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倫敦獲800億RQFII額度 成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 下一個料是台灣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馬凱與歐思邦(後排左)共同主持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並見證協議簽署。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中新社

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中英政府上周五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以倫敦為基地的投資者,將獲800億元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以投資大陸資本市場。這是大陸首次對香港以外地區批出RQFII額度。市場預期下一個獲批相關額道的地區,將是台灣或新加坡。


《星島日報》報導,今年以來,RQFII試點擴展步伐明顯加快,今年3月試點範圍,從在港中資機構擴大到所有香港金融機構,並取消了投資比例限制。按此前兩岸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已經允許台灣金融機構以RQFII形式投資內地資本市場,台灣業界則早已表明,將爭取單獨1000億元RQFII額度,預期台灣有可能成為倫敦以後,第3個獲RQFII額度的市場。

RQFII業務從香港延伸至倫敦,香港及倫敦業界將聯手策劃申請RQFII資格和額度,進一步擴闊兩個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據外管局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啟動還不到兩年的RQFII投資者增至37家,實際已批出的投資額度為1049億元人民幣

外電報導,英鎊人民幣將會開始直接兌換,而毋須經過其他中間貨幣,令英鎊成為美元、日圓澳元後,第4種可以跟人民幣直接兌換交易的貨幣。

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昨天在北京表示,英國將加強銀行體系的結算和清算系統,以提升人民幣在當地的流動性。他重申,希望通過與香港合作,保持倫敦人民幣業務在西方的樞紐地位。

英國《金融時報》稱,英國將就允許中資銀行設立英國分支行作會談,並研究讓中資行通過倫敦分行經營批發業務,即獲得與本地銀行同等的待遇;此前,三大內銀已將其歐洲總部設在盧森堡,以抗議倫敦以高門檻將中資銀行擋門外。如今,為提升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英國又再向中資銀行示好,中資銀行若符合資本緩衝、透明度及流動性要求,將可拓闊業務範圍。

香港《文匯報》報導, 本次對話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Osborne)共同主持,持續近4個小時,達成了59項共識,創下歷屆對話會成果之最。雙方支持多邊開發銀行增強貸款能力;雙方將繼續擴大或提升雙邊貿易和投資,打造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生物技術、先進材料、光伏產業等其他清潔能源產業、高技術服務業等合作亮點,努力實現2015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

中方同意給予英方800億元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繼續支持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分析指出,這就意味著中國將賦予倫敦投資者使用所持人民幣直接購買最多800億元人民幣(131億美元)內地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的權力,而無需再經由香港市場。據資料顯示,香港目前RQFII額度約為2700億元人民幣。 (接下頁)

[NT:PAGE=$]

此前,中英雙方就支持發展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達成一致,雙方簽署規模上限為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英鎊的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如今,倫敦已經成為大中華區之外最有活力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幣支付都是在倫敦進行。

馬凱還指出,中英就人民幣英鎊直接交易達成共識,不過他沒有給出直接交易的時間表。據悉,兩國將允許英鎊人民幣在上海和倫敦直接進行兌換,而不再通過美元,因此將明顯降低交易成本。

歐思邦當天亦在同一場合宣佈,英國政府將降低中資企業在倫敦開辦分行的監管門檻。他稱,中英兩國同意在倫敦進行人民幣結算和清算;英國將允許中國的銀行在英國建立分行,開展批發業務。他希望倫敦成為西方人民幣業務中心。

澳新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稱,「如今人民幣將在歐洲佔據更為穩固的一席之地。」周一歐思邦曾表示,「中國這樣的大國應當擁有一種全球貨幣。中國應當借助倫敦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壯大人民幣業務。」國際清算銀行最新的數據顯示,6個月前,人民幣在倫敦匯市日交易量已達到5.3兆美元。

外電分析稱,歐思邦的建議可以令倫敦成為中國銀行、債券和金融業務的中心。而目前中資銀行主要以附屬公司的形式經營,在透明度和資本要求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北京一直有不滿,導致中國國有三大銀行,都改在盧森堡設立歐洲總部。當天,歐思邦還在Twitter上表示,中國工商銀行下個月將創下中資銀行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首例。

此外,中英兩國政府昨日亦簽署了《關於加強民用核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有英國媒體報道稱,備忘錄的內容包括支持中國企業參與英國一個新的核電站建設項目。

歐思邦此行亦對剛剛啟動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表現出濃厚興趣,直言希望英國能參與其中。本次對話會上,雙方同意將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和商業發展作為雙方合作的一部分。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