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上半年業績回暖 全年難樂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今年公司專戶及公募均有進步,但並沒有感覺到半年報數字中那種大幅突破。」面對上半年淨利潤回升,基金公司人士普遍反應遲疑。
「公司賺了那麼多?」更有基金公司人士聽到上半年淨利潤突破2億時,一時難以相信。
來自股東方半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參股控股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然而,面對外界關於行業拐點的呼聲,基金行業中高層人員卻樂觀不起來。
淨利普遍反彈
基金行業上半年迎來一張張靚麗的財報,很多公司收入、利潤都呈反彈態勢。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11家基金公司中,有9家基金公司淨利潤同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
其中淨利潤增幅最大的為天弘基金。內蒙君正(601216,收盤價9.60元)半年報顯示,其持有36%股份的天弘基金,截至今年6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6189萬元,淨利潤852.52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天弘基金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上升了21.01%和82.33%。
此外,已公佈上半年經營業績的其他中小基金公司也是捷報頻傳。興業全球基金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高達1.52億,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61.7%。此外,國海富蘭克林、長信、東吳、華泰柏瑞上半年淨利潤增幅分別為32%、13.88%、18.48%和55%,收入增幅分別為15.88%、8.02%、16.1%及19%。
隨著華泰證券、招商銀行公佈半年報,大型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收也浮出水面。華泰證券持有45%股權的南方基金,上半年淨利潤達2.62億元,同比增長34%,營業收入增長15%。招商基金上半年合計管理資產規模831.5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實現淨利潤8000萬元。收入及淨利潤增幅分別為14.96%及9.7%。
渠道成本降低
淨利潤回升幅度遠大於營業收入,是此次基金行業回暖的一個主要特徵。上海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這是因為今年上半年公司通過產品的選擇避開了銀行渠道的盤剝。[NT:PAGE=$]
「我們今年發的分級債基,銀行渠道收取的尾隨佣金非常少。」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介紹,儘管今年上半年發了一隻新基金,但由於產品類型的原因,並沒有在新基金營銷上花費大額費用。
「分級債基的A類份額由於具有約定收益特徵,較受銀行渠道客戶歡迎,首發開啟比例配售多為常事,銷售這類基金產品時,基金公司相對銀行稍具話語權,因此尾隨佣金較低,而B類份額則為券商、保險等機構客戶持有,機構客戶均通過直銷渠道銷售,因此首發銷售時也繞開了銀行渠道。」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稱,通過產品的選擇,上半年有效控制了公司運營成本。
另一家北京基金公司上半年利潤提升比例也遠高於營業收入增加幅度,談及原因時,公司副總經理稱,今年公司收入總額增長並不多,主要還是由於縮減了渠道成本。
據該基金公司主管渠道部的總經理助理介紹,今年以來,小基金公司普遍通過減少新基金發行、控制硬廣告投放壓縮發行費用。
「今年基金公司產品發行呈現兩極分化,工銀瑞信、嘉實、博時、易方達等大型基金公司產品批量成立,而大多數中小型基金公司新基金發行數量逐漸萎縮。」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舉例,光大保德信、平安大華去年還有新基金面世,今年公募領域已不見其身影。
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工銀瑞信、博時、廣發、匯添富、嘉實等大型基金公司,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數量已超過10只,而中小型基金公司依舊維持去年的發行節奏,兩類公司的發行數量差距日益擴大。
「兩類基金公司戰略不同,現在有些大基金公司希望保持每個時間節點銀行渠道都有公司產品發售,加深渠道及理財經理對公司產品印象,以便行情回暖時搶佔先機。屆時,小基金公司即使再發產品,也很難擠進銀行渠道。但是小基金公司財務狀況並不支持其走這一路線,小基金公司若是多發幾個產品,行情還沒等來,公司就已先行關閉。」
硬廣投放控制也有助於基金公司壓縮經營成本。今年以來,基金公司減少了針對大面積受眾的硬廣告投放。「硬廣實際效果不佳,目前公司改為針對旗下某隻產品的用戶,有針對性地宣傳基金收益率、業績,相比前種模式,這類宣傳效果更好,實際成本也不高。」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表示。
行業回暖尚早
儘管上半年收入、淨利潤均顯現出拐點跡象,但部分基金公司高管坦言,目前行業還難見好日子的曙光。[NT:PAGE=$]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副總表示,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長靠的是債市回暖帶來的基金日均規模提升,日均規模增幅超過10%,淨利潤增幅也大致在這一水平。
不過談及全年公司是否有望扭轉下跌之勢時,上述副總並不樂觀。「6月『錢荒』來襲,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規模已倒退至年初水平,現在股市債券皆不景氣,基金業績普遭拖累,公司經營難有上半年成績,很可能全年盈利增長幅度不及去年。」
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提升幅度超過50%,不過該基金公司總經理稱,公司利潤回升有特殊的因素,並非因為行業回暖。「去年5月中旬,公司發行了一隻體量較大的基金,由於發行時點關係,其業績並未體現在去年上半年收入中。」他表示,隨著下半年基數提升,公司淨利潤增長幅度或將回落。
公募業務收縮,子公司業務或也難撐起另外半邊天。一位受訪基金公司高管表示,相比公募3萬億元規模,現在子公司規模大致在3000億元左右,從數量上比較,子公司或難帶動公司整體利潤回升。此外,子公司目前也多為通道業務,這部分業務利潤微薄。
值得一提的是,從時點上看,下半年,基金公司子公司業務也將逐漸收縮。上海另一中型基金公司子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融資一般都是年初規劃實施,因而,相比上半年,子公司融資類業務將逐漸減少,子公司業務與信託類似,按照以往規律,每年四季度都是信託行業的傳統淡季。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