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滬自貿區擬開通港股直通車 央行撐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上海自貿區將著力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萬眾期待的上海自貿區金融及資本開放政策終於亮相,打頭陣的政策更出現雙突破,先開放區內個人資本項目,即個人在自貿區內獲得的收入,可投資境外證券等,意味區內個人境外投資不再受合資格境內投資者(QDII)限制,標誌為QDII2開綠燈;另一突破是區內金融機構可在上海進行證券和期貨等投資,突破現時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限制。


《星島日報》報導,人民銀行提出的《意見》,涵蓋貿易便利化、人民幣跨境結算、外匯管理、利率市場等4大方向,其中資本項目開放為最重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意見只是導向,並非可操作的政策。業內消息指,上海將在12月底推出10項相關的金融開放實施細則。

人行有關意見分7項共30條。其中最大的突破,是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可按規定開展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類境外投資,變相容許「迷你型」港股直通車開通。

目前,大陸實行QDII制度,境內的個人只可通過銀行、基金等及格機構進行境外固定收益、權益類等金融投資。

早在今年初的人行工作會議,已傳出今年人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開展跨境個人人民幣業務,同時積極做好及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試點相關準備工作,即允許境內個人以外匯在境外投資。

外管局早在2007年8月曾宣布,在天津濱海新區作試點,允許境內居民以自有外匯或人民幣購匯直接投資海外證券市場,初期首選香港,即所謂「港股直通車」,一度令恒指狂升上逾31000多點。不過,該項備受爭議的計畫最終胎死腹中。

澳新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稱,此前溫洲金融改革方案,也提出類似的直通車計畫,現時有望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啟動。

目前,人行尚未設定QDII2投資額度,料將成為下一個關注焦點。人行並規定,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上海投資證券和期貨,意味可突破現時的QFII限制。

中信銀行國際經濟學家廖群認為,人行支持自貿區的一籃子意見,最大特色是一、(自貿區對境外)放開、二、(自貿區以外的境內)管住。相關政策將「成熟一項,推動一項」,不會一下子開放,即要避免跨境異常資金流動,適時有序推動試點。
 
香港《文匯報》報導,圍繞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尺度與步伐,幾個月來各方爭議頗多。《意見》首先指出了上海自貿區深化金融改革的三大原則,並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列為首要。實施步驟上,《意見》稱將堅持以「風險可控、穩步推進,適時有序組織試點」為原則,「成熟一項、推動一項」。

事實上,風險防控在《意見》中被多次提及。《意見》著重從宏觀審慎管理的角度,制定了一系列風險防範措施,實施全過程風險管理,主要通過分賬核算管理的方式,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服務試驗區企業的金融機構設立試驗區分賬核算單元等。《意見》並透露,人民銀行和上海市政府將加強監測分析,密切關注跨境異常資金的流動,並對區內機構實施分類管理,央行還可根據形勢判斷,加強對試驗區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的監管。

《意見》並明確了金融支持試驗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投資和貿易的四個方面:一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進一步擴大試驗區對外開放,支持企業走出去;二是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使區內企業和個人更加靈活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降低匯兌成本,減少匯率風險;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改革進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四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逐步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

業界認為,《意見》在個人資本項下開放步伐較大。《意見》提到,試驗區內的居民可通過設立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實現分賬核算管理,開展投融資創新業務,並規定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境內區外的非居民賬戶、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以及其他居民自由貿易賬戶之間的資金可自由劃轉。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及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可辦理跨境融資、擔保等業務,條件成熟時,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可自由兌換。

上海自貿區成立後,引來中外資金融機構紛紛搶灘。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昨日公佈的《意見》,為區內主體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不限於「區內」金融機構,而是擴展到「上海地區」。《意見》指出,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可根據人民銀行規定,通過設立試驗區分賬核算單元的方式,為符合條件的區內主體開立自由貿易賬戶,並提供相關金融服務。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