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經濟調整改革航向 將確立發展新邏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04 11:21


  臃腫的措辭並沒有阻止中國在過去35年里推行深遠的經濟政策變革。很多人期待,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三中全會將啟動改革。盡管太高的期待很可能帶來失望,但這並不意味著三中全會將無足輕重。

  以增量改革為特點的漸進式改革在逐步完成支援上一輪經濟增長的歷史使命后,中國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是厘清政府干預邊界之后競爭性市場體系的全面確立;增長動力則來源於民間營商稟賦的全面迸發,以及內生性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的提升。政府必須異常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增長從長期來看應是一種內生性選擇,依賴於市場主體基於既有的約束條件追求成長空間的持續擴大。盡管適度干預是避免市場失靈的必要條件,但充分調動各有關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才是保持經濟增長的最為關鍵的環節。


  一種經常聽到的觀點是,北京方面將無法推行經濟改革——直到爆發一場危機,削弱現狀捍衛者。但另一些人相信,三中全會正是黨抓住主動、出臺雄心勃勃的改革的契機。

  這種樂觀評估得到一份commit三中全會的改革提議的推動,這份提議來自中國國務院旗下智庫“發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該中心的報告看上去幾乎像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愿望清單。其作者希望中國高層分拆國有壟斷企業,讓農民有權出售自己的土地,並讓資金拮據的地方政府獲得更大的征稅權力。

  一些人相信,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代表習近平的意圖,而它將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政策革命。瑞信(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陶冬在上周一份廣泛傳閱的簡報中寫道,這“很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自上而下的經濟改革舉措”。

  中國政府也許不會遭遇華盛頓那樣的僵局,但它也要面對自己的保守派:三中全會不可能對這些人置之不理。改革派官員多年推動更廣泛地實施房產稅,廢止獨生子女政策,以及廢除戶口登記制度。

  保守派反對這些變革,擔心此類舉措對黨的權力和公共財政的影響,結果就是漸進式改變。以增量改革為特點的漸進式改革,在逐步完成支援上一輪經濟增長的歷史使命之后,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是厘清政府干預邊界之后競爭性市場體系的全面確立;增長動力則來源於民間營商稟賦的全面迸發,以及內生性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的提升。

  三中全會大概不會開啟一場革命,但是中國政府的大船正緩慢轉向正確的航向。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