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LME被控操控鋁價 港交所未收成先中伏 將積極抗辯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交所(0388-HK)去年豪花13.88億英鎊(約167億港元)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但「未收成,先中伏」,隨時要為LME的官非「埋單」。LME前日遭一鋁材公司入稟美國法院,指控操控鋁價,港交所昨(4)日表示,訴訟毫無法律依據,LME將積極抗辯。

《星島日報》報導,法律界人士指出,集體訴訟在美國屢見不鮮,由於司法程序漫長,被判敗訴一方的後果亦難以想像,故不少被告為免夜長夢多,即使認為本身「輸面」不大,也常以金錢和解了事。分析員指出,萬一港交所要為LME的官司「埋單」,定會加重開支及拖累股價。再者,訴訟定會拖拉一段時間,大大增加了港交所後市的不明朗因素。


港交所去年以天價擊退一眾對手,成功豪奪LME,何時收回成本回饋股東成謎,但伴隨的難題卻日日新鮮。繼LME被炮轟提倉「塞車」扭曲金屬價格,以及LME倉庫股東醞釀「鳥獸散」後,最新發展是惹上官非。外電報導,鋁材公司Superior Extrusion,上周四(1日)入稟美國法院,尋求就LME和高盛涉嫌操縱鋁價,展開集體訴訟。

港交所昨日刊發通告,確認旗下的商品交易平台LME,捲入美國東密西根州地區法院的集體訴訟,訴訟指控涉及鋁價、反競爭和壟斷行為。港交所表示,LME正為此尋求法律意見,根據LME管理層的初步評估,訴訟毫無法律理據,LME將積極抗辯。

根據Superior Extrusion的入稟狀披露,高盛和LME通過一系列「互相關照」的協議,不合理地限制鋁材供應。目前高盛在LME位於底特律的倉庫,共有約150萬噸鋁材被刻意囤積居奇,阻慢交收,致令客戶從落單到實際交收,往往被拖慢長達16個月,客戶排長龍,鋁材價格亦水漲船高。入稟狀指出,來自密西根、俄亥俄州、伊利諾,以至中西部其他地區的鋁材用家,均正蒙受鋁材價格被刻意推高之苦。

美國聯儲局早前刊發聲明,表示會檢討一向容許銀行持有及交易實物商品的傳統。相關檢討源於近年有不少商品用家,投訴實物商品交易被銀行及投行的投機炒賣操控。LME旗下倉庫並非由LME直接營運,大部分已落入高盛及摩通等投行手上。可口可樂及通用汽車等LME倉庫用家,亦炮轟LME囤積存貨延誤提倉交收,扭曲供求價格,強烈要求LME修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