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旸:人口結構變化致使中國未來潛在增長率降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02 15:30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旸
和訊銀行訊息 11月28日,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主辦,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經濟項目、《世界經濟》雜志編輯部、《國際經濟評論》雜志編輯部協辦的“第六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和訊網作為獨家財經媒體進行全程圖文報導。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旸表示,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中國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會降低。但是對政府來說不是說沒有辦法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辦法包括以下這三個方面:第一,繼續放松人口生育政策。比如說現在是單獨兩孩政策,可以過渡到全面的兩孩政策,最終的效果有待於政策實施以后看實際對人口生育的影響。 第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tfp來提高潛在增長率。比如混合所有制,金融體系的改革,還有戶籍制度的改革。 第三,提高人力資本,包括培訓還有教育。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陸旸: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我們報告內容包括兩篇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一個是,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估計了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我們發現當其他因素不變的時候,從人口因素來看,中國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會逐漸下降。第二個問題是,是不是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后面還有一篇文章主要寫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我們可以發現還是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的。這是我們這篇文章想報告的兩個內容。
首先,我們報告的內容主要圍繞著潛在增長率。潛在增長率是供給因素決定,包括資本、勞動力、人力資本,還有全要素生產率。我們這篇文章假設如果tfp在未來保持不變的時候,人口結構如果發生變動的話,它的潛在增長率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動,可能和陳斌開老師的文章是不一樣的角度。我們首先說一下,我們是從人口紅利的角度來解釋潛在增長率。人口紅利和人口總量是沒有關係的。我們看媒體的報告也好,還有其它人討論也好,可能會對我們這個觀點有所誤解。因為中國人口很多,就會說人口這么多的話,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沒有影響,或者說還是一個正影響,我們這里說人口紅利和人口總量一點關係沒有,主要是人口結構,包括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還有它的人口撫養比。勞動年齡人口可以保證經濟增長的勞動力供給。人口撫養比持續降低。建國以來人口撫養比,因為一孩化政策,人口撫養比持續降低,最終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我們的儲蓄率不斷的上升,有利於資本存量,有利於投資,從另外一個途徑來保證了經濟增長。所以人口紅利我們談到它的時候,它不單單是人口的因素,還包括了通過人口的因素影響了資本存量,最終影響經濟增長。
我們看一下我們文章里用到的一個模型,通過生產函數估計潛在增長率,我們第一步和任何的文章都是一樣,我們估計tfp。接下來主要是估計潛在就業的數量,我們分三個部分,第一個是人口分年齡和性別。這里不光是人口總量的概念,還包括分性別和年齡的人口數量和勞動參與率。不同的人口分年齡和性別的人口,勞動參與率不一樣,所以做了分解。我還要強調一點,在估計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一個方法,就是把我們強調的人口撫養比和資本形成率之間做經驗分析,發現他們存在相關的關係,通過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們可以倒推出來未來可能的潛在資本存量,這是我們的一個模型基本邏輯。在估計過程中我們有一個假設,未來的tfp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保持在2.1的水平。
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和潛在增長率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係,我們想比較一下中國和日本的一個情況。我們知道日本是1990年左右發生類似於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們看中國的話它的勞動人口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3年發生變化,撫養比出現了拐點,之后是逐漸上升,標志著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10年以后開始消失。日本比中國提前大約有20年左右的情況。日本的尖峰在1995年勞動年齡人口,人口撫養比從1993年開始上升,我們做了一個對比把中國2010年這點和日本在1990年變化做了一個對比。因為我們發現人口結構是比較相似的。后來我們估計了它的潛在增長率。我們發現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是從之前的一個平均9%-10%的水平,逐漸下降到了之后的7%-7.5%,甚至是更低。比如說到了2050年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可能還不足4%,日本的話因為相似的人口結構變化,我們對比在不同的始點這樣一個相似的變化,日本1990年之前,它的潛在增長率大概在4%點幾,因為人口結構變化快速的降低到了1%點幾的水平,下降的幅度和中國比較相似,這是我們做了一個比較的研究。其實對政府來說比較關心的是,潛在增長率降低背景下,我們如何調整未來的經濟增長目標?根據我們的測算,中國在2015年的時候潛在增長率會降低到7.2%的水平,經濟增長目標明年我們覺得應該在7.2%附近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增長目標。
其次,根據我們的估計結果,可以推算出來中國未來的人均收入會是什么樣子的情況。大概在2020年左右,中國可能會進入高收入國家階段,但是不代表我們進入發達國家,因為這是不一樣的概念。后面我想講一下的話,我們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來打破一些制度障礙,釋放生產要素,針對供給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想到的方法,因為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放松人口生育政策,會提高總和生育率。一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從全世界來看的話基本上tfp在2.1附近的時候是處在一個更替的水平,人口總量持續下去還會保持一定的規模,只要低於這個水平的話人口數量會逐漸縮小。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就是說總和生育率逐漸的下降。中國的情況是什么?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時候,我們發現總和生育率降低到了1.4%的水平,這個概念非常接近於1.3這樣的國際公認人口生育陷阱,只要低於1.3的水平,未來的總和生育率很難再恢復上去。
下面的一個模擬里面,我們給了一個不同的假設。我們知道從獨生子女政策到獨的兩孩政策,1.4現在的水平增加到了1.6,甚至是1.94。但是實際上從政策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中國的tfp增加的幅度不足0.2,最低的模擬情況還沒有達到,還沒有達到1.6的情況。但是實際上,對經濟增長它產生影響,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來看新增的這些人口,在短期不會變成勞動人口,只會增加一個國家的撫養比,因為它會增加消費,會通過影響資本存量的途徑,對經濟增長是不利的。但是我們發現它的影響幅度比較小,但是從長期來看的話,新生兒童早晚會進入勞動年齡階段,會降低撫養比。所以從這兩個因素來看的話,最終長期的話是對經濟增長一個正向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一組對比的結果,對比一下提高勞動參與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它對潛在增長率的影響。在其它因素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如果說勞動參與率提高5個百分點的話,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非常明顯。但是,長期來看,它的增長效應會逐漸的降低。但是tfp完全不一樣,在我們的基本模型里面,我們維持tfp是在1.2的水平,后面模擬里面我們假設可以增加0.5個百分點等等,這樣以此類推。我們發現雖然短期內的凈效應不是非常的明顯,但是從長期來看,提高tfp對經濟增長產生一個逐漸增加的凈效應。
我們對比另外一個結果,如何提高人力資本提高潛在增長率?提高人力資本的途徑很多,包括教育、培訓還有健康等等。但是實際上我們能夠做到的模擬就是看它的教育還有培訓進行對比。比較直觀的感受,教育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因為首先是針對受教育的這部分人口,但是培訓可以覆蓋所有的勞動年齡人口,這樣一個覆蓋面比較廣。從我們的模擬結果看到一個比較相似的情況,這和我們的預期比較接近。如果我們在勞動力的市場里面增加更多的培訓項目的話,對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會有一個非常正向的影響,而且正向的凈影響隨著時間推移不會下降。但是教育不一樣。即使提高入學率,通過這樣的一些方法,雖然它對經濟增長有正向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它的影響幅度非常有限。
最後是我們這篇文章給一個綜合的模擬結果。如果我們剛才提到的所有政策都能夠得到實施的話,它對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影響呢?大概平均來看的話一直到2050年如果上述的這些政策都能夠得到落實,中國平均的潛在增長效應會提高1-2個百分點,這是我們的另外一個結論。
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和政策建議:
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中國未來的潛在增長率會降低。但是對政府來說不是說沒有辦法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辦法包括以下這三個方面:
第一,繼續放松人口生育政策。比如說現在是單獨兩孩政策,可以過渡到全面的兩孩政策,最終的效果有待於政策實施以后看實際對人口生育的影響。
第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tfp來提高潛在增長率。之前很多的老師都提到過了這些方面,這里不再強調了。比如混合所有制,金融體系的改革,還有戶籍制度的改革。
第三,提高人力資本,包括培訓還有教育。這是整篇文章的內容,謝謝大家。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