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分析〉保守企業文化不打破 安倍瘋狂印鈔也枉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27 15:35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半年,以「安倍經濟學」極端寬鬆貨幣政策,成功壓低日匯及推動日股飆升,但能否帶領弊病叢生的「日本公司」(Japan Inc.)走出低迷,仍屬未知之數。分析指,策略錯誤、科技領導地位不再、創新產品欠奉、製造業人手流失……日本產業滿目瘡痍,安倍若無法打破日本自欺欺人的保守企業文化,印再多銀紙恐怕也只屬枉然。

據香港《文匯報》「日本沉沒」專題分析,日本相機及醫療設備生產商奧林巴斯(Olympus)前年爆出隱瞞17億美元(約132億港元)巨額虧損醜聞,揭發公司挪用資金的英籍前社長伍德福德事後遭董事會革職。他最近受訪時坦言,安倍印再多的銀紙,亦無法改變日企根深柢固的文化,「日本企業文化的重心,就是不惜一切掩飾過錯。」

政府屢挑釁貿易夥伴 企業欠反省

自從1980年代泡沫經濟以來,西方就慣用「日本公司」稱呼日本獨有的政府企業緊密合作體制,但正因兩者關係密切,導致日企「盲目文化」甚至蔓延到政界。安倍這邊廂提倡振興經濟,那邊廂不斷挑釁中韓等重要貿易夥伴的自相矛盾行為,就令不少分析家詫異。東京電力公司多年來管理核設施不力,引發福島核災,亦是盲目文化又一例證。

專家指,日企欠缺反省態度、迷途不知返的營商手法才是日本產業走進困局的真正原因。相機製造商佳能(Canon)上季影像業務收入按年跌1.8%,去除圓匯下跌因素後更下跌達14%,反映佳能在智能手機盛行下,核心數碼相機業務優勢已蕩然無存,絕非壓低圓匯或寬鬆貨幣政策所能扭轉。

製造業萎縮 人才流失 

日本總務省數據顯示,當地製造業從業員人數去年12月跌穿1000萬人,是1961年6月以來首次,對比1992年10月高峰期大跌近4成,反映製造業人才嚴重流失。分析指,除了人口老化導致勞動階層萎縮,製造業多年來持續不振,亦促使很多工人轉投服務業。

彭博駐東京專欄作家佩塞克坦言,只願活在過去的日企正不斷拖日本經濟後腿,強調單靠日圓貶值或刺激政策,無法為日企帶來曙光。他指出,無論是商業或是政治,日本只有放棄自欺欺人態度,坦誠面對錯誤並從中學習,才有望向未來邁進。

曾幾何時,日本電子產業稱霸全球,是生活質素與品味的象徵,1979年推出全球首部Walkman的索尼,全盛時期有如今天的蘋果或三星,聲寶及樂聲也曾是電視機等產品龍頭。但日本電子業過去10年風光不再,產量急跌47%,昔日巨擘如今在海外對手夾擊下久延殘喘,日本經濟實力沒落是遠因,但業界老化創意倒退才是問題癥結。

評級機構惠譽亞太科技、媒體及電訊評級主管杜羅斯指,儘管近期日圓貶值為日本電子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但要重拾昔日光輝談何容易。專家指,索尼上財年錄得4.35億美元(約33.8億港元)盈利,但撇除期內出售資產套現19億美元(約147億港元),虧損仍然嚴重,反映業界根本問題猶在。 (接下頁)

[NT:PAGE=$]

韓企崛起 美企新血補救

分析指,業界發展多年來受高稅率、勞工法例嚴苛和圓匯高企等因素阻礙,相反韓圜匯率在雷曼兄弟破產後走弱,造就電子業崛起。日本電子業全球市佔率在1996年至2009年間從19%跌至10%,韓國則從6%增至9.2%,日韓優勢儼然「風水輪流轉」。

電子業世代交替方式亦值得借鑑。美國電子業推陳出新多以「公司」為單位,新興企業淘汰老大哥,為行業注入新血。目前美國21大電子製造商中,8家在1970年尚未成立,6家在10年前仍是小公司。但日本電子業近半世紀一直由昔日龍頭把持,技術更替以「部門」為單位,當有新技術出現就成立新部門跟進,杜絕外來競爭,卻導致內部新老並存,內耗不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卡內曼指出,日企就像輸了錢但不願離場的賭徒,為保命耗費巨額資金,反而阻礙新項目開發,加快死期。

昔日叱吒風雲的日本電子業,如今連年虧損,分析認為與日本保守商業文化不無關係。在環球電子業新貴如三星等不斷抬頭之際,日企不但沒加緊研發新產品,反而繼續生產過時且連年虧損的商品,生產線中仍有4成是消費視聽類及半導體產品,而非板腦和智能電話,更將昔日引以自豪的創意優勢拱手相讓。福斯特亦指,日企不斷研製80吋超貴電視等不切實際的商品,最終被韓國50吋電視蠶食了美國近半市佔率,咎由自取。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2年度「全球創新指數」中,日本在141個國家地區中僅排25位,不僅較韓國(21)遜色,更被新加坡(3)和香港(8)等亞洲競爭對手遠遠拋離,可見一斑。

獨立分析師福斯特認為市場策略接連出錯,他提到索尼和樂聲等數年前看準政府推廣節能電器和數碼電視廣播,大舉投資電視市場,結果「餵飽了」本地市場,卻難以容納其後的平面電視熱潮,錯失商機。

日企在半導體市場亦策略錯誤。在全球20大半導體生產商中,日企市佔率從1990年的55%降至2010年的24%,美企卻從31%升至51%,原因是英特爾及得州儀器轉為主力開發指標性產品,拋離日本仍然倚重價格優勢的商品化產品。

《華爾街日報》指出,受日匯下挫帶動,日本車業正迎來5年來最強勁業績增長期,與增長放緩的韓國車企形成強烈對比。分析指,除貨幣因素外,日本車企節流漸見成效,韓國車企為保持質素避免過度擴張,均導致目前局面。然而,日本車企地位近年頻頻受到美國車企挑戰,以往一枝獨秀的優勢似乎不復見。

在被視為「車廠必爭之地」的美國中型房車市場,日本豐田和本田今年首季市佔率僅28%,遠低於2008年的37%,相反美國福特車廠憑混能車Fusion Hybrid將市佔率由6.8%大幅推高至11.9%。

分析指,在美韓車企不斷改進之際,日本車廠接連出事,包括豐田2010年在全球大回收,加上2011年「311」大地震等,令美韓得以收窄與日差距。 (接下頁)

[NT:PAGE=$]

日本服裝零售業巨頭UNIQLO的社長柳井正早前接受《時代》周刊訪問,直言日本的保守守舊制度扼殺企業發展,大企業須接受「要不改變,要不死亡」,建議它們大膽革新,摒棄以往削弱創意的決策及禮節,才能成功達致全球化。

柳井正承襲家族男裝生意,憑藉將工程學糅合設計,由小小服裝店發展成為龐大王國,進駐倫敦、上海和紐約等地。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下,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規模正追趕Gap等著名品牌,10年間銷售額上升兩倍,至118億美元(約916億港元)。

曾留學日本多年的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陳子光指出,市場觸覺欠靈敏及日匯走強,令日本製造業近年漸被中韓趕超。他建議日企縮短產品設計周期,並改善中日關係拉動外需。

陳子光指,索尼、松下等日本製造業巨頭,過去幾十年憑藉質量優勢橫掃全球,但企業文化只追求精益求精,長期從成功產品獲取靈感,而非研發消費者真正感興趣的產品。隨著近年中韓產品質素及設計大幅提升,日企優勢漸失。

《文匯報》「筆走波瀾」分析指出,人有夢想,國家如是。日本曾在世界經濟舞台呼風喚雨,電子產品和娛樂文化橫掃全球,好不威風。若說沉迷量化寬鬆(QE)如染毒癮,那麼兩者不同的是,日本並非通過「毒品」來逃避現實,而是要追回迷失了的二十載。不過,一個暮氣沉沉的國度要重拾舊夢,即使有心,是否還有力?

國家民族怎樣走向衰亡?縱觀歷史,盡是戰爭、饑荒、瘟疫……還有人口萎縮。日本很有危機感,但在人口危機上總是束手無策。出生率低迷、長者人數創新高,安倍經濟學的「三頭馬車」──QE、政府財政和結構改革,都阻不了人口倒退,而要拉動這養老開支愈益沉重的馬車,只會愈走愈慢,後勁不繼。

新加坡同樣人口老化,前資政李光耀兩個月前說︰「……我因此看到一個國家在20年裡縮小一半,若它繼續同樣的政策,可能再縮一半,最後完了。」他這番話不是針對星洲,而是日本!「如果像日本人般拒絕引進移民,國家就會滅亡。」

人口危機是發達國通病,肯接納移民就可緩解,而這正是安倍經濟學的盲點。QE可讓社會滿足於廉價資金帶來欲仙欲死的快感,而忽略長遠創新和改革;可短時間內刺激股市和消費,而未必刺激得了出生率;可開創大量商機,而打不開封閉的排外文化;可吸引遊客,而無法使外人融入。

日本既挑起領土爭端,又要依靠鄰國的貿易和資金,這樣「人格分裂」,只會阻礙日人反省歷史罪行,無法與鄰國和解,更加故步自封。缺乏年輕人的衝勁、移民帶來的新思維,企業、社會就淪為一潭死水。

安倍大可繼續我行我素、張揚跋扈,駕著三頭馬車馳騁,只是馬車上的日本垂垂老矣。
 
日本公司 (Japan Inc.)

日本傳統經濟制度推崇中央集權,政府與私企通通被納入密切而複雜的關係網,令整個日本儼如一家巨企,故被西方冠以「日本公司」(Japan Inc.)稱號。日本產業經濟省的前身通商產業省(MITI),堪稱整個經濟的司令部。

19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泡沫期,西方國家憂慮日本官僚和企業聯手制定不公平貿易政策,令「日本公司」一詞變得惡名昭彰。但隨著1990年代泡沫爆破,經濟一沉不起,「日本公司」威脅大減,外界開始放下戒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