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發到上市 揭秘手機誕生過程(3)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29 09:26
工業設計:藝術家與工程師的博弈
通常人們所的手機設計,其實涵蓋了工業設計(Industry Design,簡稱ID),結構設計(Mechanical Design,MD)和硬件設計(Hardware,HW) 等多項工作。
工業設計是一個“招人恨”的工作,他們決定一款品的外觀,往往是一群瘋狂的藝術家,他們會在世界各地遊歷或參觀展覽,為自己的設計吸取靈感。
ID設計師與家們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在設計一款品的初期,就必須考慮它的商業價值,的通俗點:好看,手機才有人買。這是工業設計師與繪或雕塑藝術家最大的不同。工業設計,是決定一款品最終形態的源頭。家可以等,作品放幾十年不定還會更值錢,但工廠不能等,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不可能因為沒有百分百理想的設計就取消一款品的發布。
現代化工業設計很少出現“單打獨鬥”的情況,但有可能是一個人提供靈感,再由一個設計團隊共同完成作品,當我們問酷派的創新設計部總監陳銘鏞,大觀4的設計團隊有多少人?他向著隔壁一指:那屋全都是,大約十幾個吧。
工業設計師是“雜家”,什麼都要懂一點。得了草圖,了解材料科學,要感性也要理性,因為他們最終要給這個世界呈現的的,是一款成熟好用的品。而不是自己夢想中的一張草稿,那個可能永遠造不出來。
iPhone的出現導致現有手機全都變成了“大屏+觸控”的形態,而Android的加入更是讓它們的操控界面看上去都一樣。 這個時代的手機設計是變得更難還是更容易? 新浪手機問過很多設計師這個問題,在酷派這裏得到的答案是短期內會更難,因為手機的形態已經比較固定,它的形態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會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知道新技術還有新材料的推進,再恰好有一個合適的設計將它們揉和起來。
形如大觀4這種手機,原本也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在酷派的設計室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形狀,配色以及材質的大觀4雛形,他們最終經過層層選拔,保留幾個方案進入,之后詢問項目負責人,合作運營商或是調研用戶對這款品的反應加以改進。
目前手機品流行“系列”的概念,出品一款旗艦手機后,會根據它的特點進行拓展,衍生出一個系列化品,利用旗艦品的知名度和光環效應覆蓋更多人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