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四兩撥千斤 外資在港做空內銀股?4大行聞風狂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有內地傳媒稱近期有外資可能繼續做空內地銀行股,令昨(17)日內銀股的股價受壓,特別是中型銀行股的股價跌幅較大,其中民行(1988-HK)(600016-CN)和招行(3968-HK)(600036-CN)的跌幅分別達3.97%和1.83%。

香港《文匯報》報導,昨(17)日《中國證券報》以《四兩撥千斤 外資或在港做空內地銀行股》為標題的頭版頭條報導稱,有外資機構刻意在一家名為「大華證券」的券商開戶,有的戶口金額達10億元級別,而這些資金中有很多買的是內銀股,並已多次沽空內銀股,引起在該證券行開戶的內地大戶亦跟沽內銀股獲利。


受上述報導影響,昨日內銀股股價繼續下挫,4大行中以農行(1288-HK)(601288-CN)的跌幅最大,收市跌2.3%至3.4元(港元,下同),民行和招行的跌幅也較大,收市分別跌3.97%至8.7元和1.83%至15.02元。根據有關資料,以農行、民行和招行昨日收市價計算,其股價已較今年1月底至2月初的52周股價高位分別下跌23.4%、21%和29.4%,大戶沽售內銀股或早在2月初已開始進行。

文匯報特稿分析,《中國證券報》的報導觸發內銀股昨日大跌,雖然報導中所指的外資做空手法有點兒戲,不過,作為內地三大證券報之首及與中國證監會有密切關係的財經大報,加上聯繫近日穆迪、惠譽等大行相繼下調中國評級,外資再次大合奏唱淡,所以相信中證報也非無的放矢,值得關注。

報導引述深圳私募基金人士知道的內幕,大揭外資做空內銀的手法。有關人士說,內地很多高淨值客戶都在香港「大華證券」開戶,有的戶口金額達10億元級別,而這些資金中有很多買的是內銀股。外資就是巧妙地利用這一點,每次他們要做空內銀股時,就會在大華證券開少量空單,而且每次內銀股股價都會跌不少。來回幾次後,外資「空軍」很容易實現其「恐嚇」目的,把在此開戶的內地大戶嚇倒,令內地大戶亦跟住沽貨,外資就是用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方法,輕易達到做空內銀股的目的。

該位消息人士還言之鑿鑿,指「他有好幾位朋友都在大華證券開戶,對情況比較清楚。每次內地銀行股有空頭行情出現前,他們都會互通信息。」

理論上,券商是不允許其客戶直接看到其他客戶交易情況,客戶交易資料更一般不會形成書面報告交予其他客戶,雖然一些券商為滿足客戶需求,偶爾會口頭通知客戶其他客戶交易情況。

業內人士指,過去月來港股大跌,大市的確多了沽空,很多時沽空金額佔大市成交額更超逾1成,但沽空最多不是內銀股,反而是盈富基金(2800-HK)、X安碩A50(2823-HK)及南方A50(2822-HK)等,總體上內銀的沽空額不是很明顯上升,明顯沽空大戶的目標是整體市場,而不是單一針對某一個行業。 (接下頁)

[NT:PAGE=$]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4大內銀H股中,僅中行(3988-HK)(601988-CN)H股對A股有溢價,即H股比A股貴,其餘3大行卻是A股便宜過H股,理論上內地豪客無需付多些錢來買同一樣東西。當然,有人會說,A股無得炒,H股有得博,所以即使貴些,都要來香港買。孰真孰假,讀者自行判斷。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昨日表示,今年首季內地經濟增長較預期為差,加深了近期內銀股的沽壓,但目前內銀股估值已很便宜,現時才開始沽空內銀股勝算不大,相信內銀股再下跌的空間不大。他說,若現時才沽空內銀股的話,股價至少需要下跌10%,才有「肉食」。根據有關資料,現時根據去年盈利計算的4大行市盈率約在5、6倍之間,其股息率更超過5%。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則認為,目前內銀股信貸不斷膨脹,3月份新增貸款超過1兆元,再加上全社會融資規模亦擴張迅速,內銀股確實面對不少風險。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內需不振,3月份零售銷售同比增長放緩至12.6%,難有過去14%至15%的增長率;出口方面受歐美經濟不景影響,難以有起色;未來若繼續靠信貸支持基建投資,銀行所面對的風險將會增加。

沈慶洪指出,雖然目前內銀股的股價確實便宜,但因為面對不少風險,其便宜也是很正常的。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