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半年賺34億創新高 李國寶:續拓中港業務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亞銀行(0023-HK)昨(1)日午公布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增長13%至33.76億元(港元,下同),勝市場預期,創中期純利新高;稅前溢利升15%至43.86億元。每股盈利1.43元,維持派中期息0.43元。受亮麗業績帶動,東亞午後一度抽升3.8%至30.2元高位,收報29.45元,升1.2%。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昨表示,多年來均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很有信心,在香港以至中國均會繼續拓展業務。
香港《文匯報》報導,李國寶昨出席該行中期業績記者會時,被問及對香港現時整體營商環境,及長和系出售旗下連鎖超市百佳的看法,他強調,一直「對香港好有信心」,認為無問題,將會繼續擴展業務。
另外,李國寶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料出口疲弱仍要到第4季方可扭轉,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7.4%,並拖慢香港經濟增長至2.7%。估計未來數月兩地經濟活動將稍微放緩。但美國經濟正在復甦,全球經濟亦出現增長信號;中國人行對信貸增長及影子銀行實行監管,中長線將對經濟帶來正面作用。
截至6月底,東亞的淨息差同比擴闊20個基點至1.83%,環比擴闊13個基點。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淨息差擴闊主要受惠於存款組合改善,5月至6月期間融資成本上升,至於下半年淨息差走勢,仍要視乎融資成本趨勢而定。
期內平均股本回報率11.6%,平均資產回報率為1%。淨利息收入同比增22.6%至56.64億元,主要受益於客戶墊款增加及淨息差擴闊。淨費用及佣金收入增19%至19.81億元;非利息收入跌6.1%至26.56億元;經營收入增11.7%至83.2億元。
貸款增長方面,李民橋指本港下半年貸款成本有上升壓力,但相信貸款增長將維持平穩,料年內將有高單位數增長。該行上半年貸款增長主要源自企業銀行,期內企業銀行貸款增長6.9%,當中跨境貿易佔38%,儘管5月份有新貿易監管條例實施,跨境貿易貸款環比仍增長4%,對跨境貿易貸款業務前景有信心。
總經營支出上升8%至45.7億元,促使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上半年56%下降至54.2%。客戶貸款總額升9.3%至3832.4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維持0.38%。存款總額增加2%至5,364.53億元,貸存比率環比增加4.7個百分點至71.4%。一級資本比率增加0.5個百分點至11.2%。
該行維持派中期息0.43元,李民橋稱,在巴三協議下銀行須保持一定資金,加上其他種種因素,董事會已對股東回報作出平衡;目前未有計劃出售任何資產。
中國經濟放緩,市場關注東亞旗下東亞中國的不良貸款及資金成本惡化,或會拖低業績表現。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表示,上半年東亞中國減值貸款比率,雖由去年底0.27%上升至0.43%,但相對整體銀行業不良貸款比率0.96%,該行仍低於同業水平,相信今年下半年減值貸款比率增幅與上半年相若。 (接下頁)
[NT:PAGE=$]
李民斌認為,中國經濟在下半年仍繼續放緩,在處理不良貸款方面會努力維持貸款質素,東亞中國的不良貸款較同業為低,亦一直在貸款風險管理方面維持保守,雖經濟環境放緩及市場流動性緊張下,不良資產增加,但相信下半年不良貸款增幅不會有太大變化。在壓力測試下,該行減值貸款比率峰值約1%以上,但不預期該情況會發生。
截至6月底,中國客戶貸款總額1761.6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6.21%,佔整體客戶貸款總額46%。他指,中國及相關客戶業務,毋庸置疑是現時貸款增長的主要動力,雖必然面對中國整體經濟風險,但對發展前景有信心,由於中國市場大,該行規模相對其他銀行較細,有條件挑選信貸質素較佳的穩健客戶,並有中國及本港的跨境業務優勢,相信該行貸款質素非常好,料下半年仍可維持增長動力。
至於資金成本方面,李民斌認為,5月至6月期間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息(Shibor)抽升,對東亞中國影響不大,雖在吸納存款方面難度增加,但該行維持強勁流動性,在資金緊張環境下反而受惠,對淨息差亦有正面影響。截至6月底止,淨息差較去年底擴闊8個基點至2.11%,同比則收窄16個基點。
問及中國經濟放緩,該行中國業務是否已見頂,李民斌指,東亞中國中期純利8.65億元,稅前溢利11.6億元,雖分別同比下跌約10%及1%,但環比則上升28.4%及39%,由於去年上下半年中國市場兩極化。現時增長趨勢頗強,相信在中國仍有發展機會,會繼續物色新業務增長點。
他續指,中國經濟放緩,資產質素受影響最大,企業還款能力受損,今年上半年趨勢仍持續,但預期下半年情況毋須過分擔心,相信資產質素、不良貸款率,尤其是信貸成本方面,應與上半年分別不大,甚至會有好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