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致命的跟風一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08 17:32


  無論是在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中,群體運動都存在。從曾經“毀滅”了幾乎一代人的四環素牙到今天的全民購房,一次次驗證著人類仍然是群居動物的事實。在一次次的“運動”中,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到傷害。從常理而言,第一個嘗試新事物的人風險較大,同時他可以得到的回報也最大。而后來者所面對的風險和收益都會逐步下滑。這個理論是一個基於新生事物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和參與者的增加而慢慢減小的理論。在負責而又殘酷的現實中並非如此,尤其是在充滿幻想和貪婪的金融世界里。

  在經濟管理中有一個關於理性單位集合思考仍然會做出不一定合理的選擇的理論。假設,100個相互不認識但是擁有相同資訊的人去選擇兩個新餐館。同時他們都不知道另外的99個人是否擁有更多的資訊。當第一個人走到兩個餐館面前時,他的判斷和其他人一樣都是隨機地選擇兩個餐館中的一個。這里假設就是餐館甲。而當第二個人走到這兩個陌生的餐館面前時,他自己和第一個人一樣對這兩個餐館一無所知。但是,他比第一個人多了一個新訊息,那就是餐館甲里面已經有一個人了。這時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應該考慮到,坐在餐館甲里的那個人既然已經做出了判斷,那么他一定有他的原因。他一定比我知道得多,所以我跟著他走,選擇餐館甲。一個個理性的人都在這樣的理性假設下走進餐館甲。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但是結果卻很可能是這樣糊涂的構成。


  中國當年的很多運動都是這樣發展到整個社會不能承受的地步。而在中國當代史中,更多的運動是經濟和金融中的沖動。我們看到別人家買君子蘭,結果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差點搞出個當代版荷蘭郁金香的崩潰。1988年的高通貨讓多少人跟風似的購買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大家還記得當年的郵票嗎?曾經的股市和基金、今天的房子和黃金都體現出國人的跟風精神。但是每次絕大部分人都以失敗告終。其實,這是必然的。因為跟風的基礎是跟風者放棄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他們就像上述實驗中的人一樣,盲目地相信別人可能比自己強。而這種利用事實逃避自己判斷和選擇的舉動本質上是放棄責任的貪婪和懦弱的結合體。膽怯的人可能根本不會隨便把自己千辛萬苦積攢下來的儲蓄投入到一個自己不了解的市場。而一個膽怯又貪婪的人會跟風進入一個自己不了解的市場。結果,我們都知道……

  今天的中國經濟也有這樣的麻煩。所有的銀行和融資渠道都在為那些具有國有背景的大企業服務。所有的學生都幾乎要進國企、大型企業和做公務員。絕大部分的公募基金都在看別人發什么產品。很多企業和行業也都跟風似的進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光伏產業、鋼鐵產業、水泥行業、衣帽行業、紡織行業、家具加工行業、電子加工行業、房地產行業……

  今天的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都在一起經歷著這個荒謬的過程。一群跟風的投資者為一群跟風的企業在一個個跟風的行業里跟風般的投入和擴大已經很過剩的產能。中國經濟在低谷中沒有像美國那樣刮骨療毒,而是在沒有風向的天氣里跟風追逐短期利益。現在光伏產業好像又回來了,如果投資者們還繼續周而復始地玩這個沒有太多社會和經濟價值的遊戲,那么我們將走進一個經濟怪圈,像日本過去的30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