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煎華東 中國啟動最高級高溫預警 8月局部地區恐更熱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熱浪襲擊中國大陸,多個地區進入「燒烤模式」,橙色警報持續鳴響,多地區氣溫直逼40度,用電用水量激增、不少民眾重度中暑。有人在上海將豬肉放在大理石地面,10分鐘後已經八分熟;在江蘇鎮江,一輛運送鮮魚的貨車在高速公路翻車,3萬斤活蹦亂跳的魚兒灑滿路面,裸曬之下這些魚兒跳著跳著就不動了,全被「煎熟」。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氣象局30日啟動史上最高級別的高溫Ⅱ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及時發佈高溫實況及預警,也是首次表示當高溫出現持續性和極端性時,便成了自然災害。該局高級工程師朱定真表示,當高溫出現持續性和極端性時,便成了自然災害,它對於人體健康、國民經濟都會有嚴重影響,如用水用電量激增、農作物土壤水份蒸發引發旱情、森林火災等。
持續高溫少雨也給多個地區帶來了旱情,貴州全省88個縣(市、區)中已有78個出現不同程度乾旱。浙江一些地方的農業特別是無灌溉設施農作物和高山農業已經受災,預計部分地區將減產2-3成。
截至30日2時,中國已有10餘個城市今年以來的高溫持續天數超過10天。其中,湖南長沙高居榜首,今年高溫天數高達39天,重慶有34天,杭州有30天,上海高溫持續天數達24天,破歷史紀錄。在未來10天,各地的高溫紀錄還將繼續被打破。據中央氣象台預測,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慶等地仍將出現較大範圍日最高氣溫超過35度的高溫天氣。其中江南部分地區持續高溫日數可達5-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溫歷史極值。
上海破紀錄的連日高溫也已經致使不少上海市民患上中暑而要住院治療,更有兩名患者中暑死亡,據中暑患者的工友回憶,當時他們並沒有在烈日下暴曬,也沒有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但他們身處室內沒有空調只有電扇。院方稱,最近幾天內已經收治了4例這樣的重度中暑患者,其中兩例送醫院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被宣告不治身亡。
重症中暑又稱熱射病,主要是持續悶熱,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汗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然而並不是只有暴曬才會中暑,有時在室內也會中暑,尤其是體質虛弱或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在沒有使用空調的情況下發病。
中新網報導,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何立富預計,預計未來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慶等地高溫天氣還將持續並加強,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可達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東部地區將出現較大範圍的日最高氣溫超過39℃的高溫天氣。而華北地區高溫不顯著,北方的降雨可能會比較多。
至於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何時結束,還要根據8月中旬的天氣形勢來判定,並進行跟蹤預報服務。
何立富說,副熱帶高壓是影響夏季天氣的主要系統。今年不僅副高控制南方地區的時間長,副高本身的強度也偏強,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颱風來與副高對抗,這使得一些地方出現了比較極端的高溫天氣。
他說,造成這種罕見高溫的原因可以歸納為3點:
首先,長江中下游梅雨期與歷年相比較短,出梅較早,副熱帶高壓從7月上旬便開始持續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天氣晴朗少雲、太陽輻射強、大氣濕度大,天氣潮濕悶熱。
其次,副熱帶高壓強度明顯強于歷史同期。往年七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還處在梅雨季節,而今年由於出梅早,高溫日數明顯偏多,再加上副熱帶高壓比較強,導致氣溫持續攀升。
造成高溫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的異常。截至目前,北上並深入內陸的颱風幾乎沒有。往年因為有颱風登陸,副熱帶高壓在颱風的影響下會撤退、斷裂,天氣也呈現出熱一陣、颱風來後又降溫的天氣形勢,即間歇性高溫。而今年颱風影響偏南,主要在台灣海峽和南海一帶活動,導致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控制內陸,高溫長期「煎熬」著長江中下游一帶。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