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日高溫侵襲 多地達40℃突破歷史紀錄 1/3國土發燒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連日來,中國多地遭遇高溫天氣侵襲,各地齊發高溫預警,據中央氣象臺發佈的資訊顯示,浙江、重慶、上海等地的局部地區近期最高氣溫仍可達40℃以上,多地全面進入「燒烤模式」。值得關注的是,高溫區域覆蓋19個省份、約1/3的陸地國土面積;42個市縣連續高溫日數突破7月的歷史紀錄。28日18時,中央氣象臺連續第4天發佈最高等級的「高溫橙色預警」。
中新網報導,中央氣象台於29日6時分別發佈高溫橙色預警和暴雨藍色預警。預計29日白天,黃淮西南部、江漢中南部、江淮、江南、廣東北部、貴州東北部、四川盆地東部和南部、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 溫天氣;其中,安徽東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中部、湖南中北部、湖北西部和東南部、重慶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有37~39℃,浙江中北 部、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1℃。
從7月24日開始,浙江省大部地區已連續5天出現38℃~40℃、局部40℃以上的酷熱天氣了,40℃以上持續天數,奉化、杭州城區、余姚、新昌、嵊州5天,鄞州、蕭山、臨安4天,紹興城區3天,均破歷史7月以來最多紀錄。
有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高溫標準。中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稱為高溫。按照《氣象災害預警發佈辦法》,高溫預警分三級,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表示。
持續的高溫給不少地區帶來了困擾:醫院門診量飆升、電網負荷壓力大、生活用水量激增等。這些影響在此次高溫的「沸點」城市上海、寧波、杭州尤為突出。
受高溫影響,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慶等地用電負荷劇增。江蘇統調用電最高負荷創下7738萬千瓦的歷史新高,7月份已4次刷新歷史紀錄,安徽全省最大用電負荷今夏連續6次破紀錄,電力供需形勢趨緊。
江蘇用電負荷連續攀升,7月已4次刷新歷史記錄。24日21時25分,江蘇全省用電最高負荷達到8029.5萬千瓦,其中電網統調最高負荷達到7618.3萬千瓦,比2012年最高記錄增長11%。
上海在遭遇40.6℃高溫天後,又連續2天出現38.1℃的高溫。當地氣象部門稱,這是今夏上海的第24個高溫日,預計8月初,上海可能再度出現39℃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
據了解,持續的高溫乾旱已造成寧波電網最高負荷有史以來首次跨越千萬大關,達1003.33萬千瓦,日用水量突破130萬噸,刷新歷史最高記錄。
在副熱帶高壓持續盤踞湖南的情況下,長沙已連續「暴熱」將近一個月,達到重度高溫熱害標準。據氣象專家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長沙的晴熱高溫天氣還會進一步升級,從目前到8月5日最高氣溫可達39℃或以上。
杭州自發佈紅色高溫預警以來,發熱就診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出近3成。上海的腸道專科門診患者增加,部分醫院患者人數翻番。有醫生表示,7-8成腸道專科門診病人因吃不潔食物、冷食導致嘔吐、腹瀉。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未來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慶等地高溫天氣持續,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可達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華東等地的最高氣溫還將超過39℃。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至37℃。炎熱天氣持續的時間過長,會給肌體的正常活動帶來嚴重危害,需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氣象專家提醒,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高溫天氣還給湖南、貴州等地帶來嚴重旱情,目前已經持續一個多月。湖南懷化7月份降雨量為歷史最小值,多處江河水位創下歷史最低紀錄,54座水 庫乾涸,57條溪河斷流,100萬畝農作物面臨減產乃至顆粒無收的局面,12.01萬人和2.95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氣象部門提醒,關注高溫,也不要忽略降雨。受山洪暴發影響,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已有上萬人受災。牙克石市圖裏河鎮昨天再受洪水襲擊,上千戶居民被淹,鎮區水深沒過成人,最深處超過2米。今天,黑龍江東北部、河北東南部、河南東北部、山東西北部、陜西南部、雲南南部、廣西東南部和海南等地都有大到暴雨,特別是四川盆地西南部將下大暴雨,要注意防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次生災害。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