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倒閉5年了…PIMCO執行長:我還見到4大隱憂!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Pimco執行長埃利安。(圖:世界經濟論壇)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 PIMCO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執行長埃利安 (Mohamed El-Erian) 周二 (27 日) 警告,引爆全球金融海嘯的華爾街券商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倒閉事件即將屆滿 5 年,但今日全球金融及經濟情勢仍殘存令人擔憂的 4 大後遺症。
《MarketWatch》報導,埃利安於知名智庫媒體《Project Syndicate》發表專文指出,雷曼當年失序倒閉,導致全球金融及經濟史無前例「突然暫停」,並持續產生負面效應。如今 5 年過去,應該來檢視世界經濟及監管體系是否還有尚未修正的問題,恐導致想像不到的慘況真的發生,一如當年雷曼事件。他發現有以下 4 點。
第一:西方經濟仍難以創造強健成長及大量就業機會。太多國家的經濟成長引擎已經過時,並拖累現況。埃利安補充,只有非常少數國家真正克服了雷曼危機引爆的 3 重問題:經濟總體需求 (AD) 不足及失衡、經濟結構性反彈力道不夠,以及債務積壓 (debt overhang) 問題懸而未決。
第二:政治人物採取的政策回應都十分消極,導致央行必須接下沉重的提振經濟工作。例如美國國會甚至無法順利通過年度預算,更別提進行中期財政改革。而歐元區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但並未真正解決高失業率問題及持續的金融危機。
埃利安指出,結果逼使各國央行官員得守在經濟政策前線,需築起一座座延續政策的橋樑,以等待其他官員連手採取行動。而這導致西方經濟暴露在實驗性越來越濃的措施中,如此「以刻意架構來運作複雜市場體系」可能引發的長期效應,為局勢投下巨大不確定性。
第三:開發中國家變成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但這造成不平衡的混種政策,結果不僅威脅到這些國家自身經濟成長,也令他們的金融穩定面臨危險。
第四:釀成 2008 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並未被迫改變行徑。埃利安直指,那些西方大銀行因具有相當程度的金融體系重要性,當中許多當年獲政府紓困,並持續得到金援。但他們其實很快就恢復獲利,卻不需繳交暴利稅;且政府也未明顯扭轉吸引這些銀行採取過度風險的結構性誘因。至於在歐洲,銀行業更直到現在才被迫得真正處理資本不足、槓桿化及資產體質持續疲軟的問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