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質疑中國官方數據的經濟學家們忽略了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18 08:22


媒體人戴維-皮林撰文指出,中國經濟重心已經從主要為國有的制造業轉移到主要為私有的服務業。這種轉變正是中國所需要的,中國日益嚴峻的增長數字背后或許還有一線希望。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我們早已習慣了中國制造的各種假貨。冒牌手表、盜版dvd,最近甚至出現了一家假冒的高盛(goldman sachs)。但如果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也是假的,那會怎樣?如果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根本不像被吹噓的那么高,結果會怎樣?


許多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有這種懷疑。一方面,中國gdp數據一直保持著可疑的平穩增長狀態。當大多數經濟體都經歷著繁榮和蕭條的交替時,中國經濟似乎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另一個引發質疑的原因是,各省gdp數據相加之和並不總是與全國gdp相符。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也常常與其貿易伙伴的數據不相匹配。此類差異可以部分歸因於在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家計量各種經濟活動的巨大難度。而另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扭曲的激勵機制——根據經濟增長的粗略統計來獎懲官員。

當中國經濟以極快的速度隆隆前進時,這些問題都不太要緊。過去,不論增速是8%還是10%,到處都是增長的證據:如火如荼的各項建設、涌入蓬勃發展的大城市的大量人口、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改善。如今,中國經濟正在放緩,而且可能是急劇放緩,這就使測算gdp數據的精確性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中國經濟正以北京方面所聲稱的7%的速度增長,那么,盡管市場近期多有抱怨,但中國的技術官僚確實正在實現實體經濟的軟著陸,並且是在他們讓中國戒斷投資導向型增長模式的同時。

但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至5%或更低的話,那么,軟著陸的愿望可能會落空。這將有可能引發社會動盪。或者,可能迫使中國當局倉促出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這會在短期內提振經濟增長,但會積累下更長期的問題——無法償清的債務。在我們審視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之前,深入研究一下過去是有幫助的。

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gdp也只是對經濟活動的一項相當粗略的估量,更不用說用來衡量人民的福祉。中國經濟增長的大部分來自於將年輕(沒有收入)的母親轉變成工廠工人、將地下的煤炭轉化為能源和污染,以及將公共土地轉化為私人財產。擁有中央計劃經濟傳統的中國,更善於粗略計量工業(而非第三產業)產出。

獨立研究機構大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經濟學家伍曉鷹(harry wu)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從1978至2012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2%。雖然這已經快得驚人,但比中國官方估計的9.8%低了2.6個百分點。伍曉鷹發現,中國高估了生產率增長而低估了通脹(用所謂的gdp平減指數來衡量)。如果gdp平減指數被低估,經通脹調整后的“實際”增長會被高估。伍曉鷹還發現,中國當局在經濟不景氣時夸大增長,並淡化外部沖擊的影響。基於他幫助已故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所建立的模型,伍曉鷹估計,中國2008年的經濟增速為4.7%,而官方估值為9.6%;2012年僅為4.1%,而官方數字為7.7%。

那么現在呢?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是從現任中國總理李克強2007年的講話中得到啟示的幾家研究機構之一。當時李克強稱,人們不應該相信gdp,而是應該參考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及銀行貸款發放量。凱投宏觀參考的是由貨運、海運、用電量、房地產銷量及旅客流量組成的“經濟活動代理”指數。這些數字均以量來衡量,因此不受不可靠的價格估計的影響。根據該代理指數,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3%,遠低於官方估算的7%。不過,該指數也有一個缺點。凱投宏觀的首席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承認該指數未能反映足夠的服務業活動,而如今服務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他稱,因此經濟增速很可能介於該指數和官方數據之間。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在這一觀點上更進一步。他稱,經濟學家大多未能認識到中國服務業的活力,而如今服務業占據了將近一半的gdp。服務業的很多貢獻沒有在數據中反映。拉迪認為,幾乎沒什么理由去懷疑中國的gdp增速已放緩至7%的官方數值以下。在眼下的悲觀時期,這一觀點可謂大膽。

關鍵在於,這有賴於一種觀點,即中國經濟重心已經從主要為國有的制造業轉移到主要為私有的服務業。這種轉變正是中國所需要的。如果他說的有些許道理的話,中國日益嚴峻的增長數字背后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譯者/何黎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