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弱日元常態化 QE可能常態化 後果…日本房價必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27 14:20
知名分析師陶冬在其最新博客文章中指出,日本為打破經濟緊縮的惡性循環,必須從匯率下手製造就業,打開企業投資與消費者支出的意願。低匯率政策沒有美國的默許不可能成功,而同樣採取QE手段的美國,亦無立場對日本央行的QE政策置喙。
以下是陶冬博客文章全文。
1853年黑船來航前,日本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大米自給自足,與世無爭。佩裏將軍的到來打破了之前的平衡,日本經濟一夜間對外開放,需要與世界其他國家競爭。當日本進入工業化進程後,資源與市場成爲發展的軟肋。
日本先是花了五十年的時間,試圖通過戰爭與殖民來擴展市場,攫取資源,這一戰略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而徹底失敗。隨後的四十年,日本通過貿易來尋求生 存、發展之道。戰後全球的經濟繁榮與日本在工藝程序上的改良,令日本製造風行世界,締造出一段輝煌。但是,兩次石油危機令全球經濟繁榮褪色,保護主義擡 頭,日本的出口拉動型經濟模式受阻,日元被迫大幅升值,一方面製造出國內資産泡沫,另一方面生產線全面外移。之後二十年日本國內經濟乏善可陳,海外運作仍 算精采。不過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排日,生產線外移的經營模式亦受到挑戰,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更令日本腹背受敵。更令人擔心的是,生產線外移消滅了國內的 就業機會,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被迫收縮消費,日本經濟、社會進入螺旋式下降,在衰退的泥淖中愈陷愈深,無以自拔。
爲了打破惡性循環,必須要從製造就業機會著手,令企業願意投資,消費者有能力消費。高匯率下,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爲從死亡陷阱中跳出來,一定在匯率上奮力一搏。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安倍晉三不做,其他日本政治家早晚也會做,只是安倍經濟學更瘋狂一點而已。
瘋狂的安倍選擇瘋狂的黑田作央行行長,讓一場好戲更有看點,更有懸念。黑田一直是過往日本貨幣政策的批評者,其強悍的匯率立場和財政部背景,勢必令安倍的盯通貨膨脹政策得以貫徹,日本銀行很可能成爲今後幾年量化寬鬆政策的世界冠軍。
安倍、黑田的QE政策尚未有實質性動作,不過短期效果已經顯現。日元匯率大幅貶值,股市屢創新高,企業盈利有所改善,甚至消費信心也在增強。當地房地産市場開始啓動,商業物業價格反彈,國內資金、海外資金紛紛湧入房市,尋求日元資産的reflation(再通脹)。
然而,日本經濟的核心問題並未因資産價格上揚、安倍人氣高企而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經濟不景依然揮之不去,資金的投機色彩遠大過投資色彩,人口老化、內需不足等錮疾未除,企業投資裹足不前。
除了貨幣/匯率政策外,日本更需要結構性改革,需要消除經濟中的障礙,打破政策上的慣性。這就遇到了利益集團的掣肘,而且大部分來自執政的自民黨內部。
就業的産生只能源於製造業的重造,這需要穩定的政治/政策環境,需要改善長期需求前景,也需要一個持續的有利可圖的匯率環境。對於企業,適度、穩定的匯率甚至比急貶更重要。筆者認爲在一輪急貶之後,日本政府更希望將弱日元常態化。過去二十年,日元兌美元在75-95之間徘徊;今後十年,日元的區間可能在95-115之間。
日元貶值,沒有美國認可很難做到,白宮卻令人驚訝地沈默著。安倍的匯率政策是通過量化寬鬆政策執行的,使同樣QE的美國難佔據道德的高地。同時美國認爲日本經濟復蘇,對全球經濟及美國戰略利益有好處。而且美元本身已經完成了由貶值到升值的轉身,弱日元對經濟已處復蘇中的美國影響相對有限。只要國會不出現激烈抗議,美國政府對日元「適度」貶值持寬容態度。
弱日元對日本經濟的長期影響,取決於能否打破目前企業持幣觀望的慣性。日本企業大量坐擁鉅額資金,但是不看好經濟前景,拒絕投資實業。通貨膨脹預期能否將資金引入實體經濟,製造就業、支援消費,仍屬未定之數。人口老化、生產線在外、創新能力下降等障礙亦未消除。
弱日元在海外資本市場勢必帶來更多的流動性,拉動金融資産價格,日元繼續成爲套利交易的流動性供應源。對於實體經濟,弱日元可能對現在的製造業生産外包模式構成衝擊,也會令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變得更加重要。
弱日元也增加了日本經濟的風險。由於核電站的關閉,日本出現結構性貿易赤字,日元貶值令能源進口費用暴增,貿易逆差幾乎翻倍。日元由政策性貶值轉爲無序暴貶的風險在增加。再者,日本政府債務與赤字均處高危狀態,一旦通貨膨脹出現,必使國債發行成本大增,JGB市場崩盤的風險也頗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