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快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投資者以長期穩定的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04 11:21


????FX168綜合 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今後經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來自宏觀經濟、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明年走勢談了看法,來自造船、汽車、電子商務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就當前企業生產經營、行業發展及對下一步的預期發表了意見。他們認為,今年以來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經濟能夠實現穩中向好,實屬不易。面對復雜形勢,不搞短期刺激,統籌當前長遠,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收到積極成效。李克強表示,這其中也凝聚著廣大專家學者的智慧和身處一線企業主動適應市場、加快轉型創新的積極努力。


????李克強說,當前臨近年終歲末,是做好今年工作“收官”和為明年良好開局打基礎的關鍵時刻。大家都提到,明年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準確判斷和把握走勢,合理確定經濟發展目標和政策取向,需要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作出科學決策。要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維持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已不現實,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支撐,許多困難和問題尤其是保就業就難以解決。因此,我們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間、在轉型升級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使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證較為充分的就業,同時要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提質增效,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李克強表示,要實現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歸根到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要靠改革促發展、靠改革調結構,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當前,改革還有很大空間,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特別是擴大消費、鼓勵民間投資、保障基本民生等,都要靠改革來推動。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現在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闖險灘,必然要觸動利益,為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義無反顧、奮力向前,敢於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堅定不移、循序漸進地推進各項改革。

????李克強強調,做好經濟工作,給社會、給企業、給投資者以長期穩定的預期,十分重要。希望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在這方面發揮獨特作用,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對市場的切身感受,多為發展改革提供建議,多向社會作科學解讀,以增進共識、凝聚力量,共同把改革和發展的事辦好,讓廣大人民的日子過得更好。

????十多天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主講了一堂形象生動的經濟公開課。10月21日,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所做的經濟形勢報告,對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和未來中長期走勢做出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闡述,並且從頭到尾“沒有講稿”。

????參會媒體從中梳理出許多“妙語”。比如:他用“騎自行車”比喻“穩增長”政策:“你要是停著不動,沒準兒就會摔下來,所以還要動,要穩中求進,我們還必須穩中有為。”

????他也用“柴薪”比喻財政貨幣政策:“如果我們放松貨幣政策,多發赤字,那就像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他還形象地解讀簡政放權的重要性:“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是看得見的手,我們不能讓看得見的手成為‘閑不住的手’。”

????境內外媒體普遍盛贊這場經濟“公開課”:權威、輕松、活潑。不過,如果把目光拉遠就會發現,作為總理,李克強所完成的7個月任期,不啻於另一場面向世界、令人更加印象深刻的經濟“公開課”。

????如果把中國經濟比作一艘巨輪,在“掌舵”之初,李克強所面臨的航線,可以說是布滿了暗流險灘。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僅為1.3%,日本0.3%,曾經與中國被並稱為“金磚四國”的巴西、俄羅斯增長速度都不超過2%,印度的增長率也只有4.8%。

????事實上,今年3月出任國務院總理以來,李克強所引領的中國經濟發展也曾出現過“探底”。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一度跌至7.5%。

????李克強在報告中闡釋了新一屆中央政府所面臨的復雜環境。他說,面對困難,政府“保持定力,穩定政策”,堅持不擴大赤字,不超增發貨幣,不用短期政策性投資刺激經濟增長,而是通過“促改革、調結構”,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7個月后,當新興經濟體依舊哀鴻遍野之時,中國經濟卻奇跡般地企穩回升,表現出回暖跡象。10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GDP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7.8%,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趨勢。

????英國路透社日前發表評論說,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的反彈得益於政府精準的“穩增長”的政策支援,四季度經濟基本面依舊向好,全年實現7.5%的增長目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李克強在重點關注宏觀經濟大局的同時,並未減少對勞動階層的關懷。他在人民大會堂面向職工代表的報告中強調,“我們最重要的信心,就來自於偉大的工人階級”;“所有勞動者都需要關懷”;“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讓廣大勞動者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來源:中證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