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業內:人行閂水喉限放貸策略奏效 6月新貸料縮至8000億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人行「一手硬、一手軟」調控奏效。據《經濟參考報》引述業內消息稱,6月份4大行新增貸款約2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此推算,6月份中國新增貸款約8000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9198億元,顯示收水已經收效。

《星島日報》報導,4大行6月放貸原本增長強勁,但到了最後一周開始放緩甚至收縮;其中,中長期貸款較5月回落,短期貸款和貼現票據的規模和比例,則提升不少。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影響6月份信貸的因數很多,4大行放貸在整個銀行業的平均比例約25%至35%,因此6月的貸款預估值,與實際數值偏差可能較大。他指出,6月份市場急劇變化,一方面銀行面對半年結壓力,放貸動力很強;另一方面製造業、服務業貸款需求疲弱,同時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行業不允許放貸,逼使銀行以短期票據形式放貸,由此衍生了很多問題。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師周浩稱,6月份新增貸款可能較最初預期為少,主要是銀行收回一部分貸款,但也有可能是銀行「報細數」,他估計6月份實際貸款或接近1兆元。

中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朱琰認為,5月尾大銀行票據「衝業績」行為被人行叫停,有可能令部分票據回流信貸投放。從全年信貸目標8.5兆元至9兆元來看,如上半年要完成達到全年目標的60%,則6月份放貸需要達到9000億至1.2兆元。今年首5個月,新增貸款已超過4.2兆元。

此前有人行消息人士稱,6月首10天中國銀行體系已放貸逾1萬億元,其中70%為票據,一般貸款比重偏低,其中,浦發行票據比重高達94%。這種趨勢不僅不可持續,還潛在風險,逼使人行出招,向部分放貸過多的銀行閂水喉。

對於6月份首3周的信貸投放形勢,央行認為存在3大問題,包括貨幣市場波動,部分銀行長期從事大規模的同業批發業務,期限錯配相當高,為流動性管理帶來較大壓力;其二為信貸度增加;其三為信貸結構不合理。人行最快會在下周三(10日)公布市場關注的6月新增貸款、廣義貨幣(M2)等數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