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夜市黑心醬油?周刊指含致癌物 衛生署:製程自然衍生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15 17:24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黑心食品再爆一樁?《今周刊》報導指稱,在士林、逢甲等夜市攤商以及自助餐店、餐廳都在使用的廉價醬油雙鶴、台農化學醬油中,檢驗出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2種致癌物質,引發恐慌。衛生署今(15)天強調,這些物質都是醬油加工過程因油脂、糖化加熱自然產生的衍生物,非人為刻意添加,但若量超標仍會開罰。


《今周刊》報導,在台北士林、台中逢甲等夜市攤商以及自助餐店、餐廳都在使用的雙鶴及台農醬油中,檢驗出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2種化學物質,甚至引用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的話「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在夜市裡用來醃漬或製作滷汁,會使得致癌物質存在於食物中」。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強調,這2種化學物質,應該都是醬油加工過程中自然所產生的衍生物,並非人為惡意添加,因為「加了沒有任何意義」。

蔡淑貞指出,受醬油原料油脂含量多寡,以及製程溫度控管影響,加工過程中會自然產生單氯丙二醇,無可避免,目前衛生署訂有「醬油類單氯丙二醇衛生標準」,規定醬油類中的單氯丙二醇含量應在0.4 ppm以內。

至於甲基咪唑(4-MEI)則是焦糖色素製程中所產生的衍生物,也可能是業者為替醬油增色,在炒糖色的加熱過程中,因「梅納反應」自然產生的物質。

蔡淑貞說,雖有研究顯示,甲基咪唑可能引起實驗大鼠癌症,但致癌的劑量需要極高,與一般消費者日常食用食品的攝取量差異極大,且無證據顯示會造成人體癌症,因此,消費者無須過度擔心。

蔡淑貞指出,衛生署去年10月15日已經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針對焦糖色素所含的甲基咪唑訂定規格標準,並訂定各類食品的焦糖色素使用限量,因為國際間有國家提出異議,目前還在參考國際標準重新研議中。

不過,衛生署已經要求新北市衛生局、台北市衛生局針對雙鶴及台農醬油業者進行稽查,若單氯丙二醇含量確實超出規定,可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0條,下架回收產品,並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否則開罰3至15萬元罰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