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休謨至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5 10:00
書名:《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休謨至今》
作者:[美]羅斯托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了1870年之前研究經濟增長的經濟學者,作者比較了休謨與亞當•斯密,馬爾薩斯與里卡多,約翰•密爾與馬克思。接着作者介紹了1870年至1939年的經濟學理論家,包括熊彼特、科林•克拉克、庫茲涅茨和哈洛德,並且分析了戰後經濟增長的三種模式。作者以權威的論點闡釋了經濟增長領域中未解決的幾大問題,並描述了未來幾十年中可能出現的五種經濟領域的任務。本書提出的問題和任務至今仍構成對當代經濟學家的挑戰,很有前瞻性
作者簡介
羅斯托,美國經濟史學家、發展經濟學先驅之一,1916年生於紐約。1938年獲牛津大學巴利奧爾學院文學碩士學位,1939年獲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從1940年開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奧斯汀得克薩斯大學任教授,講授經濟史、經濟學與歷史。先後擔任過歐洲共同體執行秘書助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幫辦、國務院政策計劃委員會顧問和主席、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等。
主要著作有:《十九世紀英國經濟論文集》、《經濟增長過程》、 《經濟成長階段》、《政治和成長階段》、《這一切是怎樣開始的:近代經濟的起源》、《世界經濟:歷史與展望》、《 1868~1896年英國貿易的波動》等等。
序言
(文、羅衛東)
本書的作者,沃爾特·惠特曼·羅斯托,是20世紀一位備受爭議、影響巨大的人物。
羅斯托,1916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親是從俄國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沃爾特·羅斯托於15歲那年獲得一筆獎學金進入耶魯大學學習,1936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獲得著名的羅茲獎學金資助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就讀於亞當·斯密當年讀書的巴利奧爾學院並於1938年獲得該校文學碩士學位,1939年回到母校耶魯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以後的羅斯托輾轉於大學和政府機構,交錯展開了他精彩的人生畫卷。後由於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急需專業人才,他於1942年被招募進美國戰略情報局,在著名經濟學家愛經濟增長理論史德華·梅森的手下擔任研究部助理。戰略情報局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對敵人的經濟戰以及軍事轟炸目標的確定等課題。不久,該局組建了任務更加直接而具體的由於表現出色,羅斯托在1945年獲得了「英帝國勛章」,同年還獲得「榮譽軍團」稱號。
羅斯托的一生輾轉於政界和學界,閱歷豐富,親身經歷了20世紀主要的全球性重大歷史事件,如二十年代末的大蕭條、「二戰」、戰後歐洲重建、冷戰、越序言戰、中國崛起等等。參與的程度有深有淺,有些事情上,他是核心決策層的成員。因此之故,他對觀念、政治過程與歷史進程之間關系的理解要比那些一直在書齋中工作的學者要鮮活得多、現實得多。甚至,在我看來,也要深刻得多。
他的自傳式著作《概念與論爭:市場觀念60年》,重點就是談他的觀念、經驗與體會。在他宏富的著述中,這是唯一的一部講述自己心路歷程的書,對於理解他何以如此看待經濟發展、國際國內政治,有着很大的參考價值。
羅斯托的主要著作有:《19世紀英國經濟論文集》、《政治與經濟增長階段》、《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政治和成長階段》、《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近代經濟的起源》、《世界經濟:歷史與展望》、《1868—1896年英國貿易的波動》、《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 休謨至今》以及為數不多的論文。
羅斯托對自己理論的鍾愛和自信,來自於他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在耶魯大學讀本科期間,他廣泛閱讀、交往和參與社會實踐,逐漸形成了關於具體問題的整體思維習慣。他反對就事論事地討論一個歷史事件或者用未經考量的抽象符號來確立歷史變量之間的關系。他曾在自傳中介紹了在他少年時代影響自己世界觀的一些事件,比如在進入耶魯讀書之前就深受哥哥尤金的影響,接觸到了一些非常出色的人,以至於,當他成為耶魯大學新生的時候,居然有一種大三學生的感覺。在哥哥的幫助下,他得以進入當時只對研究生開放的耶魯大學圖書館研究室,並開始從事一項有關法國革命史的系統研究。隨後在大一的第二學經濟增長理論史期,他又着手尋找資料,寫出了一篇關於17 世紀英國革命的論文。耶魯大學豐富的圖書資料收藏為他的這兩項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撐,也正是在查閱研究資料的過程中,羅斯托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讀物。大二之後,羅斯托參加了由高年級學生比斯爾組織的每周四晚上的小型非正式研討會,討論一些重要的話題,比如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數理經濟學。這些研討會的初衷是在社會領域的研究中推廣嚴謹的自然科學方法,但是,對羅斯托來說,效果適得其反,他反而覺得自己無法對基於數學的經濟理論產生信心,這個思想的轉變的結果就是確立了新的志向:1.把經濟學理論應用到經濟史研究中去,也就是進入一個更加偏重於描述和制度分析的領域,而不是成為精通數學的經濟學家;2.與馬克思主義相反,在假設不同領域相互影響的前提下,嘗試去說明經濟領域和文化、社會以及政治領域的關系。從有興趣做一個數理經濟學家到立志做一個經濟史學家的轉變。1934 年,17 歲的羅斯托就試圖建立一個滿意的框架來解釋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期間及之後英國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18歲那年,他又對著名的1873年經濟危機做了一次分析。在大學最後一年,他又對1896—1914 年的嚴重通貨膨脹時期的英國經濟做了一個系統的解釋。這個研究後來用到了博士論文中。這本博士論文也是羅斯托的第一本學術著作,即1948年出版的《1790—1914 年英國經濟的增長與波動》。總之,耶魯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對於羅斯托形成自己的學術興趣和學術觀影響是巨大的、貫穿其一生的。
羅斯托在他學術生涯的晚期,開始轉入經濟學說史的研究領域,他在這個方面的興趣仍然是集中於長期關注的經濟增長主題上。《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 休謨至今》便是這種學術興趣的結晶。在羅斯托一生的學術成果中,這無疑是十分獨特的一部作品。首先,這是他唯一一部研究經濟理論史而不是經濟史的作品。其次,這是他學術生涯即將結束時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當這部著作於1990 年問世時,羅斯托已經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第三,這是一部體量巨大的作品,英文原著接近一千頁,在羅斯托的著作中,無有出其右者。關於這部作品框架及內容上的特點,羅斯托在本書的導論部分已經做了比較序言詳細的說明,這里不必贅述,只簡單地予以介紹。
顧名思義,本書討論的是自18 世紀上半葉直到20 世紀臨近結束這兩個半世紀左右時間里,若干重要的經濟學家對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問題的理論貢獻。作者在處理這個主題的時候,體現了自己的一些特殊的設計,第一,精選經濟學家。比如,在馬歇爾之前,羅斯托只選擇了六位重要的經濟學家,而在馬歇爾之後,也只選了九位經濟學家(羅斯托本人認識其中的8 位,除了科林· 克拉克)。第二,只關注他們在經濟發展以及密切相關問題上的理論和思想,而對其他的方面不予涉及,舉例來說,在凱恩斯所列舉的馬歇爾七大傑出貢獻而言,本書的討論只涉及其中的兩個。第三,即便就經濟增長理論本身而言,本書的目的也主要在於指出經濟學家發現的最為重要的變量與問題,而不是詳盡地闡釋他們對經濟增長的看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所討論的經濟學家,較為感興趣的他們觀察問題的視角,而不是他們學說的本質或起源,更不是評論是非。簡言之,羅斯托在這本書中,對影響當今經濟發展理論的若干傑出的經濟學前輩的貢獻進行了獨特的解讀,研究了他們與現時代經濟理論的關系。正如他自己表白的,他借助以下三類問題來討論這些理論家及其主張。第一,他們的觀點是否受到可界定的或相當清晰的哲學、心理學、道德或其他非經濟學學說的影響,或是與這些學說有關?第二,在他們的學說成形之時,他們的觀點是否明顯地受到當時他們所密切觀察的某一段經濟史的影響?第三,他們有沒有或明或暗地使用基本增長方程;如果有的話,他們的正式闡述有何特別之處?羅斯托嚴格,甚至有些教條地按照這些問題來處理主題。在每一個相應人物的研究上都依次考察其學說與所處時代經濟史、學者自身所受的教育和個性特點的關系,並按照現時代增長經濟學的理論模型,來討論他們的學說所具有的內涵、性質、地位和影響。討論經濟增長或者經濟發展的著作浩如煙海,討論經濟發展理論史的作品也不少,但是,一個傑出的經濟史家、發展經濟學家撰寫的經濟發展理論專題史則很罕見。僅就這一點,這本書就有其特殊的學術價值。不僅如此,這本書所具有的宏闊歷史視野、富有特色的敘事框架、專業的分析方法,並將三者熔於一爐的大家素養,也是時下很多的經濟學史著作所不具備的。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與羅斯托自己的史觀和方法論的內在聯系。
時至今日,羅斯托的經濟史著作,特別是反映他基本理論貢獻的作品都已經先後被譯成中文,為了讓更多的中國讀者能夠了解羅斯托的經濟理論體系,我們經濟增長理論史組織力量將《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 休謨至今》這本書譯成中文。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羅斯托這位重要的經濟史學家的理論體系,也希望對改進我國的經濟思想史研究和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