化轉型的道路。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全球總裁兼CEO古森將這種策略總結為“進攻性經營”。為富士膠片尋找新的搖錢樹。“該決定的時刻決定,該做的時候就做,該撤的時候就快撤。”2000年富士膠片開始走上內部改革、重建經營模式的轉型之路。2004年,富士膠片推出“VISION75”計劃,大力收縮傳統影像業務,將醫療·生命科學、印刷、檔案處理、高性能材料、光學元器件和數碼影像列為六大重點事業,進行業務結構轉型。即使如此,富士的多元化轉型也才是開始。市場需求仍然萎縮,歐洲經濟形勢惡化,外部形勢嚴峻。富士繼而推出新的“VISION80”計劃。據了解,在富士內部,現在的時期被定義為“二次創業”,而2013年是富士膠片中期經營計劃“VISION 80”的最后一年。[NT:PAGE=$]
在富士的多元化業務中,包括數碼相機、彩色膠卷等的影像業務占比已經逐步收縮,檔案處理、信息領域的銷售額占比正在加強。據富士膠片2012財年的銷售數字顯示,影像領域占比最低,僅2948億日元,占13.3%,業務包括數碼相機、彩色膠卷等;信息領域銷售額9077億日元,占41.0%,業務有印刷設備、光學元器件、醫療系統等;檔案處理領域占比最高,共1.01萬億日元,占45.7%,業務包括辦公打印機等。“富士的業務看似多元化,實則有一個潛在的特點,所有的業務都是基於公司原有的核心技術——影像處理技術。”太田雅弘解釋,“一個企業僅靠一個事業來支撐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在各個領域,都應該基於我們的核心優勢做拿手活。如果有核心技術,我們就朝這個方向去發展。”
中國新政
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僅僅是戰略顯然遠遠不夠。從太田雅弘在富士的履歷看,營銷力毫無疑問將是富士在中國市場重點加強的部分。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中國市場對於富士中國意味什麼,太田雅弘如何帶領富士中國繼續往前。
2012年,富士膠片在中國的發展情況與2011年持平,但其在2011年發展迅速。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銷售額占到富士膠片株式會社的5%左右。太田雅弘的前任橫田孝二,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談及中國市場時曾經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生基地,這個基礎都已經打好,在這個基礎上,怎樣讓這些製造企業生出更好、更高質量的品來才是關鍵。”而現在,太田雅弘的新政將“導入有特點的品和新的營銷方式,加速成長”。
從太田雅弘在富士的履歷看,營銷力毫無疑問將是他上任后,富士在中國市場重點加強的部分。2003年,太田赴中國擔任富士膠片印刷合資銷售公司的總經理,建立了富士印刷品在中國的自主銷售網絡,因在中國區的傑出表現,2009年太田被派往美國負責印刷事業。針對目前的中國市場,太田闡述的新政包括:在數碼影像領域,強化富士膠片高端相機X系列的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推廣和普及自助照片打印系統“Princiao俏印”,不斷豐富一次成像相機“Checky趣奇”的品;在醫療健康領域,富士膠片將主力品從X光膠片等需求正在逐漸縮減的醫療耗材業務向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的醫療網絡、醫療器械業務轉變。而在美容健康領域,富士則需盡快樹立護膚品“ASTALIFT艾詩緹”和“Lunamer月之清輝”系列良好的品牌形象等。
另外一面,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僅僅是戰略顯然遠遠不夠。頗具銷售經驗的太田清楚地認識到,不可能僅拿一套銷售方針去面對中國的所有區域,而電子商務的網絡銷售方面也是富士將要在中國加強的部分。談到富士目前正在中國積極開闢的化妝品市場,太田透露,“目前富士在中國銷售的門店還不到500家,首要任務就是增加銷售網點,擴大到1000~2000家店鋪的規模,這是最急迫的事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