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靖國神社刊物爆美軍多次參拜 專家:中韓須加強批判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有穿上舊日本軍軍服的民眾上周五趁日本戰敗投降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明報

香港《明報》報導,日本共同社引述美軍消息及靖國神社刊物報導,美軍曾多次參觀或參拜這個供奉多名二戰甲級戰犯的神社,駐日美軍司令部今年4月便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訪日前喝止逾20名駐日美軍參觀神社的活動,以避免招來中國及韓國反彈。有北京專家對美軍參拜說提出質疑,但指出即使只是訪問也屬不尋常。另有專家認為事件反映連美軍也不清楚靖國爭議本質,中韓有必要加強對國際社會說明,以正視聽。


共同社報導,上周六(16日)獲美軍消息人士告知,逾20名美軍士兵原訂於今年4月上旬集體到訪靖國神社,惟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將訪日,駐日美軍司令部向相關人員表示「不希望美方人員在此時期到訪靖國」,訪問行程取消。駐日美軍接受共同社查詢時稱,並非命令或指示軍人不應參觀(visit)靖國,而是作出建議,告訴他們「訪問時機並不恰當」。

靖國神社供奉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戰亡的軍人與軍屬。共同社稱,據相關人士介紹,美軍不時以參拜、參觀、與自衛隊成員交流等各種形式到神社,即使靖國1978年起供奉二戰甲級戰犯,引發中韓反對,美軍亦未斷絕到訪。靖國參拜紀錄不對外公開,但過去30年間神社供贊助團體閱覽的社報《靖國》中,最少有7篇關於美軍官員來訪的報道,其中2009年4月美軍厚木航空設施的司令官與當地日美友好團體代表等共25人進殿參拜。

《靖國》早前亦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今年5月開始遠洋航行實習前曾集體參拜靖國,更稱參拜已成慣例,惹來外界質疑自衛隊違反憲法中政教分離的規定。《靖國》還記載了除美軍外最少25個國家的駐日武官等軍方相關人士出席大祭、參觀遊就館等造訪靖國神社之事,德國、以色列、印度及土耳其軍官訪問尤其多。

駐日美軍的宣傳負責人稱,一般來說,鼓勵軍人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也鼓勵他們在注意符合宗教設施儀容和舉止的同時去訪問神社。

靖國神社並不禁止遊客入內參觀,但美國在戰後曾打算摧毀這個被視為軍國主義象徵的場所。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稱,不認為駐日美軍真的會去參拜,但即使只是訪問,也是不正常及很不恰當的舉動。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坦言,對美軍被指一直到靖國參拜感吃驚,認為事件反映連美國及其他國家也不清楚靖國的意義,以為那只是普通紀念戰爭死者設施,中韓有必要加強向國際社會說明反對參拜靖國的理由。他指出,其中一個強烈反對的理由便是,天皇自1978年甲級戰犯搬入靖國後便停止參拜,可見連日本皇室亦認為有問題。

美軍二戰後佔領日本,因為視靖國神社為軍國主義及極端民族主義象徵,曾考慮將之燒毀,但最終因憂慮危及管治作罷。

美國戰後試圖將日本徹底改造成美式民主國家,由於神道教及天皇制被視為軍國主義者得以鼓吹戰爭的因由,盟軍總部有聲音建議把神道教以至天皇制連根拔起。美國當時亦認為靖國神社正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煽動他們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1944年由國務院戰後計劃委員會的文件甚至認為,靖國神社等神社培育了攻擊性的國家主義精神,「違反信仰自由,應當關閉」。美軍佔領日本後便有聲音認為應燒毀靖國神社。

美國的計劃引起日本保守派人士驚恐,盟軍內部亦有不同意見。駐日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就此事徵詢天主教神父意見,時任上智大學校長比特(Bruno Bitter)勸阻,稱各國皆有紀念戰死者的權利,並指燒毀神社將損害佔領目的。

麥克阿瑟最終保留靖國神社,相信跟一份報告有關。日本傳媒2003年披露盟軍總部一份解密文件,該文件由宗教事務顧問伍德拉德(William Woodard)撰寫,指毀滅靖國好處有限,反而只惹日人敵意,故應予保留。報告同時建議將靖國改回原來1869年設立時的名字「東京招魂社」,既保留神社紀念戰死者的最初意圖,但又淡化神社跟軍國主義的關係。美國在1945年12月下令日本實行政教分離,切斷政府跟靖國神社的關係,但改名最終沒有成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