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專利大棒砸向小米:雷軍恐怕只能花錢消災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 羅亮
一直在快車道上狂奔的小米公司,在印度市場上,可能要暫時踩一下剎車了。
12月11日,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德裏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並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報導稱,愛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所持有的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並未回復。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品。這意味,在解決專利糾紛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銷售任何手機。
小米公司表示,小米印度公司尚未接到德裏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公司的法律團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愛立信的專利屬於基礎必要專利,很難繞開,小米公司要想繼續在印度銷售手機,恐怕只能花錢消災。
專利大棒砸向小米
小米公司自從6月正式進入印度市場,在4個月時間內總計售出50萬台小米手機。由於印度被認為是下一個巨大的手機市場,如果因為專利問題,而不能繼續在這個市場銷售手機,這對於小米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在印度市場遭遇的專利問題不能順利解決,在其他海外市場上,小米公司很可能也要面臨類似問題。對於立志要成為一家全球手機廠商的小米公司而言,專利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難題。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今天對新浪科技表示,相對專利侵權訴訟,印度法庭海關禁止進口品對於小米公司的影響最大。因為愛立信本身不生手機,即使小米有足夠多的專利也無法雙方交叉授權,因此要想破解這次危機,可能只能向愛立信上繳專利費用。
據王艷輝介紹,小米公司不是第一家在印度被訴訟的廠商,不過大陸手機進軍印度這麼多年,小米可能是第一家被印度法院判決禁止銷售的廠商。
或需花錢消災
王艷輝認為,小米此次在印度遭遇愛立信訴訟與小米本身的專利儲備無關,因為愛立信本身不生手機,即使小米有足夠多的專利也無法雙方交叉授權。
由於小米公司創立僅有4年時間,所持有的核心專利不多,其在2012年參股成立的智谷睿拓科技雖然在進行專利的收購、運營等業務,但是由於創立不久,所持有的專利組合也不多。
PATSNAP首席專利分析師賈郡對新浪科技表示:由於愛立信所持有的通信行業的標準專利不大容易迴避,小米這樣的廠商只能寄希望於談個好價格。
由於手機行業的基礎專利大都由愛立信、諾基亞等外資廠商持有,並且他們已經不再進行手機品的研發和銷售,外界普遍認為,這些廠商有很大的衝動要通過這些專利進行變現。
事實上,很多的國手機廠商都在向愛立信上繳專利費用。iSuppli中國研究總監王陽告訴新浪科技:國內手機廠商華為、中興和酷派等都給愛立信交專利費,只是金額有多有少。
國廠商出海的警鐘
國手機廠商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首先面向的是印度、印尼、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印度市場上,小米、金立、聯想等廠商都有不錯的成績。
這些廠商在涉足海外市場之初,選擇這些市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遠不如北美、歐洲等地區成熟,即使出現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處也不會太重,並且不會影響品的銷售。
小米公司迎智能手機快速增長的颱風口,飛了起來,但是這頭“豬”的核心競爭力是品具備高性價比,專利問題上實際上一直是顆定時炸彈。
如果,小米被證實無法繼續在印度銷售品,這對於諸多的國手機廠商而言,也是一個警鐘。因為,愛立信等廠商的專利大棒下一刻就可能砸向他們。
長期觀察國手機廠商發展的王艷輝就表示,“應當隨愛立信、諾基亞等專利擁有者的步步緊逼,中國手機進軍海外甚至在大陸市場面臨的專利壓力越來越大。”
他頗為擔憂地表示,中國手機已經開始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專利風險,如果之前在大陸及亞非拉市場還相安無事,現在大環境可能已經改變。
出海專利成本高昂
如果沒有充足的專利庫作為防禦或者交叉授權,手機企業大約要准備20%—25%的營收作為成本,用於專利授權。這樣的成本意味,國手機廠商即使能夠進入海外市場,也很難獲得利潤。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曾表示,“專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對於成熟市場,北美、西歐、日本等等這些成熟市場,如果沒有專利的話,大概你是寸步難行。”
為了進入這些市場,聯想集團斥資數億美元購買了專利授權,而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獲得谷歌的免費專利授權后,才提出正式向北美等成熟市場進軍。
王艷輝,小米作為本土廠商的一個代表,面對專利糾紛,退縮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應當通過以下途徑力解決:1、主動積極應訴,面對印度新德裏法院的禁令提出申訴;2、積極與愛立信等專利擁有者協商,先解決手機禁令問題;3、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小米應當向國家主管部門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