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海歸回流 海外工作經驗成高薪分界線 年薪可差10萬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新京報》消息,海歸有無海外工作經驗平均年薪相差10萬元(人民幣,下同);超6成海歸心向北上廣,但半數表示壓力大;「回國就業更具優勢」成為促使海歸回流的首要因素。

中新網報導,10月13日,啟德教育舉辦國際教育展,並同期發佈《2013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這是啟德教育集團連續第4年發佈此報告。本次調查歷時近半年,調查範圍涉及北京、上海、廣州、瀋陽、西安、武漢等23個城市,行業涵蓋金融、教育、醫療、地產、體育、零售、旅遊、電商、科研等多個領域。


調查結果顯示,「海歸」群體內部亦開始產生明顯的收入落差,具有5年及以下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歸國後的平均年收入為16.50萬元;而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歸國後的平均年收入可以達到26.71萬元。參與調查的企業HR表示,海外工作經驗只是「年薪相差十萬」的表面原因,背後隱藏的是語言能力、工作能力的提升帶來的職位薪資晉陞。

調查報告中,很多企業的HR都表示,除非是針對性崗位,大部分職位在招聘中並不區分對待「海歸」與本土學歷求職者。62%的企業HR認為,在招聘「海歸」時,專業技能是考察的重點;此外,溝通力和執行力也是企業重點考察的方面。84%的企業HR認為在招聘中,與國內畢業生相比,「海歸」最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是外語能力;第二大基本技能是創新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海歸」希望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個一線城市就業,佔比分別達到23.9%、29.6%和12%。眾所週知,激烈的競爭往往導致較高的工作壓力,調查發現,50%以上的「海歸」認為自己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或比較大,然而,參與調查的「海歸」對工作的平均滿意度卻比非「海歸」高出22.9%。

啟德教育留學專家建議,雖然一線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吸金能力,但人才聚集效應也使得「海歸」的就業優勢大打折扣,而深圳等二線城市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各行各業對國際化人才也求賢若渴,「海歸」背景在這些城市更容易得到重視。同時,對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滿意度也大有幫助。與非「海歸」相比,「海歸」求職更關注工作興趣、學習機會和晉陞空間,分別比非「海歸」高出11.3%、9.2%、8.8%。

本次調研中,有兩項數據頗為引人關注,一項是在對回國就業原因的調查中,「回國照顧親人」成為促使「海歸」回流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回國就業更具優勢」這一因素。

另一項數據顯示,約20%的「海歸」會將主要的消費支出用於贍養老人,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海歸」對親情和家庭的高度重視。而「海歸」對親人的關愛方式也更加國際化,他們希望通過家庭聚會、家庭旅行等方式來增進感情,而較好的收入水準也為他們更好地照顧家庭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條件。此外,調查發現約22%的「海歸」將主要的消費投入到個人教育的提升上,而做出同樣選擇的非「海歸」僅有15.6%。

調查數據顯示,在金融業就業的「海歸」比例高達15.6%,比非「海歸」高出9.6%。此外,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的「海歸」比例也高於非「海歸」。而在批發和零售、教育、製造業和建築業,「海歸」的比例明顯低於非「海歸」。較高的薪資(平均19.4萬元/年)一直是外資/合資企業吸引「海歸」的優勢,「海歸」在這些企業就業的比例高達36.9%;其次為私企,比例為25.5%。

目前,「海歸」在中、高層管理者中所佔的比例很高,分別比非「海歸」高出13.2%和18.6%。調查顯示,畢業於世界百強院校的「海歸」薪資待遇普遍較高,平均年薪為23.9萬元。而畢業於當地國百強院校的年薪為14.1萬元,畢業于普通院校的年薪為8.5萬元。

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留學回國人數已達到109萬人,去年一年回國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7%。我國也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留學人員回國潮,近5年歸國留學人員近80萬人。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