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酷似.com泡沫 日媒:中國網企燒錢競賽 熱到令人震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6 13:56


日本《日經商貿》週刊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評論說,中國網際網路業界的「燒錢」競賽已經熱到讓人「震驚」的地步。它們透過提供大規模的折扣和補貼聚攏消費者,以此將競爭對手擠出市場。中國網企「燒錢」競賽預示著中國網路泡沫即將破滅,一如上世紀90年的「.com」泡沫興起時。

中新網援引參考消息網報導,文章指出,美國Uber CEO Travis Kalanick曾在今年年初表示,中國業務導致Uber每年損失超過10億美元,部分原因就是為爭奪市場份額而提供補貼所致。在中國的一些城市,滴滴快的挑起了與Uber之間激烈的價格戰。


Kalanick直言,在中國與Uber競爭的那些公司在「燒錢」上不甘人後。滴滴快的公司總裁柳青曾在2015年9月說過,如果不燒錢,或許就沒有滴滴今天的地位。該公司CEO程維也說過,2015年花掉的40億美元就是為了「培育市場」。

文章稱,「燒錢」可能並非現實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是那些新興企業會告訴你,為了樹立品牌知名度、在競爭中獲取必要的規模,就必須通過給消費者補貼讓他們使用自己公司提供的服務。尤其是在中國,現實也的確如此。中國政府力主該國經濟從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轉變。考慮到這一點就可以反映出花錢買市佔率、期待消費者在未來使用自己企業提供服務這種行為的合理性了。至少一部分人是這樣認為的。

文章指出,也有人主張,正在中國上演著的「燒錢」競賽預示著網路泡沫即將破滅。上世紀90年代的「.com」泡沫興起之時,美國矽谷的企業也曾遊說投資者說「獲利什麼的已經不是問題」。和那時一樣,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正在盲目迷信「燒錢」帶來的效果。

達睿諮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指出,這些企業大都忘記了錢有用光的那一天。根據馬繼華的計算,中國每年為吸引消費者通過手機應用軟體使用打車、按摩、洗車等服務而投入的資金高達500億元人民幣

文章說,燒掉的這些錢主要來自於風險投資和私募公司,以及更能賺錢的騰訊控股(0700-HK)和阿里巴巴集團(BABA-US)。

大部分資金投給了那些想要成為按摩業界的Uber或是洗車業界的Airbnb的APP。在今天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O2O成為最熱門的投資對象。

新興企業為何如此熱衷於燒錢?答案就存在於成為市場主要參與者之際獲得的潛在鉅額利益。據英國金融巨頭匯豐集團統計,在中國,O2O所能覆蓋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兆元人民幣。而實際上真正形成市場的不過4%。2015年上半年,O2O市場同比增長80%。匯豐集團預計,5年後O2O行業的利潤總額將達到260億元。

健康美容類APP河狸家的CEO孟醒在3月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的消費者通過O2O市場獲得實惠,我們沒打算在現在掙錢,因為風險投資還在給我們注資」。

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退出市場後,河狸家也減少了燒錢的資金。雖說如此,孟醒也說在過去的一年裏他們燒掉了幾個億。「這就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現狀,非常多的風險投資和私募企業想要給這場戰爭提供資金。」

文章指出,新興企業從投資者方面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投資者對新興企業的估值也高得驚人。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只顧一個勁兒地燒錢。

滴滴快的的估值近來已經達到200億美元。而2015年7月時還只有150億美元。Uber中國在2016年1月時估值70億美元。美團和大眾點評在2015年11月合併之際組建的新公司估值150億到170億美元。

文章稱,由於這些企業大多沒有公開過財務狀況,無法掌握到他們「燒錢」的真實規模。易到用車CEO周航估計,打車軟體行業2015年支付給司機的補貼估計在200億元人民幣。美團大眾點評2月發佈的《2015年國人餐飲消費報告》更是使人費解,報告稱2015年全年美團、大眾點評幫助吃貨們在餐飲消費方面節省了580億元。

為河狸家注資的風險投資企業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解釋了參與「燒錢」競賽的方法。他說:「大部分靠譜的風投企業看準的都是相同的模式。買消費者、買服務提供商,將平台廣到100到200個城市。在顧客較為集中的地方組建服務團隊。

分析師認為,這種商業模式最終是否成功取決於資金耗盡之時發生了什麼。

文章指出,投資者厭倦了「燒錢」競賽的徵兆已經在2015年隱約可見。這一年滴滴與快的合併的背後也有投資者施壓的因素。

甘劍平說,這就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現實。活到最後的就是勝利者。最後只剩下兩家企業的時候他們就會合併了。

在北京長江商學院任教的經濟學家布萊恩·威亞德指出,類似Uber和Airbnb這樣的平台,為了削減成本就要擴大規模,確保擁有足夠多的顧客和賣家。但是在他看來,「燒錢」競賽過熱的背景除了經濟學原理外還有樂觀論調在起作用。他認為,這些企業有個共同點,就是對於自己能夠在競爭中獲勝的預期往往高於實際情況。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