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拼命搞財政貨幣寬松 實體經濟為何還是停滯不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9 14:10
恆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托服務主管陸庭龍撰文指出,為什麼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和政府,紛紛拼命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采取極端寬松及積極干預的金融手段,也不能扭轉通縮和推升實體經濟呢?重點提出去槓杆化的因素。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日本公布第一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1.7%(以年率計),與去年第四季度GDP按季下跌1.7%比較,有雲泥之別。投資者千萬別高興得太早,再細看其中商業開支的數字,是按年下跌1.4%,表示在日本央行持續推行量寬貨幣政策甚至負利率的影響下,實體經濟的真正復蘇並不存在。
傳統經濟學理論MV=PQ,M是貨幣供應,V是貨幣流轉的速度,P是價格,Q是商品和服務的數量。當貨幣供應和流轉速度任何一方或雙雙上升,實體經濟中的生產總值或商品價格便會上升。如果M代表的貨幣供應在一段時間內大幅上升,假設V是穩定的,P和Q都應該相對上升。今天我們面對的風險不是通脹而是通縮,核心問題出在哪里呢?
貨幣流轉出現問題
在MV=PQ這條經濟學算式中,MV代表金融因素,PQ是實體經濟的表現。市場價格的擬定牽涉眾多復雜元素,包括生產成本、供求關系、消費者的購買力和對通脹預期等,筆者假設PQ是穩定的,我的着眼點是為什麼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和政府,紛紛拼命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采取極端寬松及積極干預的金融手段,也不能扭轉通縮和推升實體經濟呢?在過去7年,M是肯定海量的增加,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自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擴張了5倍,達4.5萬億美元,日本央行緊跟隨其後也擴大了3.8倍。
市場內多了這麼多流動性,為什麼實體經濟的表現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有一個說法是,資金都涌向金融資產例如股票、債券、房地產或商品,形成金融資產價格上升或此起彼落的趨勢。這是MV的效應沒有傳送到PQ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V本身出現問題,貨幣流轉的速度下跌,也是筆者想帶出的重點:去槓杆化(Deleveraging)。
企業積極回購股份
各大經濟體的央行冀望透過量寬的效應,以推升資產價格上升,導致通脹,從而帶動資本投資及消費增加,令經濟持續復蘇。真相是以QE增加貨幣供應的同時,政府及私人的債務也會上升,債務違約的恐懼和通縮迫使投資者及企業規避風險,方法是增加現金的比例和減少槓杆。以日本及德國為例,私人環節的債務水平低於金融海嘯便是很好的證明。國際大企業的強勁現金流沒有驅使資本投資或加大生產線,反而是以回購本身的股份為主要用途,這也是去槓杆化的表現。
美國公司Caterpillar在2014年回購了42億美元股份,但股價卻由101美元跌至現今的60美元。另一例子是IBM,由2010年至2014年,IBM回購了700億美元的股份,但現時股價竟是5年以來最低。這些回購股份及失去的市值,抵消了央行量寬政策的成效。概括以上情況,是政府在再槓杆化(re-leveraging),私人及企業在deleveraging。
最近《人民日報》引述「權威人士」指出,中國的經濟是L形,潛台詞是中國政府已轉身去槓杆化。以前中國的MV對PQ的影響是最直接和產生效用的。未來的貨幣流轉速度(槓杆效應)將會大大降低,結果是怎樣,你懂的。(文章來源:hkej)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