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美俄政治暗戰 北極熊不低頭 油價恐挫至45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23 10:15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油價下半年來跌跌不休,上周末已經跌穿60美元關口,加上俄國盧布崩堤暴瀉,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盪。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價格如此反常暴跌,令「大國陰謀論」再次受到世人關注。著名石油專家、中亞能源(0850-HK)副主席鄺社源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直言油價此輪暴跌是「美國暗中使橫手」導致的,其意圖在於「告訴俄羅斯,誰才是這個世界的老大!」他認為,北極熊一日不跪低,油價一日難反彈,最低有可能會下挫至45美元,即是較目前的約57美元再挫21%。

香港《文匯報》報導,自俄羅斯介入烏克蘭糾紛,西方國家揚言制裁之日起,油價就一蹶不振,俄羅斯的經濟很快遭受嚴重衝擊,今年以來盧布貶值超過50%,近日更創歷史新低。美國暗中操控油價,意在「打熊」的企圖,已經昭然若揭。但仍有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以低油價作為武器懲罰俄羅斯,是「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美國自身也將承受巨大損失,早已淪為「跛腳鴨」的歐巴馬政府,即便有這種想法也無力執行。

但在鄺社源看來,這無疑是小覷了美國的真正實力。他指出,在美國的經濟總量中,石油以及相關行業只佔2%,石油買賣的收入也只佔貿易交收額的6%,佔比都非常小。油價下跌,雖然對美國的石油產業有負面影響,但對其他98%的GDP卻有巨大好處,幾乎各行各業都從中受惠,就連小市民出街的交通成本都相應降低,「這98%的受益,遠遠超過損失額」。

更重要的是,美國科技實力發達,能源革命的成功,令美國有能力大規模開發頁岩油,大大節省了能源成本。鄺社源表示,他曾親赴美國與石油業界廣泛接觸,據其評估美國的頁岩油開發成本目前約為每桶70美元至75美元,且隨技術的進步,日後有可能降低到50美元。在2014年,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每日產量為1,300萬桶油當量,這令美國能源不再需要依賴中東,因此奧巴馬政府才會打破多年來的禁令,明年起可對外出口石油,此舉也會對美國經濟有直接助益,彌補那2%的損失。

反觀俄羅斯,雖然有強人總統普京主政,但其石油開採成本遠高於美國。鄺社源估計,當油價升到100美元時,俄羅斯業界才能達致收支平衡。此外,俄軍費開支巨大,維護日常武器「非常燒錢」,而國家幾乎唯一的收入就是靠賣資源。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佔GDP比重達6成以上,因此亦形成盧布幾乎與油價「掛」的關係。美國推低油價,正是「打蛇打七吋,夠狠的」,看準了俄羅斯最致命的弱點施以重擊。不過,美國的目標並非徹底搞亂俄羅斯,而是警告普京「我才是世界老大,你不要亂來!」

對於油價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鄺社源認為,這要視乎北極熊是否服輸。在克里米亞危機上,「如果普京識做,美國也會收手」,油價將會很快回升至70美元以上水平。但如果普京繼續對抗,油價也將會繼續暴跌。他傾向於相信油價仍未見底,估計短期內將會跌穿50美元,在45美元時才會真正「恐慌性見底」。屆時盧布匯率將進一步大幅下跌,全國銀行體系不再借錢,國債也會乏人問津,對俄羅斯確實會造成強而有力的威懾作用。(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對「美國操控油價論」持反對觀點的人,普遍認為油價太低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美國的石油巨頭,也會遭受池魚之殃,他們不會願意配合華府的行動。但鄺社源稱這只是世人的錯覺,這兩大勢力「表面上勒緊褲頭,其實只是在演一場戲」,並未因油價下跌承受很大損失。

一些學者聲稱若油價長期低企,即便是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也會吃不消,因為今時今日的開採成本早非昔日可比。曾在中東多個國家實地考察過的鄺社源卻認為,沙特的財政儲備極其充裕,「油價跌穿50美元,它都不會肉痛」。據他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資料顯示,沙特有很多「老油井」,開採20年後的日產量仍高達數十萬桶,早就已經收回投資成本。

此外,許多鑽井工作是由跨國集團操作,「美國牽頭,外國公司入股,工人也是外國人」,沙特就相當於收舖租的業主,坐在家裡等分成,幾乎沒有成本。他估計部分油井的綜合成本可能僅為每桶10美元至20美元,最低甚至只有個位數,因此即便油價跌穿50美元甚至到30美元水平,沙特也可靠食老本熬過去。

不過,「有能力」吃虧不等於「願意」吃虧,油組的收入減少畢竟是事實。鄺社源對此解釋稱,美國與油組多年來都有秘密協議,油組每年的賣油收入,必須將相當一部分投資到美國本土的證券、金融、房地產和債券這四大領域。據他查閱諸多文獻後總結,該數字高達每年8000億美元。近期油價暴跌,令油組的收入變少,華府只要調整秘密協議,同意油組投資到美國本土的數額也相應減少,令油組的「留成」增加,這樣便即刻解決問題。

對政界頗有影響力的美國石油巨頭,又是否願意「為國家利益作出犧牲」呢?鄺社源認為,華府當然不會直接命令石油巨頭們自我犧牲,但雙方必然有某種默契。他稱,美國雖無「國企」,但許多大公司與政府關係密切,「生意和政治從來都是掛鉤的」。美國公司在海外發現油田,第一步都是先通知美國國務院,由華府聯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大機構,率先到發現地點進行一系列操作,「金融體系搶先布局好,美國石油公司才進去投標」。相比之下,中國政府雖然也支持國企海外競購資源,但限於實力,對IMF和世行沒有影響力,故總是難以與美國匹敵。

鄺社源指出,油價此次暴跌後,美國石油巨頭沒有一家向華府抱怨,目前鑽井的動工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加。他相信這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首先,石油巨頭們相信這是「短暫的痛苦」,油價終究會回升;其次,美國人其實也有很強的「大局觀」,為了制裁俄羅斯,他們願意付出一些代價;最後,華府還可以用稅務回扣和退稅等方式進行調控,減少大公司的成本,這意味著後者只是「表面上勒緊褲頭」,很可能並無多大損失。

中國的石油凈進口量在2012年底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的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不少人認為油價下跌,令中國可買到更多平價油,甚至趁機增加儲備,是一大利好。鄺社源對此有不同看法,稱中國此前與俄羅斯、中東國家簽訂的買油合同,全部在高位鎖定了價格,因此目前增持的多數仍是「高價油」,未有從中真正受益。

鄺社源表示,中國從2009年至今,與俄羅斯簽署了多份長期的買油合同,最長的達25年,全部鎖定了價格。他稱,這些合同涉及國家機密,價格的具體數字外界不得而知,但以他個人估計,這不是一般的價格鎖定,而是因應人工成本等因素、逐年加價的鎖定方式。以現有的資料推測,中國近期從俄羅斯進口的仍是高價油,「(每桶價格)分分鐘上百美元」。與中東國家簽訂的合同亦是如此,肯定不會是目前的價格水平。

那麼立刻大舉搶購現有的低價油,「溝淡」以前所簽的高油價又是否可行呢?鄺社源表示,不排除中國會在目前的價位,以另外新簽的合同買入作為石油儲備,但必定不敢大規模增持,因為油價很可能仍未見底,「你今天大量買入,明天油價繼續暴跌怎麼辦?你有沒有這個膽量呢?」因此他估計中國近期只是零星增持低價油,總體而言受益不大。

不過,國家不敢買太多油,個人投資者卻應該放膽而為。鄺社源透露,他自己持有大量油股和石油相關資產,「油價下跌我一點都不怕,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增持)」。他強調,全球人口不斷增加,買車改善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未來的用油量只會愈來愈多。而且美國作為中國的戰略競爭者,也不願意油價長期低企,令中國趁機增加石油儲備。長遠而言,油價最終仍會超過100美元。(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中亞能源副主席鄺社源。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鄺社源不僅在香港赫赫有名,在內地石油業界也是知名人物。多年前他因提前註冊了中石油(0857-HK)的英文名PetroChina,被外界視為奇貨可居,但他卻無償將之轉讓給中石油,至今被引為佳話。

1999年11月,中石油籌備在海外上市,選中了PetroChina這個英文名,但卻發現該英文名早被鄺社源註冊了。中石油派出代表律師與鄺社源聯繫,商討名稱轉讓一事。 鄺社源的朋友及生意夥伴知悉後,紛紛熱心地幫他出謀劃策,建議開價至少要1000萬至2000萬美元。但鄺社源一笑置之,僅以1毛錢人民幣的象徵性價格,將之無償轉讓給中石油。

談及當年這段掌故時,鄺社源笑言,這絕非他有先見之明,早就知道該英文名奇貨可居。他回憶稱,早在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時,他在國外見到很多加油站排滿人龍,有各種各樣的品牌,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家,唯獨沒有中國。「我基於愛國之心,希望將來也有一個中國石油的招牌,讓外國人爭過來排隊」,這個夢想一直縈繞於心,因此後來創業時才註冊了PetroChina這個英文名。

其後中石油找上門洽談轉讓事宜,鄺社源想到以他一個人的能力,有生之年可能無法夢想成真,這需要國家的實力才能做到。「這就像一場接力賽,我只能跑出一開始的三步,後面需要更有力氣的強人接棒,讓他們去跑,代替我實現夢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