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信托周評:成立市場繼續回暖 基礎產業融資規模居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用益集合信托產品周評
(2014.07.28-2014.08.03)
一、 發行及成立情況: 成立市場繼續回暖 發行市場疲軟
表1
圖1:近半年信托產品周成立走勢圖
圖1:近半年信托產品周成立走勢圖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本周共32家信托公司參與成立了69款產品,其中56款產品公布了募集資金,成立規模約為90.33億元。較上周相比,本周參與公司數量繼續增加,雖然產品成立數量回落至69款,但融資規模繼續小幅攀升,環比漲幅6.10%,產品平均規模由上周的0.82億元回升至1.31億元。本周融資規模延續上周回升趨勢,市場疲軟狀況有所緩解,一方面,受國內宏觀經濟環境下行及監管層更為嚴格的監管力度的影響,雖然信托公司對產品的發行顯得更加謹慎,但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依舊較大;另一方面,受信托產品持續迎來兌付高峰,部分信托計劃募資時間有所延長,從而造成本周信托計劃成立集中度增加。從近幾周的融資規模走勢來看,信托市場的融資力度略有所改觀,但各方對未來信托市場的發展依舊保持謹慎。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周由華融信托成立的 “長城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二期”融資規模達25億元,為本周成立規模最大的產品,投資方式為貸款,投向其他投資領域;融資規模最小的為北京信托成立的“綠色照明二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十次擴募”,融資規模僅僅只有245萬元。截至本周末,7月共成立產品676款,募集資金718.91億元,較上月同期相比增加。
圖2:近半年信托產品周發行走勢圖
圖2:近半年信托產品周發行走勢圖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本周共14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26款集合信托產品, 26款產品均披露預計募集資金,發行規模5.46億元。機構參與數量較上周回落明顯,機構參與度為20.59%,市場參與度亦下滑。較上周相比,本周發行市場延續上周下降趨勢,市場狀況繼續疲軟,不僅發行數量較上周減少,而且發行規模亦回落。其中產品發行規模較上周減少2.74億元,發行規模環比跌幅5.06%。今年以來,信托業暴露出的風險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信托業風險狀況的關注和擔憂,信托監管與信托業界更是將嚴防信托風險底線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務,使得信托公司對產品的發行愈加慎重,從而造成本周信托計劃發行規模回落。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周發行規模最大的為6.7億元,由中融信托發行的“金陽地產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二期”,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股權投資類產品;而本周發行規模最小的為四川信托發行的“大理實力夏都一號項目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九期二次開放期)”、華融信托發行的“上陵黃河外灘酒店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發行規模僅為400萬元,均為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貸款類產品。截至到本周末,7月份共發行產品536款,發行規模約為665.13億元。
二、期限及收益分析: 產品流動性增強 平均收益率下降
表2:本周集合信托產品期限、收益情況
表2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平均期限為1.37年,較上周縮短0.32年,產品的流動性繼續增強。除開放型產品外,本周公布期限的30款固定收益類產品中,2年及以上中長期產品一共有15款,而1.5年及以下的產品有14款,期限分布相對較為均勻。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周固定期限產品平均期限最長的為3年,為北京信托成立的“黃金二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十二期”、綠色照明二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十次擴募,期限類型均為開放;建信信托成立的“太和福慧4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一期”,期限類型為單一;而平均期限最短的為0.083年,由中航信托成立的“天宜35號小額貸款(信貸1月期)結構化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本周成立產品預期收益為8.58%,較上周的9.42%減少0.84個百分點,收益下降明顯。從各期限平均收益水平來看,本周收益最高的為1.5-2年期限產品,預期收益為9.74%;其次1 -1.5年期產品平均收益為9.63%,較上周的9.33%增長0.3個百分點;1年期限及以下產品平均收益為7.87%,較上周的8.21%下降0.34個百分點,而2年及以上期限產品收益為8.14%,較上周9.60%下降1.46個百分點。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周預期平均收益最高為11.00%,是由四川信托成立的“金沙國際商城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三十七期”,資金運用方式為權益投資,投向房地產領域;而預期平均收益最低的為6.00%,由中航信托成立的“天宜35號小額貸款(信貸1月期)結構化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資金運用方式為貸款,投向工商企業領域。
從近期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走勢來看(如圖3),整個預期平均年化收益率變化幅度較大,呈幾何波浪變化趨勢;而對於平均期限而言,變化幅度趨於平穩,大致在1.5年期限徘徊。在信托業外部宏觀經濟發展環境不確定,利率市場化及“泛資管”激烈競爭下,預計后期收益變化幅度依舊較大,期限平穩。本周收益與期限出現正相關性,期限縮短,平均收益下降,與市場資金流動性寬鬆相關。
圖3:信托產品近半年平均預期收益走勢圖
圖3:信托產品近半年平均預期收益走勢圖
圖4:各檔期信托產品近半年預期收益走勢圖
圖4:各檔期信托產品近半年預期收益走勢圖
三、資金運用方式:貸款類產品規模占比居首
表3:本周集合信托產品資金運用方式分布情況 單位:萬,年;%
表3
圖5:成立產品資金運用方式構成圖之產品數量
圖5
圖6:成立產品資金運用方式構成圖之資金規模
tu6
從上圖中顯示,本周成立的69款產品中,資金運用方式在產品數量表現上,主要集中在權益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及貸款上;而在融資規模上,則以貸款、其他投資、權益投資及股權投資為主。本周融資規模最大是貸款類產品,共成立11款產品,募集資金32.29億元,占比35.75%,貸款作為信托公司的傳統投資方式,一直以來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他投資類產品共成立15款產品,共募集資金16.37億元,占總規模的18.12%;權益投資類共成立17款產品,共募集資金16.05億元,占比為17.77%;股權投資類產品共成立6款,募集資金15.16億元,占總規模的16.78%;組合運用類產品共成立5款,募集資金3.85億元,占總規模的4.26%;而證券投資類產品本周共成立15款產品,共募集資金6.62億元,占總規模的7.32%。
本周除貸款及組合運用類規模變化較大外,證券投資類亦變化明顯,最近,銀監會“99號文”提出了信托業轉型方向之一,“積極發展資產管理等收費型業務,鼓勵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業務,提高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附加值”,這對促進實體經濟是利好。
四、投資領域:基礎產業領域是主要投向之一
表4:本周集合信托產品投資領域分布情況 單位:萬,年,%
表4
圖7:成立產品資金投向分布圖之產品數量
圖7
圖8:成立產品資金投向分布圖之資金規模
圖8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基礎產業領域融資僅次於其他投資領域,成立的17款產品共募集資金17.59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19.48%,表明地方政府平臺項目對資金需求較大;其次為房地產領域,本周成立8款產品,融資規模有所回落,規模為14.45億元,占總規模的6.55%;另外,金融領域融資規模占比亦有所下降,共成立17款產品募集資金7.03億元,占總規模的7.78%;工商企業投資領域融資規模及規模占比均減少,共成立10款產品募集資金9.92億元,占總規模的10.98%。其他投資領域規模及占比均提升,共成立17款產品募集資金40.84億元,占總規模的45.21%;
五、清算情況
表5:本周清算產品情況
表5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對市場公開資訊的不完全統計,本周共有3家信托公司參與清算了6款產品,此六款產品均為到期終止。其中華信信托發行的“恒盈理財二年期(45期)”、“恒盈理財二年期(44期)、恒盈理財二年期(46期)”投資領域為基礎產業;天津信托發行的“特定資產(龐大樂業租賃特定租賃資產收益權事務管理類)26號信托計劃”、華信信托發行的“惠盈理財一年期(53期)集合資金信托”投資領域為工商企業;華潤信托發行的“鼎新63號藍光公館1881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領域為房地產。
六、一周信托市場點評
1、公益林地信托破冰 商業林模式待探索
繼土地流轉信托等創新業務之后,信托公司開始試水林地信托。近日,萬向信托攜手浙江省龍泉市住龍鎮人民政府,成立首單公益林收益權信托計劃。此單林地信托項目涉及林地規模為3.8萬畝生態公益林。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點評: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正在開展林地項目的前期調研工作,不過在設計產品的交易過程中,信托公司最為棘手的是退出機制問題,如何解決好將林地資源變現,將是信托公司開啟林地藍海的密匙。無論是土地流轉信托還是林地信托,信托公司的嘗試對於行業而言都是好事,不過,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可復制性,仍是信托業探討的核心問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