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危機因俄丟棄傳統 未來或促更多中國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12月15日,盧布兌美元暴跌超13%,創下199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元兌盧布突破66,再度更新歷史新低。俄羅斯各類資產更是遭受到市場的慘烈拋售。
和訊網16日早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丁一凡介紹,本次盧布暴跌是非常自然的情況,隨著石油價格的暴跌,俄羅斯的財政經濟狀況將出現急劇的惡化,可能會造成俄羅斯的一場經濟危機。
丁一凡表示,石油暴跌最主要的影響是將給俄羅斯的財政以重創。因為俄羅斯石油出口通常有一個分配比例,當油價高於某一個數值的之后,其多出的部分將自動進入到俄羅斯財政的賬戶,這使得前段時間油價高企時期,俄羅斯就頗有些財大氣粗,因為進入俄羅斯財政的錢會比較多。而如今油價暴跌,意味著進入俄羅斯財政的資金急劇減少。雖然其實俄羅斯的石油開采成本其實很低,企業仍舊可以賺錢,但為俄羅斯財政的貢獻卻完全無法與過去相比。
為了應對盧布的貶值,之前俄羅斯央行也對匯率市場進行了一些干預,但這些干預都杯水車薪。因為,由於不看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資本紛紛外逃,使得盧布匯率的暴跌不可控制。
雖然對俄羅斯來說,目前的形勢相當糟糕,但是,丁一凡也認為,本次因石油價格暴跌,或許也會給俄羅斯的發展帶來另一種機遇。
“之前俄羅斯出現了一段比較長的經濟繁榮,而這種經濟繁榮主要是由於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但這種經濟繁榮其實帶來了很大問題,那就是通過石油賺錢太容易了,而別的其他行業都不怎么用做了,導致了其他領域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
丁一凡介紹,其實俄羅斯本不應該是這樣的發展狀態,因為其原本是一個工業大國,有雄厚的技術基礎,有非常健全的、受到過良好教育和培訓的人力資源。但是,由於相對簡單的石油財富太容易獲取,結果,這些本來俄羅斯有非常好基礎的產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萎縮。舉一個例子,俄羅斯都很少有自己的國產汽車了。這對於一個工業大國來說是幾乎不可想象的,但在俄羅斯就是這樣的情況。
而此次的石油價格暴跌可能會促使俄羅斯重新拾起過去的優勢。“俄羅斯是有這個能力的,因為它有非常好的技術基礎。只是過去過於浮躁,太熱衷於賺快錢,而忽視了這些技術的轉化和積累。”
丁一凡認為,本次的俄羅斯危機,可能還會為中俄雙方的合作帶來更多的機遇。“因為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而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失,可能就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而這意味著或許會向中國轉讓更多先進技術和產品。”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