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推動金融變革還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華曄迪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31日在北京說,中國現有金融體系競爭不充分、高度壟斷、對實體經濟服務效率低,必須推動金融體系基因式變革,而推動這一變革的最重要推動力將來自於互聯網。
吳曉求是在31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西城區人民政府、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保險業協會等單位主辦的2013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吳曉求說,中國正在迎來一次重要變革,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要維持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戰略上必須構造在全球范圍設定資源、分散風險的現代金融體系。
吳曉求說,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具有高度壟斷性,競爭不充分,不透明,對實體經濟服務效率低,同時自身還積聚很多風險,中國金融與中國經濟在全球舞臺上的角色是不匹配的,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中國金融亟須基因式的變革。
在吳曉求看來,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力量來自於三方面,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將來自互聯網,“互聯網將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發生基因式變革”;其二是中國金融結構的市場化改革,“中國金融過於剛性缺乏彈性,沒有彈性很難分散風險、設定風險”,他認為應大幅提升證券化資產在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大力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和資本市場。
此外,吳曉求指出,推動金融體系變革還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盡快推動人民幣成為可交易貨幣,另一方面盡快推動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談及互聯網對於金融的重要影響,吳曉求說,互聯網將會影響貨幣流變化,影響貨幣結構調整,引發金融重大變革;金融和互聯網技術是天生基因匹配的,金融核心功能嫁接到互聯網平臺上,其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風險能得到有效降低。
在吳曉求看來,當前出現的一些互聯網金融形態還僅僅是雛形,支付寶、余額寶、人人貸等產品功能還比較單一。他建議,有關方面要加快調整法律法規、監管標準和監管手段,“才能迎來互聯網金融時代,也將會極大提高中國金融體系的競爭力”。
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是此間舉辦的第九屆北京金博會上金融“惠民生”系列活動之一,除此之外,金博會期間還將舉辦金融支援小微企業發展論壇、中國陽光私募基金投資峰會、“新財富”中國證券投資規則報告會、貴金屬投資大講堂等眾多主題論壇和活動。(完)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