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引股市新多頭市場 熊市八大規律被打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投資規則】A股大反彈已進入第三階段 投資規則解析
【投資機會】機構牛散投資規則曝光 12股遭哄搶(附股)
從7月下旬起,當絕大多數投資者將8000億資金申購新股時,本輪行情從2049點起步,橫空出世,攜巨量快速上漲了180點,使多數人不可思議。從國家領導人的經濟“新常態”的高度,來認識當前的股市行情。
1、經濟“新常態”引出了股市“新多頭市場”
近期,國家領導人連續對經濟“新常態”作出了完整、成熟的表述,那就是:(1)中國經濟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2)中國經濟增速將趨緩,進入換擋期。(3)調結構、去過剩、治污染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4)由於原材料的漲價、勞動力價格提高、社會需求不足、產業結構老化,使企業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5)唯一的出路是靠改革、創新和轉型,才能找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由此,我們可以對股市這輪行情加以定性。
第一,大牛市到來的觀點難以成立,最多只能是熊市向牛市的轉換期,重大級別的反彈行情。或者說,是“新多頭市場”。
第二,周期性大盤藍籌股,如有色、煤炭、鋼鐵、水泥、地產等,可以在第一波上漲中沖鋒陷陣,修復估值,但政策取向決定了它們仍然是調結構、抑過剩的對象,不可能像2006-2007年,2009-2010年,以及2012年年底經濟高增長時期的那三波行情那樣,充當領頭羊角色,而只能是補漲、跟漲。哪怕滬港通開設之后,也難有根本的改變。
第三,與經濟的出路是改革相一致,本輪行情看似周期性大盤股領銜沖關,其實,是在國資委7月15日公布首批央企改革名單后,由央企改革股的連續飆升直接推動的。因此,后續的行情中,必然是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轉型主題相關的板塊唱主角。
人們還預計,未來股市或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出臺,包括社會保險養老基金入市、住房公積金入市、QFII和RQFII規模進一步擴大、定向降息等。這將為股市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尤其是機構資金,加劇市場賺錢效應的發散,吸引場外資金大舉進場。
看來,讓股市行情繼續穩步拓展,已是各政府部門的共識,股市行情已成為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利融資、擴消費、惠民生、反腐敗、爭民意、中國夢的重要戰略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熊市的八大規律已得到了改變。
一是反彈高點逐漸下移,如3478點—3306點—3186點—3067點—2821點—2524點—2478點—2444點—2324點—2270點—2177點。而本次行情自7月28日就一舉突破2177點年內高點后,已經摸高到2230點,並連續15個交易日一直在2177高點上方運行。
二是上半年見高點,下半年回落。而本次行情則是下半年出高點。
三是只要有新股批次發行,大盤就見頂回落。但是本輪行情中,由於新股總量控制、提前預告、“三低”發行、首日限漲等四大舉措,消除了擴容對大盤的致命打擊。
四是遇重大自然災害,股市就見頂,如非典、汶川地震等。但本輪行情中,昆山爆炸事件、云南地震,都沒有使行情中斷。
五是美股跳水,A股見頂。A股對外圍股市歷來是跟跌不跟漲,投資者尤其關注隔夜美股的收盤情況,作出相應反應。但是本輪行情中,盡管美國股市發生過300點大跳水和100多點跳水,但A股卻走出了獨立行情。
六是大盤出巨量就見頂。即滬市1800億,深市1500億,就雙雙見頂。但是,7月28日滬深兩市放出1804億和1533億的巨量之后,連續15個交易日,不斷創出新高。 七是“二八”現象與“八二”現象此消彼長。而本輪行情中,“二”股與“八”股、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沒有出現互相詆毀,而是輪漲共榮、市場上漲面的寬度大大增加。
八是凡周一皆大跌。那是因為,熊市中投資者把利空夸大為重大利空,連利好都理解成利空。而本輪行情中,凡周一都是大漲,甚至暴漲,表明市場的空頭氣氛已變成了多頭氣氛。
鑒此至少可以說,連續7年的熊市結束了。人們務必改變空頭思維和熊市操作法,強化多頭思維和中線波段操作法。這一個月來,凡是拋掉底部籌碼的投資者,只要稍不留意,沒有及時回補,就再不能在更低位上買回來。這也表明,市道確實變了。
3、大盤第二波的領漲板塊將是誰?
第一波普漲30%以上的周期性大盤股,顯然難以在第二波中擔綱。
第一波中漲幅較好的、具有中央級別題材的軍工概念股、軟件與資訊安全概念股、智慧機器人(行情,問診)概念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等,在第二波中還將繼續有所作為,但是權重較小,不可能擔當第二波沖關的領漲品種。
我認為,唯有中央和各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才能成為第二波的領頭羊。
混合所有制是國企改革大方向。新一屆政府上臺后,不再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而主要致力於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增強市場在設定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國企改革正是這一系列改革的重中之重,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重要地位。即可為經濟增長做貢獻,又可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這次混改和2005年的股改有何共同點和差異呢?
共同的是:都需要股市有一波較大的行情,讓投資者得到實惠。同時完成改革任務,最大限度地使國有資產增值。
2005年的股改,是在8900億流通市值下,以平均10送3分配給投資者的,以極小的成本,讓老大小非和流通巿值急增到20萬億時的新大小非獲取流通權。結果是,多數投資者手中股價暴跌,10送3付之東流。
而本次混改,不是統一分配,而是要投資者自己去找,去爭,去搶。結果不是投資者股價縮水,而是大幅增值,自己給自己送股。
當年股改,國企一股獨大的結構沒有改變,企業的機制並未改變,國企管理層集體腐敗時有暴露,巿值管理沒有人抓,投資者在股價上沒有得益。
而本次混改,或引進著名民企,或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或讓他們當二股東,或當大股東,股權結構脫胎換骨,經營機制將明顯改善,產業和業態將出現升級,企業資產和效益定大幅提升,市值管理提上日程,管理人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將實質性啟動,新老大小股東更希望股價有爆發性上漲。
這才是真正的市場化改革。因此,現在混改的意義和機會,遠大於當年的股改。越來越多的機構已認識到了這一點,正爭分奪秒,提前埋伏。唯多數中小投資者被機構刻意打壓股價所蒙蔽,所嚇倒,至今麻木不仁。
好在混改過程比較復雜,成功的周期比較長,不像股改是大躍進式,而是成熟一個,宣布一個,推出一個。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輪番運作的機會。這也許是20多年中國股市最大的機遇。
4、下周重要的是在2230點上方連續收盤。 下周一由於申購新股資金解凍,上證指數有望補掉2131點缺口,向上突破。
但是我認為,結束15天橫盤的調整,不等於可以直接拿下2300點,因為期間有2260、2270兩個歷史高點的阻力。因此,下周首要任務是在2230點上方反復收盤,大概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消化獲利盤和上方的套牢盤,待9月初上海和各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題,屆時,有望直接拿下2300點的整數關。
從央行公布本周公布的金融數據以及財政部公布的財政支出數據來看,6月貨幣財政的政策頂已現,7月信貸、財政支出均顯著回落表明,政策當局在6~7月經濟數據好轉后選擇了觀望。政策工具一般領先經濟1~2月,7~8月經濟數據仍能維持,8~9月份或現經濟頂部。我們重申,此輪經濟回升是政策刺激下的反彈,而不是市場主導下的復甦。
整個經濟自上而下暫時找不到復甦的邏輯,我們沒有看到整個行業周期的輪動。從行業和增長的動力來看,相當大程度是中游景氣的回升和利潤的恢復,下游可選消費品沒有看到明顯復甦的跡象。8月上旬發電增速降至-0.1%,7月下旬粗鋼產量、建筑業訂單也回落,傳統周期行業景氣短暫反彈的頂部已現,重申對這些行業在8月下旬現回原形的判斷。意味著傳統的周期性行業的利潤在8月下旬重新面臨回調的壓力。
投資規則:
向改革要紅利
我們從戰略、戰術和行業版面三個方面剖析新增信貸變化對A股投資的影響。
首先,戰略上繼續看多。
在7月份新增信貸遠低市場預期,創55月新低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戰略看多,主要基於以下邏輯。
這一金融數據反映了兩個變化,首先是政策層面注意力的變化,穩增長的重要性在下降和改革的重要性在上升;第二是風險事件累積效應傳導至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實現功能歸位。商業銀行回歸商業的定位,政策銀行形成政策的補充。
隨著風險認識的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的資產設定從非標端進入到信貸端,這將帶來無風險利率中樞的長期下移。這一苗頭在2014年年初就已出現,1~5月非標理財比2013年同期同比收縮約6000億元,而信貸的增長和投資總額的基本上和2013年持平,意味著風險偏好的變化已經使得資產設定從非標端走向標準端,這導致債券市場流動性環境的寬鬆和存款的上升。
這種風險偏好的下降在商業銀行資產設定過程中的變化表現在:第一,對非標和理財產品的設定在下降,第二,對高風險的貸款包括票據的設定在下降。7月份的新增信貸下降給商業銀行風險偏好下降和資產再設定形成了較大的空間,這種較大空間將會使得未來三年A股市場所面臨的無風險收益環境進入趨勢性下降的過程。
7月份的新增信貸數據進一步確認了這個過程。接下來A股市場,估值中樞將會逐年提升,同時波動率會放大。從戰略上看,我們覺得2014年A股市場最大特點是上半年波動率基本上消失,下半年波動率略有放大,但是未來兩年的波動率會進一步放大。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了這個中樞估值的上升同時也看到了波動率放大的過程,這種波動率的來源可能來自市場對增長風險的認識和對改革風險的認識。
在戰術認識上,我們認為正在進入向改革要紅利的階段。自4月份看多以來,我們認為反彈出現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低估值高分紅的龍頭藍籌股獨立行情,這體現為四大行和招保萬金的獨立行情,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來自於流動性環境改善。第二個階段向增長和微刺激要紅利,這體現在有色、鋼鐵、機械的普遍上漲和地產的第二波行情。有色談的是供給收縮的問題,鋼鐵談的是盈利擴張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在向增長刺激要紅利。最近一段時間,這種預期在慢慢上調,不僅是短期增長預期上調,而且是長期增長預期上調。我們尚不可知這種上調預期有沒有可能具有持續性,或者這種認識有沒有全面釋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7月份的新增信貸數據顯然與這種樂觀預期不匹配。這也就意味著原來的單向看多的預期可能進入一個爭論階段而非單向加強階段,這也就意味著第二階段的結束。接下來A股市場事實上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由於新增信貸低於預期確認了改革優於增長,市場進入向改革要紅利的階段,向改革要紅利階段決定了我們要尋找和改革相關的主題投資機會。
對於行業版面和投資方向,我們認為大家應該上調對消費行業的認識,向消費要回報。在整個估值修復的過程里面,我們看到估值修復啟動的起點可能是四大行的低估值,那么啟動的中端可能是和高貝塔強周期相關。而在向改革要紅利階段,消費品行業是最容易受到改革的影響,和低估值的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他們成為一個非常明確的超額收益板塊。很多人講滬港通很可能是這個行業啟動的原因,香港市場消費板塊的估值是非常高的,因而要注意消費板塊的估值提升過程。我們認為消費稅的改革會對大量的消費群帶來系統性影響,這方面我們建議大家關注汽車、食品飲料、家電、商貿、紡織服裝,包括農產品(行情,問診)產業。
重組出牛股,特別是在牛皮市中,重組更是成了炒作的最主要題材。今年有72只個股漲幅超過100%,還有296只個股漲幅為50~100%。除了其它各種題材炒作外,重組是這些個股牛氣沖天的最大動力。一只只相貌平平的個股,經過重組“美容”后,上演了一幕幕咸魚翻身的故事。
浙股萬向錢潮(行情,問診)
漲幅排名前三甲
每年的股市都會上演牛股秀,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滬深股指漲幅10%左右,兩市有6成個股跑贏大盤指數。漲幅超過20%的個股有1112只,其中,有72只個股漲幅超過100%,296只個股漲幅為50~100%,還有745只個股漲幅為20~50%。
今年最牛的個股是成飛整合(行情,問診),股價大漲265%。2010年,中航鋰電將被成飛整合控股的訊息,讓后者坐上了直升機,兩個多月的時間股價漲了3倍多。在沉寂了三年之后,成飛整合今年再次上演了一出狂飆大戲。
位居漲幅榜第二和第三位的都是特斯拉概念股。去年熱炒蘋果概念股,今年輪到了特斯拉逞強。2010年上市的大富科技(行情,問診),上市后基本是一路探底走勢。但今年公告成為特斯拉供貨商之后,業績半年增長13倍,股價也一掃前期頹勢,今年漲幅達到了237%。
同樣沾光特斯拉概念,萬向錢潮從年初的5元漲到了3月份的13元左右后出現調整,股價一度回調到8元下方,一大批投資者被洗盤出局。而從6月中旬開始,萬向錢潮再次發威,目前股價接近15元,年內漲幅為235%。
最牛的20只個股
七成沾了重組的光
如果一家公司所處行業景氣度一般,公司業績微利或虧損,那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一只低迷的股價暴漲呢?答案就是重組和收購。在今年最牛的20只個股中,有14只個股涉及重組或者並購。
由ST聚友變身而來的華澤鈷鎳(行情,問診),今年以來借助鎳價格暴漲,股價一口氣漲了221%,成了漲幅最兇猛的有色股票。同樣被遊戲公司借殼的世紀華通(行情,問診)和科冕木業(行情,問診),今年以來股價分別暴漲了207%和183%。被海潤影視借殼的申科股份(行情,問診)股價也大漲了201.8%。
做制冷壓縮機的丹甫股份(行情,問診)也不甘人后,通過定向增發和資產置換,搖身一變成了臺海核電。該股的增發價只有10.16元/股,但昨天收盤價有28.62元,漲幅超過180%。而在重組前,超級牛散葉健顏似乎未卜先知,在今年一季度搶進了528.2萬股,需要拿出5456萬元的真金白銀,目前其浮盈超過1億元。
今年漲幅前20位的牛股中,還有中京電子(行情,問診)、鳳凰光學(行情,問診)、海隆軟件(行情,問診)、高金食品(行情,問診)、萬利達、百圓褲業(行情,問診)等,都有收購或者重組動作。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共完成並購重組案例885起,交易總金額為3667.92億元。
粗略統計,A股有西南藥業(行情,問診)、金豐投資(行情,問診)、華智控股(行情,問診)、中達股份(行情,問診)、泰亞股份(行情,問診)、光華控股(行情,問診)、宏源證券(行情,問診)、北生藥業(行情,問診)等100多只個股有收購或者重組行為,相關個股的股價也都飆升50%以上。還有幾百只個股的重組因種種原因夭折。
機構和牛散
紛紛押寶重組股
賭重組股需要運氣,一旦不慎踩中地雷,股票可能會退市。但基金和牛散卻有自己的捕牛神器,頻頻在牛股起飛前潛入。
原華夏大盤基金經理王亞偉,曾經因善於抓住重組股票而出名。王亞偉在擔任公募基金經理期間,多次押寶押中重組成功的股票,六年多時間,該基金凈值增長接近12倍。
盡管王亞偉已經轉行私募,但基金界的捕牛高手仍舊很多。今年第一牛股成飛整合的前十大股東中,有華泰柏瑞積極成長[1.31%]基金和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在嘗到了重組股的甜頭后,目前的ST個股也成了基金和牛散搶奪的香餑餑。統計顯示,*ST鋼構(行情,問診)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排行榜上,中信證券(行情,問診)以269.70萬股的持股量位居第四席。*ST民和(行情,問診)吸引了廣發行業領先和廣發大盤成長進駐。重組停牌的*ST新都(行情,問診),被長城匯理一口氣攬下1588.61萬股,占公司A股總量的比例達4.82%。
浙股*ST精功(行情,問診)吸引了超級牛散王萍的注意,一口氣買了350萬股,是公司第9大流通股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王萍還出現在西安旅遊(行情,問診)、立體通信(行情,問診)、貴州百靈(行情,問診)、置信電氣(行情,問診)、金豐投資等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而*ST南鋼(行情,問診)的第一大流通股東是牛散熊立武,持股量為5250.21萬股。*ST新都被陳勇買入了300萬股。
已經恢復上市的鋅業股份(行情,問診),被黃木秀、王東武等重倉潛伏,獲利達千萬元。而私募徐翔竟然買了已經退市的ST長油1650萬股,晉升公司最大自然人股東,將來長航油運恢復上市,徐翔又將大賺特賺。
不過,盡管重組能讓股票咸魚翻身,上演烏雞變鳳凰的神話,但一旦重組失敗,迎接該股的可能是連續跌停。投資者炒作這些有重組題材的個股時,除了付出時間成本外,還要承受很大的虧損壓力,投資者應謹慎參與這類股票。
?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神秘自然人,超級牛散們的一舉一動總是備受關注。近期資本市場上熱點不斷,從新股上市到重組盛宴再到ST股“涅槃重生”,牛散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也從中賺得盆滿缽滿。本期,將為投資者梳理新老牛散的投資路線圖以及背后的牛人牛事。
招數1:豪賭ST股博重組
代表牛散:陳慶桃、黃木秀父子
典型個股:鋅業股份(行情,問診)、ST金泰(行情,問診)
牛人牛事:本周,*ST金泰、*ST鋅業兩只暫停上市股獲得新生,也暴露了潛伏其中的牛散動向。8月6日,暫停上市一年多的*ST鋅業“摘星脫帽”變身鋅業股份,當天股價便暴漲149%。潛伏其中一年半的牛散黃木秀、黃俊虎父子終於“守得云開見月明”。一季報顯示,兩父子分別持有1247.61萬股和853.94萬股,盡管鋅業股份隨后連續兩日遭遇大跌,黃氏父子合計持股市值也達1.67億元。不過截至7月31日的最新數據,僅剩下黃木秀現身十大流通股東。
同日恢復上市的ST金泰也讓知名老牛散陳慶桃獲益頗豐。截至一季度末,陳慶桃持有192.36萬股,為第一大自然人流通股東。若以停牌前股價計算,截至目前陳慶桃已經浮盈了至少1234.95萬元。除了ST金泰,陳慶桃還持有*ST鳳凰、*ST炎黃、長油3。此外,數據顯示,目前*ST民和(行情,問診)、*ST成城(行情,問診)、*ST新材(行情,問診)、*ST國恒等多只ST股均有牛散潛伏其中。如一季度末,周仁瑀持有*ST國恒775.69萬股。
招數2:押寶並購重組
代表牛散:劉芳、王世忱、葉健顏
典型個股:宜華地產(行情,問診)、丹甫股份(行情,問診)
牛人牛事:牛散一向對並購重組個股青睞有加。7月4日,停牌3個月的宜華地產復牌並公布重組預案,擬7.2億收購眾安康進軍醫療服務業。查閱一季報數據可以發現,一季度兩名超級牛散——劉芳和王世忱分別新建倉304.98萬股和257.73萬股,分別位列第七、第九大股東。宜華地產自4月2日起停牌,兩牛散入駐時間可謂精準。另一位牛散胡光力也於一季度買進668.12萬股,為第三大股東。不過,該股自7月15日起,因核查有關實際控制人劉紹喜被調查的傳聞停牌至今。受此影響,宜華地產的資產重組事宜或面臨未知數,幾位牛散還得繼續等待。
6月底開始一波上漲之旅的重組牛股丹甫股份也有神秘人現身。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突擊入股的牛散葉健顏持有528.2萬股,為第四大股東。丹甫股份復牌后連續走出8個漲停,7月30日還創出35.5元的歷史新高,若持股未動,以一季度均價10.33元為成本價計算,葉健顏最多時浮盈1.33億元。此外,葉健顏還以同樣的手法潛伏萬訊自控(行情,問診)、道博股份(行情,問診)、宏磊股份(行情,問診)、賽為智慧(行情,問診)等重組股,不過,有的公司被暫停重組,有的個股卻因提前出手而錯失重組行情。
招數3:大手筆網下打新
代表牛散:徐留勝、王萍等
典型個股:中材節能(行情,問診)、川儀股份(行情,問診)
牛人牛事:今年以來新股不斷發行,打新盛宴自然少不了眾多牛散的參與。7月31日以來陸續上市的中材節能、天華超凈(行情,問診)、康尼機電(行情,問診)、川儀股份等,就有多名牛散參與網下打新,且都是大手筆。
統計顯示,在中材節能的網下獲配名單中,徐留勝、胡關鳳、楊濤3位牛散人均斥資2.2億元分別申購了6400萬股,最終每人獲配6.2萬股。二級市場上,中材節能已連續7個漲停板,按3.46元的發行價計算,上市7個交易日上述牛散目前已分別純賺了33.23萬元。由於擁有雄厚資金,廣撒網也是牛散的一貫招數。徐留勝還動用近3億元資金網下申購了康躍科技(行情,問診)和國禎環保(行情,問診),最終分別獲配1.21萬股和0.99萬股。
此外,牛散王萍申購了康尼機電和川儀股份,合計動用資金高達7億元,最終分別獲配4.13萬股和8.59萬股。按照最新價計算,兩只新股已為王萍帶來了逾90萬元的浮盈收益。而年內IPO重啟后第一批上市的新股中,王萍全程參與打新,徐留勝、鄒瀚樞、陳學東等牛散均至少參與了7只新股的網下申購。
招數4:玩轉新興產業股
代表牛散:趙建平、施玉慶
典型個股:茂碩電源(行情,問診)、長高集團(行情,問診)等
牛人牛事:除了ST股和重組股,牛散在二級市場上也頗為活躍,多只股票的前十大股東中都能看到牛散的身影。商報數據中心統計顯示,趙建平一季度現身佛慈制藥(行情,問診)、茂碩電源、雙成藥業(行情,問診)、美亞柏科(行情,問診)、海倫哲(行情,問診)、拓爾思(行情,問診)、佳創視訊(行情,問診)、北礦磁材(行情,問診)等8只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除北礦磁材為滬市主板之外,其余均為中小板、創業板個股,且大部分為一季度新建倉個股,這也可以看出趙建平偏愛新興產業成長股,且持股風格為快進快出。
此外,另一知名牛散施玉慶也入駐了長高集團、中航電測(行情,問診)、冠昊生物(行情,問診)、博雅生物(行情,問診)及博暉創新(行情,問診)5只個股,除了冠昊生物,其余均為一季度新入駐。同趙建平類似,施玉慶的操作風格也較為激進,持股時間多為一個季度,青睞電子和生物兩大新興產業股。不過,由於上半年成長股回調,部分個股表現並不佳。
此外,據粗略統計,在當前已披露中報的384家上市公司中,截至7月31日,牛散許磊、鄒瀚樞分別現身亞夏汽車(行情,問診)、萬里股份(行情,問診)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趙嘉馨、林廣茂則持有冠豪高新(行情,問診);何海潮、梁瑞芝也共同現身深信泰豐(行情,問診)。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