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分析〉美國製造業復興?2020年前就業率將持續下降

鉅亨網薛景懋 綜合報導 2013-11-28 16:10


美國政府公佈數據指出,美國製造業再度注入資金到國內,但資本投資的獲益並沒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導致製造業的工作機會無上升趨勢。

外電報導,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提供數據,可探究製造業復甦緩慢的原因。製造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的優先順序,最希望的目標,一為自動化軟體的升級,二為整合供應鏈產出和廠房調度的新技術。至於投資新工廠或新設備,不佔多數。


以數據面來看,美國景氣表現良好。美國貨物製造商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已讓在2009年跌至谷底的數值回升。而製造業的部分,投資金額也在去年創下新高,投入4169億美元至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為3893億美元,2010年為3529億美元。

若經通膨調整,去年的投資少於2008年的4306億美元歷史高點,也遜於2007年的4273億美元。然而,分析師表示去年的投資金額仍令人驚艷,尤其製造產業在國內外問題不斷,還投入大量金額投資,拉回成長。

金融危機留下的後遺症,許多公司有過量的閒置產能,至今才開始重上軌道,全球零星的復甦,也提供製造業者充分的理由延緩投資。因此,資深經濟學家William Strauss指出,相較美國經濟復甦在各方面都不佳的情況,製造業表現良好。

於2000年至2010年,美國製造業陸續關閉國內廠房,出走海外,也減少美國580萬的工作機會,但近幾年卻又改變做法,開始關閉國外工廠。

其中一些公司甚至將少量的生產製造帶回美國,包括通用汽車(GM-US)、通用電器公司(GE-US)、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TX-US)、美國惠而浦(WHR-US)、蘋果(AAPL-US)、卡特彼勒(CAT-US)、迪爾(DE-US)等。

此外,美國探勘石油及天然氣的創新方式、中國勞工薪資快速的成長,這些種種跡象,也讓部分經濟學者斷定美國將迎向「製造業的文藝復興時期」。

其他學者則指出,製造業的出口量已漸漸回復到經濟蕭條前的水平,產能利用率也趨近長期平均。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採信此項說法,有些學者仍嚴密觀察製造業的措施,為何會讓整體經濟持續縮減,像是對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數據,或者對GDP的貢獻。

對技術的賭注

期待「製造業文藝復興」來臨的經濟學者,卻很可能無法找到具體數據,因為他們忽略多數製造業者,投資在智慧財產和其他無形的東西,而投資新廠房、設備的比例不到5成。

過去幾10年間,製造商曾經大量投資設備、工廠,這些投資則顯而易見,不論是在工廠或者勞力擴張方面。

但在2001年至今,製造產業開始將大部分的投資轉向軟體。以2012年為例,製造商耗費2353億美元在軟體、智慧財產和技術上,在新設備上僅花1582億美元,新廠房的部分最少,為233億美元。

專家表示,製造業專注在技術層面是件好事,因為能提升產能及效率,並縮短產品送至市場的時間,也能減輕美國製造業面對全球越來越競爭的壓力。

但技術升級的結果,代表工廠產量增加的同時,需要的員工卻越少。在2007年至2012年,美國共有200萬的製造業失業人口,產業升級並無法幫助到這些民眾。

據Strauss提供的數據顯示,與經濟大蕭條前相比,製造業產能回復84%,但僅回復23%的製造業工作機會。Strauss說明,其原因在於技術導向的產能增加。

這也讓分析師懷疑,出口量若如預期增加,是否真的能夠幫助長期走低的製造業就業率。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預測,製造業就業率從現在至2020年將不斷下降,儘管該產業的出口值將以每年2.8%成長,達到5.7兆億美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