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農擬轉讓海通礦業 調整結構專注農業産業化
2013-03-08 15:02
每經實習記者 謝振宇
昨日 (3月7日)*ST新農(600359,收盤價5.97元)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新疆新農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挂牌出讓其持有的新疆海通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海通礦業)100%股權。今日公司再發公告稱依據棉漿粕市場行情及原料儲備情況,公司決定將阿拉爾新農棉漿重新開工生産。
*ST新農董秘張春疆昨日下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公司在調整和收縮業務方向。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由此前的棉花種植轉變爲種業、甘草、棉漿及乳業等方向。
探礦一直未果,*ST新農開始著手處置其子公司旗下海通礦業擁有的探礦權。
*ST新農發佈的公告顯示,海通礦業目前持有兩個探礦權證,即新疆哈密市沙東銅礦詳查探礦權證和新疆哈密市玉西西銅礦詳查探礦權證。截至目前,海通礦業尚未勘探出銅礦資源,因此未産生效益,尚不具有銅礦資源開發資質。
資料顯示,海通礦業成立於2007年4月。該公司2010~2012年營業收入全部爲零,總資産則分別爲267萬、409萬和6.7萬元。評估報告顯示,兩個探礦權資質評估價值合計形成704.67萬元無形資産。目前,海通礦業流動資産只有6.74萬元,負債則高達264.35萬元。由此得出海通礦業淨資産評估值爲447.06萬元。
對於礦業資産的轉讓目的,*ST新農表示,主要在於集中資源加大對公司主營業務和基本建設專案投入,進一步提高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NT:PAGE=$]
“該探礦權也是此前子公司收購過來的,這幾年投入了資金也沒回報,”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致電公司董秘張春疆,他表示,公司擁有這個探礦權,由於這幾年下來感覺探礦希望不大,公司不打算繼續投入資金,所以將其處理掉。
公司今後是否會涉足礦業?張春疆表示,因爲這次處置的只是探礦權,並非是真正的礦業,因此,公司目前業務未涉及礦業。“加之目前公司主業正在調整、進行收縮,所以處置掉非主業。”
據張春疆介紹,目前,公司確立下來的主業是種業、棉漿、甘草、乳業等等,“這些業務都屬於農業産業化方向。”
*ST新農主業大調整開始於去年下半年,公司逐步處置原有的農場資産,退出原先主業——農業種植領域。
去年8月,公司發佈公告,出售其南口農場分公司資産。稍後的10月,其再發佈公告稱,公司出售阿拉爾農場分公司、幸福城農場分公司資産,受讓方分別爲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一師十團、十三團。
《華夏時報》去年10月的相關報道中則提及,資料顯示,阿拉爾農場資産賬面價值爲3.38億元,負債賬面價值爲3.37億元,淨資産爲129.33萬元;而幸福城農場已經資不抵債。[NT:PAGE=$]
處置原有“包袱”之後,*ST新農也很快獲得了新資産的注入。去年12月底,*ST新農公告稱,公司與公司控股股東阿拉爾統衆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股權轉讓意向書,擬受讓新疆塔里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95.15%的股權。該重組後獲通過。
由此,公司主營業務實現大調整。今年2月底,*ST新農在給投資者的書面公告中稱,“公司主營業務變化情況資産重組完成後,公司的主營業務變爲農作物種子的培養、生産及銷售;甘草産品研發、甘草種植、加工、收購、銷售;牛乳製品的加工及銷售;棉漿粕生産、加工及銷售。”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