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向俄買24架蘇-35戰機4潛艇 專家:提升武力 牽制美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甫結束訪問俄羅斯,中俄就宣布簽署10年來中國首次向俄軍備採購大單,俄方將在2015年後對華提供24架蘇-35戰鬥機和4艘拉達級潛艇,中國也成為蘇-35的首個買家,據報今次軍火交易金額超過15億美元(約116億港元)。軍事專家表示,中國購買俄羅斯武器,除可提升自身武器系統外,還有藉與俄軍事合作來牽制美國的戰略考慮。

香港《明報》報導,據中央電視台昨(25)日披露,習近平訪俄前,中俄兩國剛剛簽署了兩份重大軍售框架協議。中俄合作建造4艘先進的拉達級AIP潛艇出售給中國,其中兩艘在中國建造。中國向俄羅斯採購24架蘇-35戰機。預計未來中俄兩國還將達成更多新的軍事技術合作合同,如S-400遠程防空導彈、117S大推力飛機發動機、伊爾-476大型運輸機、伊爾-78M空中加油機等。


有關中俄蘇-35買賣合約的談判已僵持多年,主要是雙方一直對交易數量存有分歧,俄方堅持出售48架,中方則只想買4架。2008年首次升空的蘇-35是蘇-27的深度改進型。在首飛成功後,俄羅斯曾聲稱蘇-35不會賣給中國,而寧願賣給沒有仿製戰機能力的越南、印度等亞洲國家。

對於此次中俄簽定軍火交易協議,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黃東表示,除了中國希望提升自身武器系統,還有戰略上的考慮。他表示,中國正是為了克服自己的死穴而去購買俄製戰機和潛艇。隨著東亞局勢的緊張,目前最大的對抗是在空中和海底。日本潛艇無論在性能和噸位上都比中國優勝,「拉達級」潛艇較過去中國向俄購買的「基洛級」先進至少半代,可即時縮窄與日本差距。

而蘇-35戰機出售最終定為24架,黃東表示,從數量上看似乎是雙方妥協的產物,俄方一直指摘中國戰機抄襲俄國設計,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反過來,中國仿製的戰機經改進較俄產原型機更先進,因此俄方一直要求中國須購買足夠數量的戰機,才會簽約出售。

央視報導說,在中國隱形戰機服役前,蘇-35可有效減輕中國空防的壓力。黃東指蘇-35是「唔上唔落」的戰機,因為更高級的第五代戰機T-50已經面世,蘇-35只是替代品。而在2020年前,國產隱形戰機殲-20都未能大規模裝備部隊。此外,中國今次購機只有區區24架,也有戰略上考慮。美國重返亞太、美日加強軍事合作,對中國威脅十分大。而中俄目前的年軍事貿易額已低至幾千萬美元水平,因此要加強中俄在軍事上的聯繫,希望利用俄羅斯來牽制美國,今次購機可算賣一個「人情」給俄國。

香港《文匯報》報導,央視報導稱,中國向俄羅斯採購的新型蘇-35戰機,被認為是最接近5代機的4代機。在中國隱形戰機服役前,蘇-35可有效減輕中國空防的壓力。

媒體認為,此次中國採購的,應是俄軍目前現役的蘇-35S型號。蘇-35S於2008年首飛,採用AL-41F1S(117S)發動機,裝配有俄羅斯最先進的機載設備。與中國空軍過去曾採購的蘇-27和蘇-30相比,作戰能力明顯加強。

央視並稱,預計未來中俄兩國還將達成更多新的軍事技術合作合同,如S-400遠程防空導彈,117S大推力發動機、伊爾-476大型運輸機和伊爾-78空中加油機等。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曾指出,俄羅斯與中國在軍事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具有確保地區穩定的重要意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也在2月28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俄軍事技術合作保持了健康發展的勢頭,將進一步擴大合作,實現互利雙贏。而需要指出的是,中俄軍事技術合作不針對第三方,有利於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穩定。

有評論指出,上述軍售大單的簽署,對中俄兩國而言是「雙贏」。俄軍近年來大力推動武器裝備更新發展,但面臨著受經濟危機影響,國家資金有限、軍工企業開工不足且生產設備亟需更新的掣肘。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充當著「供血者」的角色,為維繫俄軍工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關鍵性歷史作用。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