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人民銀行鐵腕 決心推動金融改革
鉅亨網劉季清 綜合外電 2013-02-26 16:20
年屆65歲強制退休年齡的周小川,將破例在下個月官員大換血中繼續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繼續推動金融改革。下個月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周小川可能被提名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以規避退休年齡的限制。《路透社》報導,中國正經歷30年來最關鍵的階段,大動作留人顯示政府對金融改革的決心。
據內部消息指出,中國人行在此波金融改革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故中國政府決意使已達退休年齡的周小川繼續擔任人行行長一職。
留住周小川,政府高層才可以更有效率地透過中國人行推動相關法令,刺激自由市場和民營企業,促進經濟平衡,最終達到消弭貧富差距的目的。
一名中國人行官員表示,中國正在經歷30年來最關鍵的階段,需要一個能延續金融改革的人。周小川向來行事大膽,甚至有時候不顧後果,是推動改革的先鋒。
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反腐,候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改革,兩個都是鼓吹金融改革的重要人物。但,改變可不是人人歡迎。陳舊金融體系肥了地方政府官員、國營企業和壟斷市場的國有銀行。政府大動作改革,將大大撼動他們的獲利根基。
利率市場化便是最好的例子。放寬對存款利率的限制,將重擊向來獲取暴利的國有銀行。雖然可提高儲蓄者收益,並遏制通貨膨脹,但卻同時也將加劇銀行間的惡性競爭,並普遍降低銀行的收益。
改革開放前,國有企業在大陸的經濟體制中佔有極大影響力。而擴大資本市場,將切斷國有企業補貼融資的管道,並且削減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除此之外,房地產投機事業,向來是造成地方政府的貪腐、融資平台債務的問題根源。此波改革亦可遏止房屋投機,創造房地產以外的投資機會。
中國政府擅長根除反對勢力、達到目標。這次金融改革困難重重,但卻是勢在必行。
確實,過去1年來中國金融體系的變動可說是政府高層自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最重要的一項變動,包含發展國內債券市場、改善貨幣政策、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等。2005年,中國政府選擇漸以市場供需為導向,決議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選擇多種主要貨幣,組成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
這些改革為短期融資券、銀行流動性打下基礎,使中國人行可以和地方政府抗衡,防止操弄、扭曲利率。(接下頁)
[NT:PAGE=$]
反對勢力
在利率市場化方面,中國銀監會則和中國人行存在明顯分歧。
目前,整個中國的銀行體系由國營的四大銀行 (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壟斷,每年可獲得巨額利潤。國營銀行當然不支持利率市場化,因為這將大砍銀行利潤,但大銀行卻又無法公開反對。
當去 (2012) 年中國人行擴大匯率波動區間為1%,就花了極大的力氣安撫中國商務司,保證此舉不會傷害出口後,才使爭論平息。但一名商務司的資深研究員認為,此波金融改革仍然不會獲得商務司的認同。
雖然2005年商務司強烈反對擴大匯率波動區間,但中國人行仍然改變匯率機制,使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改成勾住一籃子貨幣。這可說是周小川的實力,也是他在擔任中國人行行長期間的重要成果之一。
務實改革先鋒
中國政府智囊團之一、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余永定,接受《路透社》採訪表示,2005年匯率改革時,人行貨幣委員會內部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爭辯。
當時,余永定自己也是人行貨幣委員會一員。他回憶當年的僵局,反對聲浪此起彼落,各政府單位的聲音都不同。擁護出口的官員認為,人民幣升值10%,將會嚴重危害中國整體出口,要求中國人行重新評估風險。最後,中國人行極力抵抗反對聲浪,將匯改定案。
余永定表示,周小川的務實做法成功化解紛爭,也和政府高層達成共識,同意以人民幣兌美元從2.1%開始,慢慢上升。從2005年匯率改革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33%。
儘管人民幣走強,不利出口,但中國已在近幾年成為世界最大出口經濟體。中國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必需不斷強化生產力和產品品質。
今 (2013) 年3月,習近平和李克強將接任中國總書記和國務總理。這兩位新領導必需帶領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改善全國的價值鏈,並為4億人口從鄉下遷至城市的戶口改革,做好萬全的準備。
外界皆認為,近30年來以出口為導向、國家主導的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下已達極限。自1978年以來,中國平均經濟增長率超過9%,有經濟學家指出,這樣高速增長的階段最多還剩10年。也有人形容這像1958年「大躍進」的翻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終難逃崩潰的宿命。故,對於新上任的習近平和李克強,此波金融改革絕非易事。(接下頁)
[NT:PAGE=$]
中國經濟成長率於去 (2012) 年跌至7.8%,創下13年來新低。儘管嚴重下跌,7.8%的成長率仍讓其他大國羨幕不已。
中國政府已向民眾承諾,在未來的10年內,要致力讓每個家庭收入成長一倍,並縮小貧富差距,使社會更為穩定。但許多分析師認為,若是沒有長遠的經濟改革,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年成長率只會落在5%,而不是預估中的10%。這是中國政府的一大隱憂。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數據顯示,中國13億人口中,約有13% 的人日收入不到1.25美元,而一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2萬1810人民幣,相當於3500美元。
但根據胡潤百富榜,全中國的百萬美元富豪竟達270萬人,擁有10億美元的巨富也達251位。顯示了中國極嚴重的貧富不均問題。
投石問路策略
以中國人行作為金融改革的催化劑是中國政府的妙招。如此一來,便可使預期中的骨牌效應奏效,並且使經濟自由化的開展較為單純,使中國可以進行更多基礎經濟改革。
分析師表示,中國人行需致力降低依賴國家主導的投資,並且使銀行借貸更貼近市場,改善資源分配。
但目前,中國的銀行市場由四大銀行壟斷,主要開放貸款給國家企劃和國營企業,使得大部分的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長期缺乏。
政府偏袒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將一般民眾儲蓄的利率壓低,犧牲了中小企業以及普通家庭的利益。種種因素,使得中國民眾的投資選擇少之又少。多數家庭苦無選擇,只能將錢存入收益率極低的銀行。惡性循環之下,限制了國民消費能力。
改革之路困難重重,但仍有樂觀派人士相信,即便成果不符合預期,將改革大任交付中國人行,遠比交給政府來的有成效。戶口制度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中國人行來主導金融改革的另一好處是,中國人行和政府高層互動密切,由中國人行發布的重要規則,基本上就是國務院或是黨中央發布的官方命令。周小川本來就支持金融改革,由他續任中國人行領導人,可以確保中國人行和政府高層的理念、做法不會相去太遠。
前中國人行幹部、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表示,若是找一個溫和斯文、優柔寡斷的人來接任中國人行行長,改革恐怕要延緩。徐洪才指出,現在是改變的關鍵時刻,首要任務就是確保政策的連貫性,並為改革注入一股新活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