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加媒:中美海上對決 殲-15戰F/A-18E/F 美佔優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中評社報導,外媒文章指出,假設在 2018 年之前中美兩軍發生海上衝突,雙方的艦載機殲 -15 和 F/A-18E/F 將擔當主力角色,文章從機體結構、航程、航電系統、武器裝備等方面對比了這兩款戰機的性能,認為美軍裝備的 F/A-18E/F 更加成熟,佔據一定優勢。

香港文匯網消息,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 3 月號 (提前出版) 報導,雖然美軍 F-35C 艦載機從 2013 年開始進行著艦起降訓練,計劃 2014 年交付海軍服役,但是即使如此,也是用於取代 F/A-18C/D ,與 F/A-18E/F 混搭裝備,後者至少還會服役 20 年,因此, 2018 年前中美若爆發海上衝突,雙方的主力艦載機部隊應是殲 -15 和 F/A-18E/F 。


文章稱, F/A-18E/F 的定位是戰鬥攻擊機,因此就飛機的機動性而言,不如作為專門戰鬥機的殲 -15 ,但是作為艦載機,使用彈射系統的 F/A-18E/F 的攻擊性能比殲 -15 要大大提高。對比兩者的航電系統和空對空導彈, F/A-18E/F 顯然要比中俄艦載機成熟許多, F/A-18E/F 還有著實戰經驗,這些優勢,對於彌補機動性的不足有決定性作用。

現代空戰中,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合 AIM-120C、AIM-9X 先進中距、短距導彈,一旦做到先敵發現開火將佔據主動。這裡還必須考慮航母對抗中系統對抗的因素,如先進預警機的作用,尤其是在遠離岸基預警機的前提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海軍的遼寧艦整體落後美國航母。

文章認為,從俄軍當初選擇蘇 -33 上艦,到美軍 F/A-18E/F 的機體擴大設計,可以看出美俄都在追求艦載機的大型化,這有很多好處,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增加航程和武器用於攻擊。殲 -15 上艦的基本原因也是一樣的。殲 -15 比 F/A-18E/F 更加大型化,在爬升率、作戰高度、作戰半徑、過載更反映機動性的領域佔有優勢,假設是一對一空戰對決,飛行員技術相當,一旦兩種戰機進入近距離格鬥, F/A-18E/F 可能吃虧。但是殲 -15 的不足之處在於由於採用滑躍起降,載重必然會降低,燃料和武器不會滿載,這會影響殲-15的實際戰鬥力。在發動機推力方面,殲 -15 採用 12500 公斤加力推力的發動機, F/A-18E/F 採用 10025 公斤加力推力的 F414 發動機。

兩者的航電系統對比如何?文章稱, F/A-18E/F 與前期型號對比,幾乎脫胎換骨, 2005 年前生產的 F/A-18E/F 採用了 APG-73 雷達,之後的型號換裝了 APG-79 有源相控陣雷達,下一階段還準備設計內置式彈倉以提高隱身性能,中國殲 -15 繼承了蘇-33 的設計,安裝了 IRST 紅外前視系統,中國稱之為「光電雷達」,中國研製 AESA 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已被證實,但是能夠研製和大批量生產是有很大區別的,殲 -15 在現階段採用 AESA 雷達的可能性很低。

文章稱, F/A-18E/F 的武器系統相當多元化,並且經過了考驗。包括 AGM-88 反雷達導彈,射程達 130 公里的 AGM-154 聯合防區外攻擊彈藥,射程 250 公里的 SLAM-ER 空對地導彈,射程 22 公里的 AGM-65 紅外成像制導空對地導彈, AGM-84 反艦導彈,其中 AGM-84F 射程 315 公里, AGM-84D 射程 220 公里。制導炸彈包括 1000 磅 JDAM 衛星制導炸彈,空對空導彈是 4 枚 AIM-9X、4枚AIM-120C 。殲 -15 目前還處在研製試飛階段,武器整合工作進展尚不清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