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專家:北極海冰縮減 威脅中國氣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22 09:29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學界普遍認為,極地氣候變化,特別是北極海冰迅速消融,與中國氣候息息相關。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中國科學家對極地氣候的研究正取得突破,與北極國家的協作更將切實提高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數據顯示,自1979年衛星監測以來,2001年至2010年是北極海冰年均融化程度最高的10年,2012年出現前所未有大範圍融化後雖略有恢復,2013年又擴大至510萬平方公里,但仍處於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之一。楊惠根指出,目前科學界建立了很多模型,研究北極海冰的退縮,但幾乎全都無法與實際情況同步,可見海冰變化快速且急劇。他補充,北冰洋過去幾十年平均氣溫上升幅度高於全球,因此整體趨勢仍是北極氣溫上升,海冰覆蓋範圍退縮,格陵蘭冰蓋消融。

在楊惠根看來,北極海冰退縮與中低緯度地區氣候變化肯定存在關聯。北冰洋海冰正常覆蓋範圍逾1400萬平方公里,2007年減少到歷史最低值425萬平方公里,次年1月中國南方即發生嚴重冰雪災害;2012年再減少至341萬平方公里新低,今年夏天中國南方即出現長時間氣溫超過攝氏40度的熱浪,往年乾旱的北方則遭遇嚴峻汛情。「北極上空極渦的大小、強度甚至會影響到上海梅雨。」他說:「從氣象預測而言,無論是中國或是其他國家,若不考慮北冰洋海冰狀況,氣象預測就不準確。」

2012年,由楊惠根任領隊的中國第五次北極科考隊首次實現中國跨越北冰洋科學考察,並在極地海域放置大型海-氣耦合觀測浮標、在北極高緯地區設置極地長期自動氣象觀測站,還新增了海洋湍流、甲烷含量等調查內容的重要資料。

考察期間,團隊應邀正式訪問北極國家並展開交流活動,同時在冰島周邊海域展開中冰海洋合作調查,開創中國與環北冰洋國家合作先例,本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北歐北極研究中心」更將與環北極國家協作。

有國際言論指,中國的北極科研「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際劍指北極資源。對此,楊惠根直言,中國北極科研旨在了解北極氣候與環境變化對中國氣候的影響,北極資源從來不是考察目標。

坊間對全球氣候變化多悲觀,但在楊惠根看來,面對氣候變化,人類先要適應,更應善於轉害為利,沒理由只看著負面影響而不發揮其積極作用。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2012年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第一艘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船舶,為中國未來參與該航道開發累積經驗。該航道西起北歐,經巴倫支海,沿歐亞大陸北方海域向東,直至白令海峽。「雪龍」號航行12天共3,260海里,所經處海冰範圍、厚度都在減少,海冰年輕化趨勢明顯。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北冰洋海冰減少趨勢還會加劇,至2050年,北冰洋可能會夏季無冰,東北航道適航時間從50天增至90天。

楊惠根表示,東北航道一經開通,上海到鹿特丹的航程可縮短至3200海里,航船途中碳排放減少,對地球有好處,中國應當積極利用,「當然航道開通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污染、危害北冰洋生態等,但我們還是應當權衡利弊,積極利用航道。」 (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中國在南極科研的其中一個基地崑崙站。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現時南極與全球氣候的短暫關聯雖不及北極明顯,但南極深冰芯蘊藏的「密碼」,卻可揭示幾萬年的氣候變化機制。南極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是南極冰蓋起源,時間可追溯至3400萬年前,可能存在整個南極大陸最古老冰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指出,目前中國深冰芯科學鑽探工程已取得關鍵突破,未來在崑崙站鑽取地下約3200米深冰芯,開展100萬年時間尺度內的全球變化研究,是中國在崑崙站考察的一項重要目標。

從1984年開始考察以來,中國在南極建立了長城、中山、崑崙3個考察站,即將還會新建泰山站,而科考區域主要集中在普利茲灣、埃默里冰架及冰穹A(Prydz Bay、Amery Ice Shelf AND Dome A)地區(簡稱PANDA),研究成果已站在國際前沿。

據悉,中國的深冰芯鑽探項目已準備就緒,將於2014年至2018年4個夏季連續實施。楊惠根又透露,中國極地中心還在評估極光如何影響氣候。

图片说明 
劉雅章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在三大極地當中,北極與人類生活最接近,因為歐美多國都有領土位於北極圈內,故針對北極的研究也最詳盡。有香港專家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2050年北冰洋將再沒海冰,融冰引發海平面上升和資源航道爭奪戰,釋放的溫室氣體甲烷會令全球暖化螺旋式升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評估報告主作者之一劉雅章指出,在IPCC報告提出的氣候變化模型中,在RCP8.5模式(即現有溫室氣體排放水平不變)下,北冰洋海冰到2050年將全數消失,較中間的RCP4.5曾顯示海冰到本世紀末會全部融化,即使在最樂觀的RCP2.6下,海冰到2050年也會顯著減少。

北極融冰直接後果之一是釋放甲烷,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細明表示,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全球暖化令北極釋出甲烷,從而令暖化更嚴重,產生所謂「正回饋」的現象。劉雅章說,科學界現在對北極甲烷了解不多,其藏量、釋放速度都未能預計,故現有氣候變化模型都未有將甲烷計算在內。

融冰為北極圈國家提供莫大經濟機遇,包括鑽探石油和發展航運,但這同時會帶來嚴重污染。劉雅章指出,若發生類似墨西哥灣鑽油台爆炸的意外,對北極的影響將難以估計,而且在北極採油變相增加全球碳排放,加劇暖化。「現在各國因沒有石油而研究可再生能源,若多了新供應,就會沒動力繼續做。」

與北極相比,科學家對南極氣候變化的討論較少,李細明指出,原因是南極環境較惡劣,而且地方太大,科學家只能觀測個別地點,與北極情況分別很大。不過氣候暖化對南極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科學家估計1992年至2001年間南極冰層減少了300億噸,但到2002年至2011年間卻急升至1470億噸。

冰層融化對南極的影響比北冰洋海冰融化嚴重,因為南極冰層原本位於陸地上,融冰將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而且南極冰層減少後,要恢復是非常困難,劉雅章指出,南極本身是個沙漠,很少雨,冰融了自然不易補充。 (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羅啟義指出融冰和金融市場是一脈相通。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金融業與珠穆朗瑪峰,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在年逾50歲的亨達集團副總經理羅啟義眼中,看到一脈相通之處。羅啟義兩年前成功征服珠穆朗瑪峰,成為香港唯一登上這世界之巔的金融人。他將氣候變化對珠峰融冰的影響,喻作缺乏監管的金融市場,認為「愈放任自由,愈難持續發展」,好比佛教所指的「因果關係」。

羅啟義相信,社會經濟運作有賴健全的金融體系,企業透過上市集資,再把所獲資金重新投入市場,才能推動經濟增長。倘金融市場管理不善,令企業有機會集資後把錢騙走,而非把資金投入國家經濟,政府便要靠政策性貸款支撐企業,令經濟付出慘重代價。相應地,青藏高原一帶過往靠珠峰融冰灌溉,一旦暖化導致水源減少,勢必改變四川、貴州、甘肅等地生態系統。

成功登珠峰,羅啟義自覺達成一樁人生大事,回港後亦完成一個生態導賞課程,希望鼓勵身邊朋友多到郊外地區。他有時會把沿途美景分享到網絡,結果常被問「又出國旅行了嗎」,令他感慨香港本身有大好自然資源,可惜港人不懂欣賞。

图片说明 
曾志成取道北坡,成功攻上珠峰。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氣候變化除了影響珠穆朗瑪峰環境,亦增加登峰的危險。香港首位先後從南北坡兩登珠峰的攀山家曾志成表示,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現時珠峰上環境比以前惡劣,因為全球暖化導致天氣不穩,登山者更難預測天氣,登頂機會也較以往多變數。

氣候環境是登珠峰的一大考慮,例如新西蘭著名攀山家布賴斯去年就以天氣太暖為由,宣布他帶領的商業登山團取消登頂,60名支付了5.5萬美元(約42.6萬港元)的團友不獲退款。

曾志成指出,登山者一般需預測未來7日天氣變化,再決定是否把握「登頂窗口」攻頂。現在珠峰上天氣變化較大,更難預測,要捕捉最好天的登頂窗口比以前困難。例如曾志成2009年5月從尼泊爾南坡上山時,就先後3次押後攻頂日期。

他今年5月再循西藏北坡登頂,但由於沒機會停下觀察,很難察覺冰川是否減少,但冰崩的確比以前頻密。山上融雪也增加登山難度,有些山路現在雪少了,變成石地,登山者一般穿有雪爪的鞋是為在冰面行走而非石地,因此更難移動。

他指出,現在南坡基地營溫度比幾十年前高了,融冰和冰川活動也較快。在基地營,有雪巴人會專門為登山者在坤布冰川上架設長梯,讓登山者通過,但冰川活動加快,長梯經常移位或掉下冰川。

科學家通常會在基地營作科學考察,曾志成表示,2009年登山時,科學家發現1979年美國登山隊在第一營留下的物品,意味30年來冰川由6000米高的地方降到5300米,科學家正是透過這種方法推算冰川移動速度,估計隨著暖化加劇,未來這種「冰川運送」時間可能不需30年。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