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箭垛人物:包拯是如何被傳說重塑金身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11 09:54


 包拯

包拯


  文章摘自 《大宋往事》 作者:劉明泉 劉越藩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包拯生長的年代。說起來,包拯雖出生在真宗年間,可仕途卻基本在仁宗時代。這時的北宋已進入了朝代中期,早已沒有了開國時蓬勃向上的氣象:雖然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文化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這反而造成官吏隊伍龐大,軍卒冗濫,致使兵變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這時的王朝可謂問題成堆,積重難返。

  在這樣的背景下,范仲淹在歐陽修、韓琦等人支援下,提出了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改革,這就是所謂的“慶歷新政”。“新政”試圖厚農桑、修武備,改變“人人因循,不復奮勵”的冗官濫政,這就大大損害了特權階層的利益,所以推行不到一年就失敗了。

  不得已,范仲淹只得遠離權利中心,來到抗擊西夏的前線。他的帥府,正是《水滸傳》里魯智深呆過的經略府。不過范仲淹可不如魯提轄自在,可以大腕喝酒大塊吃肉,沒事還來個英雄救美。他的戰友歐陽修就讓人找碴兒,送進了監獄。倒是,包拯為人仗義,新政失敗后許多官員受到處分,他不光為之鳴不平,還主張重新起用變法人士,發揮他們的治世之才。

  公道地說,無論是治軍守備邊防,還是改革理政,哪怕是玩文學,范仲淹都比包拯水平高得多。后人呂中說:“先儒論宋朝人物,以范仲淹為第一”,可范仲淹在山寨版的評優活動中卻沒能成為第一,更沒像包拯那樣作為清官典型,被民間文學家塑造成為神。

  說起來,山西運城附近的解鹽池,是歷史上在著名的“顆鹽”產地,也是宋代的重要稅源。慶歷四年,京西路汝州知州范祥提出建議,要把解鹽的官營體制改為商業運銷體制。這無疑會觸動官僚和官商的共同利益,在朝野內外引起了很大爭議。關鍵時刻,朝廷派包拯前去山西處理,經過認真考察后,他堅決支援了范祥的鹽稅改革。范祥的經濟改革取得了成功,大大增加了國家稅收,在這個問題上包拯功不可沒。

  好!我們回頭再說包拯的履歷。包拯是今天的安徽合肥人,生在公元999年。《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等戲里說,包拯生下來時是一怪胎,二哥二嫂怕這個小兄弟跟自己爭家產。就挑唆父母說,這倒霉孩子長大后會給家族帶來災難,所以就把他遺棄了。大哥看著不忍又把他揀了回來,由大嫂撫養成人,所以他管大嫂叫嫂娘。其實人家包拯小時根本不缺父母寵愛,他的同代人歐陽修,說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您說這編戲的人夠多缺德,為了他的戲有賣點,非把人家爹娘說死。

  包拯小時非常聽話,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終於在二十九歲時,考中了進士甲科。按照宋朝規定,中了進士后就可以成為公務員吃皇糧。首次當官,包拯被派到建昌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修水任職,但包拯為了奉養年事已高的父母,請求調到離家不遠的和州做官。這一點兒似乎不值得提倡,為了孝敬父母只在家門口做官,這樣搞難免會三個老鄉頂一個公章,不利於政府的廉政建設。就這樣包大爺還嫌兒子離自己不夠近,於是包拯便遵從父命辭職回了老家,來了個零距離行孝,直到父母去世。[NT:PAGE=$]

  父母死后,包拯又守孝三年沒出去做官,封建社會這叫丁憂。可如果國家確有大項目需要你,朝廷非讓你出山也可以提前結束守孝,這也有一個說法叫做奪情。可也有些人把爹娘的死訊當做隱私來個密不上報,這就是不肯“丁憂”。為啥呢?因為宋代官員的隊伍龐大,最不缺的就是官,你要光在家“丁憂”,立馬就有人頂你的坑,你也就失去了享受高觀厚祿的機會。這就好比坐公交車,本來車上就擠得站不住腳兒了,你還想讓人空出個座位,沒門兒!如果跟這些人相比,包拯為父母守孝,不肯出去做官,至少在人格上還是值得提倡的。

  話說,守孝期結束后,包拯終於離開家鄉,到安徽的天長縣擔任了知縣。經過這么一折騰,包拯已是四十歲的中年人了。康定元年也就是公元1040年,包拯又出任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廣東肇慶知縣。喜好書法的人都知道,端州出產一種有名的硯臺,叫端硯,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由於當地官吏和豪紳層層加碼,端硯的產量雖挺高,可老百姓還是完不成上交任務。於是包拯就下令百姓只要完成朝廷規定的數目就可以了,任何人不得層層加碼搞亂收費,更不能私藏貢品設立小金庫。老百姓有感於包大人的清廉和對百姓生活的體諒,曾主動送他一方硯臺,盛情難卻包拯就收下了,可離開端州時,他還是把硯臺留了下來。

  可能是由於包拯為官清正,有一定業績,慶歷三年也就是公元1043年包拯上調中央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這官雖沒多大實權,卻十分重要。因為,從此包拯在朝政上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尤其是可以在干部提拔方面提出建議。實際上,包拯在這期間,也確實對北宋的內政外交政策,提出過許多批評和建議,並且還曾出使遼國,不辱使命地完成了外交任務。

  三年后,包拯又調任為三司戶部判官。三司是中央財政機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兩稅等,戶部判官相當於部長助理,協助三司使工作。不久,包拯又下放到基層掛職鍛煉,先后擔任京東、陜西、河北轉運使。轉運使負責一路也就是一個省的財政、監察等行政事務。包拯上任后,非常體察民情,多次建議朝廷減輕百姓賦稅,讓農民休養生息。兩年后,包拯被召回開封,提升為戶部副使。在此期間,他曾受朝廷派遣前往河北解決軍糧問題,經過調查后,他奏請把用作養馬的田地,還給農民耕種以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前邊,咱們還說過,他還曾在山西支援范祥改革鹽稅法令,解決了運城鹽業問題,較大程度增加了國家稅收。

  由於政績突出,使包拯在皇祜二年,也就是1050年被提升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天章閣是存放國家圖書文獻的地方,待制是個官銜,有名無權,可包拯卻從此落下了包待制的稱呼。知諫院兼任諫官之職比較重要,任務就是向皇帝進諫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在兼任諫官期間,包拯對時政積弊,提出了很多革新建議。可能是建議提的太多了,皇上他老人家有點煩,兩年后,包拯又被改命為龍圖閣大學士,這也是個虛銜,從此他又賺了個包龍圖的稱號。並且又一次下放基層,到河北、廬州、池州,江寧等地任職。其實,老包在任高陽關路都部署兼安撫使時,管轄過雄縣、霸縣、滄縣、河間、任丘和天津一帶,也就是說,老包還在咱們天津做過官。

  直到至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他才又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戲曲里的那些故事,如果真有的話,應該就發生在他任開封府尹的任上。三年后,包拯任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這才真正進入高官序列。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樞密副使,行政級別相當於副宰相。但這時,包拯已年過六旬,嘉祜七年也就是公元1062年,病死在開封的工作崗位上。為了表彰包拯同志的先進事跡,仁宗皇帝親自到包家向其遺體告別,並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賜謚號“孝肅”,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肅。[NT:PAGE=$]

  包拯的長子比他死得還早,到60歲時包拯娶了一個十幾歲的丫鬟,才有了第二個兒子,所以包公的后代都是這支蔓上傳下去的。這些在合肥包拯故鄉的史料和墓葬中都得到了證明。但過去的正史中都替老包同志瞞著,大概認為說出這樣的事兒,不利於樹立包拯為人剛毅,作風清廉的形象,是在抹黑,所以就為名人諱。其實,我認為這大可不必。

  包拯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塊石碑,上刻《戒廉家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在家訓中包拯嚴厲要求后代,不要貪贓枉法,不得欺負百姓,如有人不這樣做,就不是包家子孫,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祖墳里。這一著名的家訓,體現了包拯不謀家族私利,關愛天下蒼生的情操,相比之下剛才說的私生活問題,其實根本算不上啥。要說夫妻之間的年齡差距,包拯包大人恐怕還比不上楊振寧教授。這種事發生在名人身上,那叫人格魅力,人家楊教授根本就不避諱,就是院士大會也敢帶著小婦人去,別人也用不著為名人避諱,“諱”了人家也不領情!咱沒事兒歇會不好嗎?

  話說回來包公的確是個清官,他常掛在嘴邊兒的一句話就是“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認為“貪污受賄,此弊不去,為患浸深”,所以他當了官后經常“諫言改革,興利除弊”“關心民眾,為民請命”、“嚴懲貪污,廉潔清正”,這也成為史學家們公認的包拯三大政績。當然,他雖是個大清官,可正史上的包公似乎還沒到了能打龍袍,鍘駙馬的地步。這樣的事兒中紀委也辦不到呀!

  說起戲曲小說中的包青天,恐怕連婦女兒童都知道,過去還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老百姓蒙冤了,有打不通的關節,甭著急,自有包龍圖包老替你做主。《宋史?包拯傳》中也說:“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說起來包拯所以有這么多粉絲,完全是民間文藝宣傳的結果。胡適先生曾說:“包龍圖包拯也是個箭垛式的人物。古來有許多精巧的折獄故事,或載在史書,或流傳民間,一般人不知道他們的來歷,這些故事容易堆在一兩個人的身上,在這些偵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間的傳說不知怎樣選出了宋朝的包拯來做一箭垛,把許多折獄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所謂“箭垛式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中草人式人物。因為歷史上有許多來歷不明的判案故事找不著主,於是老百姓就來個亂箭齊發,將某種精神寄托和或某種憤激情緒,全都發射到包拯這個清官箭垛子上了。其實這樣的箭垛子同原型有很大距離,就像眼下有關部門,總愛把一百個人的事跡都加在一個典型身上,往往連他自己聽了“箭垛人的事跡”都感動的大哭,最後自己反倒鬧不清報告會上號召學習的榜樣是誰了。

  顯然,人們崇敬包公,並不是因為欣賞包龍圖斷案的智慧,而是贊頌他對貪官污吏疾惡如仇,敢於碰硬的精神。大約從南宋開始,包拯的名聲便開始在老百姓中廣泛傳誦。宋元話本中已有《合同文字》、《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兩個故事。前者斷的是大伯欺占侄子財產案;后一篇斷的是謀害親夫案,都有點推理小說意味,但包公只作為審判官出場,性格還不夠突出,形象也不夠高大。

  大約從宋元雜劇開始,熱情的民間文學寫手們賦予了包拯同志寶劍、金牌、鋼鍘等多種殺傷性武器,並且賦予了他可以先斬后奏的特權,而且他還可以出入陰陽兩界斷案,不用辦護照。老百姓看完戲這個美呀,這個解恨呀,可回去該挨打還得挨打,該交罰款還得交罰款。[NT:PAGE=$]

  具體地說,大力提升包拯同志歷史和精神品位的是元雜劇。如果說宋元話本中包公還只是一位精干的裁判官,那么在元雜劇中,包公就被塑造成了鐵面無私,專跟高官豪強較勁的超級斗士。在元代,有關包公的戲大量出現,現存的一百幾十種元雜劇中,光包公戲就有十多種。比如無名氏的“包待制陳州糶米”、關漢卿的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鄭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包待制智賺灰闌記”、武漢臣的“包待制智賺生金閣”及“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等等。有的戲主角雖不是包公,可他的形象在戲中也很高大。

  值得注意的,1967年在古墓中出土了明代成化年間刊出的九種說唱包公案故事,如《仁宗認母傳》、《斷國舅公案傳》等,說明到了明代已有連臺講唱的大書,其中斬皇親系列突出了包拯鐵面無私的大無畏精神。

  明代萬歷二十二年刊出的《百家公案》也叫《包公演義》,可以說是歷史上第一部長篇包公案小說。描寫的重點在“判斷百家公案事跡”,為了湊足一百個案例,不可能有一個中心事件來貫穿全書,因此,書中每一回都是個獨立故事,其中秦香蓮的故事首次在書中出現。這些故事題材取自前代法家公案集、文言筆記、元曲等書籍,然后全都附會在包公身上,達到提高了包拯同志崇高形象的目的。

  明末清初的話本小說《龍圖公案》,以《百家公案》為基礎,刪去了其中的詩詞評語,仍然是各自獨立的故事。清嘉慶年間出版的《萬花樓》,將史傳英雄演義與公案故事相結合,以反權奸為主題,開創了包公案小說的新形式。但對后世戲曲小說影響最深遠的還是石玉昆說唱的《三俠五義》。這本書是無名氏據石玉昆的說唱“聽而錄之”的,因為是以高大全的包大人為偶像人物,所以又叫《龍圖公案》或《包公案》。在這本書中的包拯已演變成了成熟政治家,既要扶正祛邪,平反冤獄;又要反對朝野豪強攪亂朝綱;還要將離經叛道的俠客們納入封建秩序軌道,為朝廷去效力,簡直把公檢法紀檢監察,甚至牧師的活全包了。因此破案只是小說的框架和引子,重點已轉向俠客們無時不在的懲惡行動,而俠客們既到處張揚自己的個性,又強調遵守朝廷的法紀,成了供大家瞻仰的高大全。

  到了清末民初,不光武俠小說很興盛,戲曲中也有十幾種劇目移植於《三俠五義》,如《五鼠鬧東京》、《斷后》等等都是。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在清代嘉慶年間還出現了大家熟悉的《鍘美案》,經過民間文學的加工,包公的形象越來越高大,故事越來越離譜兒,連人間至高無上的皇帝,陰間無所不能的閻羅都懼他三分。

  說起來包拯在開封府尹的任上不過三年,他真的有過打龍袍、鍘駙馬,斬包勉的反潮流事跡嗎?這其實是老百姓和民間戲劇家 “添油加醋”的結果。

  先說斬包勉。我們前面說過,包拯根本不是由大嫂帶大的,也根本沒有管大嫂叫嫂娘這檔子事兒。包拯小時候父母硬朗著那,再說正史里也根本沒有包拯斬親侄子的記載。所以說,斬包勉連同上面說過的包拯被當做棄嬰扔掉的故事,純屬民間文人挑動別人家庭矛盾,制造不和諧因素所為。

  至於鍘駙馬,我們在前一講也說過,宋代的公主中沒有一個下嫁當朝駙馬的,陳世美是晚好幾百年的清初人,所以,包拯就是把鍘刀掄的虎虎生風,也鍘不下老陳的腦袋。據史料記載,唐宋兩朝“駙馬都尉從五品,皆尚主者為之”。看來,古代的“駙馬”也沒有多大實權,從某種程度上說,不過是一種“宮廷擺設”罷了。犯不上讓老包同志打開殺戒。[NT:PAGE=$]

  另外,京劇《鍘美案》中還有一個力挺包拯的老相爺王延齡,按照包拯在北宋活動年代,丞相中並無王延齡其人。只有一個叫王旦的人,可能是王延齡的原形。王旦在真宗朝為相時間最長,老成持重,待人接物也較平和,但王旦和包拯並無師生之誼。包拯為開封府尹是宋仁宗時的事,那時王旦已經去世,多年,可見包公上演的“鍘美案”完全是一出關公戰秦瓊式的鬧劇。

  只有京劇《貍貓換太子》、《打龍袍》好像還能在正史中找到點痕跡。它說的是:宋仁宗皇帝的生母李宸妃生完小皇子后,被劉皇后用剝了皮的貍貓換走了。皇上因此怪罪下來,在好心宮女和太監的幫助下李宸妃逃出皇宮,后來流落到了陳州。仁宗繼位后,包拯到陳州放糧救濟災民,李宸妃在義子的幫助下攔轎告狀。明朝秋毫的包拯,立刻就審清了案由,並從陳州捎回了李宸妃,終於使仁宗母子相認,實現了皇家大團圓。仁宗想到老娘在民間流落多年,受了很大的罪,雖然不能讓包拯對自己血絲呼喇地論鍘刀,怎么也得象征性地打自己幾下,樹立樹立自己的孝子形象呀!包拯多聰明,龍頭和龍體當然不能打,那就打打龍袍吧,這就是京劇《打龍袍》的來歷。

  宮女們心說,其實每天曬衣服時,甭管龍袍、鳳袍都得打一打,因為這樣省得招塵土,生蟲子。不過這可是個力氣活,就她們那小嫩胳膊、小細腿的怎么打,也打不干凈。這回包大人既然要承包打龍袍的活兒,當當小時工,咱也不能攔著呀。要不是趕上事兒,誰敢用包相爺這樣的小時工呀!那得多高的薪酬呀!這回包相爺自愿打龍袍,省的大家受累,宮女們能不高興嗎?

  我這雖然是開玩笑,可上面說的那些,也全是民間小說家、戲劇家在逗你玩兒。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據宋史記載,真宗皇后劉氏確是一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物。可劉后垂簾聽政,歷史上卻非議很多,可事實上她臨朝實行的善政很多。最值得稱道的就是調整政府機構和消減公務員,大大減少了行政支出,並且在興辦學校和科舉考試等方面也進行了不少改革。史稱:“初,仁宗即位尚少,(章獻)太后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這恐怕跟劉氏出身貧苦,了解民間疾苦有關。

  《涑水記聞》中說“劉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龔美攜之入京。”這句話準確介紹了劉后的出身籍貫,等於是為她填寫了一張履歷表。

  具體地說,劉后原籍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名字叫劉娥。如歷史所記載的那樣,劉娥卻有一個絕技,就是打撥浪鼓。她打小就沒了爹,由外祖父做主嫁給了窮銀匠龔美。撥浪鼓原本是小販用來招引顧客的東西,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哄孩子。可這玩意兒到了人家劉娥手里,卻打得非常有節奏感,也很動聽,實現了經濟、政治效益的最大化逗樂了皇帝當皇后。

  話說,龔美因為在成都日子過得不如意,於是就想到東京汴梁來做“京漂”。一開始龔美還以為帶著劉娥是個累贅,沒想到一路上人家打撥浪鼓的絕技卻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打撥浪鼓賣唱的名聲不大好聽,可劉娥發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精神,有力地回擊了來自社會的流言蜚語,勝利地挺進了京城。[NT:PAGE=$]

  到了京城,龔美的生活過得依然很艱苦,只好讓劉娥繼續在街上賣藝打撥浪鼓。沒想到,劉娥在京城文藝圈兒一炮打響,原來圍觀者見她長得面若桃花,歌喉婉轉,撥浪鼓又打得非常動聽,所以都很捧場,一時積攢了不少粉絲。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娥在京城雜耍界的人氣越來越旺,連宮里的襄王趙恒都聽說了此人此事。一天他帶著幾個隨從,特意來觀賞劉娥的演出。劉娥一見當朝王子光臨,便使出渾身解數展示絕技,她還不時地挑眉飛眼,暗中傳情。當時只有14歲的趙恒,抵抗精神污染的能力很差,一見這民間野狐纏,魂兒立刻就被人家勾走了。回宮后趙恒立刻派人跟龔美談判,很快談妥了劉美女的轉讓價格,將她引進宮里來。

  宋太宗聽說兒子趙恒小小年紀便沉溺女色,而且還弄了個二婚頭,感到非常憤怒,立刻下令把劉娥遣送四川原籍勞動教養。趙恒沒法,只好當面答應把劉娥送回老家,暗地里卻將她安排到了幕僚張蓍的家中。張蓍立即讓老婆以娘娘的規格伺候好劉娥,自己卻大張旗鼓地搬到了襄王府值班。張蓍這樣做完全是為了避嫌,他明白劉娥躲到自己家,完全是在搞政治儲蓄。自己要是經受不了引誘,動用了這個人體資源,就離倒霉不遠了。因為,一待時機成熟了,自己就得連本帶利還給趙官家,千萬不能私立美人“小金庫”。

  后來趙恒果當上了皇帝,他就是宋真宗。他的第一個老婆就是前邊咱們說過的潘美的第八個女兒,還沒等趙恒當上皇帝就死了;第二個老婆郭氏雖然熬地當上了皇后,可不久也死了;就這樣劉娥這個潛力股,終於變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漲停板。

  經過這么多年的磨折,雖然天遂人愿,可劉娥也到了生育困難的中年,所以她做夢都想有個皇子,以便確保自己在后宮的地位,並最終成為皇后。后來她發現侍候自己的宮人李順容有了身孕,於是就打起了李代桃僵的主意,所以李順容生子之后,劉娥馬上就派人把他抱了過去,收為己子。李順容見兒子還沒睜開眼就被人抱走了,雖然心如刀絞,但她卻不敢流露絲毫的不滿,否則不但自己性命難保,還會給兒子帶來災難。但也有人說,這是李順容在進行的特殊人力投資,因為她明白把兒子送給劉后代養,就等於搭上了時速500公里的命運“高鐵”很快就能當上皇帝。

  后來宋真宗死了,仁宗趙禎即位了,那時他只有13歲。由於宋真宗臨死前曾有:“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的遺詔,所以劉娥得以垂簾聽政多年。仁宗即位,李順容也在這一年病死了,不過劉皇后並沒有迫害李宸妃,更沒干“貍貓換太子”的怪事,因為沒這個必要,抱來兒子代養,完全是真宗默許的。

  不過,已垂簾執政多年的劉太后,確實想按一般宮人規格,對李妃來個喪事從簡。這時,宰相呂夷簡找到太監羅崇勛說,你要倒霉了你信嗎,你要倒霉了你信嗎?不知道當今皇上是李宸妃的親生兒子嗎?如果你們對她喪事從簡,等他兒子親政后肯定收拾你們。羅崇勛忙問,那怎么辦?老呂說,得用皇后的服飾給她下葬呀,千萬別在這事兒上省錢,老話不是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嗎!你們不按我說的辦,有你跳冰窟窿的那天。羅崇勛一聽很害怕,馬上轉告了劉太后,呂夷簡還是不放心,又直接找到了劉后說:“您對李宸妃絕對不能搞喪事從簡,難道您日后不想保全劉氏宗族嗎?”劉后一聽也驚出了一身冷汗,立馬下旨厚葬李宸妃。

  明道二年,劉太后死了,宋仁宗親自執政。他的叔叔,曾經的“八千歲”趙元儼,別有用心地告訴了趙禎一個20年前的出生秘密:你的生母是李宸妃,她被迫害致死並草草埋葬。宋仁宗一聽,非常氣憤,立即下令開棺檢查。可開棺后,卻發現母親被殮以水銀,穿的也是皇后冠服,於是就感嘆道:“人言豈可信哉!”。事情既然如此,他也就沒有實施報復,並厚待了劉太后族人。[NT:PAGE=$]

  說起來,宋代垂簾聽政的並不止這位劉皇后。其實,兩宋曾有九位后妃因形勢需要主持過大政。比如英宗朝的仁宗曹皇后;徽宗朝的神宗向皇后;恭宗朝理宗謝皇后;端宗朝的度宗楊淑妃等等。其中苦大仇深的劉娥劉皇后聽政最長,有11年之久,最短的吳皇后則只有4天。

  后妃參與政治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 由此導致外戚干政的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然而只有宋代沒有造成后妃篡位,外戚篡權的大動亂。相反,宋代后妃們主政,往往有效發揮了穩定政局、延續政權統治的作用,而且她們還具有居功不傲,功成身退的高風亮節。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少見。說起來,根本原因就在於,宋代開國之初就確立的“皇帝士與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國策。在這個基本國策框架內,朝臣對后妃與政的“進”與“退”掌握著相當程度的主動權。當需要穩定政局、 輔佐幼帝時,士大夫就會積極支援后妃參政;一旦幼主長大,具有了執政能力,朝臣又會堅決要求后妃歸還權利。這樣的制度制約機制,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高,實在是高!

  剛才咱們說到,趙宋皇室之所以避免了一場血腥的宮廷仇殺,既有朝臣呂夷簡、范仲淹善意調解的結果,又跟劉后受制度約束,不敢肆意妄為有關。這一宮廷事件的解決跟包拯沒有任何關係,因為那時他還在家鄉做七品芝麻官那,就是想制約后妃專權,管皇上家閑事兒,也靠不了前兒。

  話說回包拯。他在開封府的時間其實很短。就是他積極辦案,別人也全力配合,也辦不完諸如打龍袍、殺趙王、鍘駙馬,斬包勉等通天大案。查《宋史。包拯傳》只有一起審理割牛舌的案例,還是包拯任安徽天長縣知縣時干的。就是這樣一個小小案例,《宋史》還記在了倆人名下,就是發勞務費也得對半分,包拯想獨吞都不可能。

  皇上家的閑事關不了,破案的事兒不內行,但包拯在打擊權貴,減輕農民負擔方面還是做了一些工作。包拯任監察御史時,轉運使王逵向皇帝告狀,說陳州地方官任中師盤剝農民多收錢糧。人們都知道任中師廉潔,王逵是個貪官,這是否是惡人先告狀呢?於是朝廷就派人去調查,許多人都畏懼王逵的權勢不敢去,包拯為了弄清真相,為民除害,毅然來到陳州。經過調查掌握了證據,回到東京向皇帝報告;對農民任意搜刮,引起民怨沸騰的正是那個王逵。在包拯的要求下王逵被撤職,並將多收的錢糧還給了農民。元雜劇“包待制陳州糶米”及后來的戲劇《陳州放糧》都是根據這件事兒,加以呈現虛構而成的。

  元雜劇其實很有現實性,它和描寫現實的元曲,如張養浩的《山坡羊》一樣,巧妙地用歷史題材,表現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社會現實。這時因為,元代不同於別的皇朝,它的全部統治就是游牧民族的軍事占領。蒙古酋長以軍人為地方官,根本不懂得啥叫吏治,因此要說元代吏治腐敗,倒是抬舉人家了。因為酋長們根本不懂什么行政管理什么吏治,也根本沒有讀過MBA或 EMBA工商管理,有的連漢語都不懂,只得把刑事案子交給漢族小吏,讓他們直奔主題。自己的工作就是準備好錢袋子裝錢。在鐵木爾大德七年,一次就查出了一萬八千四百多貪官污吏,四萬五千八百多錠贓鈔,五千一百多個冤獄,有勢力的贓官還不包括在內。元雜劇對他們罪惡的暴露,很多是通過包公戲來曲折反映的,包公傳奇的出現並不斷被神化,新故事不斷地被演繹出來,說明宋以后的吏治,真的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了。這也說明輿情力量的強大改變不了現實,我就在戲劇中表達自己的好惡與愛憎。

  包公戲之所以越演越熱鬧 還因為包拯不像其他清官,如范仲淹、蘇軾那樣多災多難。他總是穩坐高位,危難之時總能逢兇化吉,很適合中國人好人有好報的心理。老百姓想得也對呀,你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我們怎么拿您當保護神呢?在是非不分的封建社會里,作為民間正直之神的包公,會給人們帶來希望,有助於人們在苦難的生活中堅持下去。包公成了他們受欺負時無奈的心里安慰,有時再吼兩嗓子有關的戲文就更痛快了。其實包拯活著的時候,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清官的形象代言人。

  說起來,老百姓對“清官包公”的塑造,對於整個封建官僚體系來說,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貪腐者的貪婪和卑鄙,按說為官者應該極力打壓才對。可相反官府卻采取了相反的態度,宋代以后,各朝各代為他修廟、修故居、修家譜,從官方的角度為包公重塑金身。想想,這一點也不奇怪,完全是統治的需要,其形成過程與基督教的形成過程非常相似起初被官方所打壓,后來又極力被推崇。

  其實在正史里,包公也並不都是正面形象。據史書記載:奸臣張堯佐因侄女張貴妃被仁宗所寵愛,所以張貴妃就向仁宗大力推薦自己的堂伯父張堯佐做宣徽使,包拯起初跟張擇行、唐介等人“共論之,語甚切”, 《曲洧舊聞》里甚至說,仁宗的人事提議剛一出口,立即遭到包拯的反對。當時老包情緒激動,“反復數百言”,唾沫星兒都濺到了仁宗臉上!

  回到后宮,貴妃馬上前來慰問謝罪。仁宗一面用袖子擦臉,一面抱怨:“包拯向前說話,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豈不知包拯為御史乎?”可后來看到皇上固執地力挺張堯佐,包拯又釜底抽薪,來了個360度大轉彎,跟老張達成了政治妥協,害的唐介被撤職流放,自己卻連連高升。這倒很像小說《萬花樓》中,包拯審判的那個徇情枉法的案例。小說中包拯有一個不能善始善終的同窗好友,行為方式倒是跟當時的包拯很相像。所以封建政治生態中的包公,不可能事事干的磊落,也不可能是個高大全,因為人們誰都明白戲里的包公,在現實中其實是沒法活下去。如果事事鐵面無私,專跟皇親國戚、高官顯貴作對,上上下下得罪個夠,連自己都保護不好,還能保護誰呢?可能包拯也理解,仁宗再廉潔自律,給老岳父的堂哥安排個官做,也算是人之常情。皇家的官不給皇上的親戚做,給誰做呀?肥水不流外人田嗎?老百姓都懂,老包能不懂?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