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隱身殲擊機殲-20發動機項目取得突破 概念股望爆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外媒訊息稱,中國軍用航空工業巧妙運用規則,在WS-15發動機項目上取得突破。中國隱身殲擊機殲-20有望采用這款國產發動機。這將使殲-20的量產擺脫對俄制發動機的依賴,中國空軍由此將可迅速擴充隱身戰斗機部隊。
此前有媒體報導,由中航工業成飛民機研制的C型919大客機機頭在四川成都舉行下線儀式。據悉C919機頭的構造最為復雜,要把約4000項零件,組成178個小組件,然后拼接成40余個大組件,最後形成上下部再合攏。首架機頭部件成功下線,這也為后續機頭部件積累了經驗。
目前,中國通過“兩機專項”(即國家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兩機”科技重大專項)投入巨資力圖改變過去的窘境。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兩機”科技重大專項已經順利成為國家第20個重大技術專項,與空天飛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專項一起成為國家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突破聚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披露了我們航空發動機發展路線圖,展示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最新情況,內容讓人頗感震驚和意外。我國“兩機專項”將航空發動機發展分為聚焦突破、支撐變革和學科創新三個部分,聚焦突破主要是國家重點軍用兩用發動機項目的研制,支撐變革是對現有發動機進行改進,學科創新是探索和預研新一代發動機項目,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發動機進度表:渦扇-15發動機將於2014年完成驗證機;渦扇-10改發動機將於2015年首飛;長江-1000A發動機將於2016年首飛;空天發動機將於2016年掛飛;推比15一級的第五代發動機將於2016年完成核心機。
中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一系列新型發動機項目正在進入關鍵攻關階段。據境外媒體報導,WS-20發動機已隨運-20飛機試飛升空,推比達到9以上的新一代中推發動機即將獲得立項研制,推比為10一級的WS-15第四代發動機正在進行上機試飛前的準備工作,推比為12一級的改進型四代軍用發動機已經進入預先研究。推比為8.5一級的改進型“太行發動機”將於未來幾年試飛。為新一代遠程隱身無人機、無人隱身攻擊機、長航時無人機和有人駕駛遠程隱身轟炸機研制的新型系列無加力發動機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功重比1200千瓦級、1500千瓦級、2000千瓦級和5000千瓦級的WZ-9改、WZ-16、WZ-10和WZ-20三款重點渦軸發動機項目進展順利。下一代先進渦軸發動機、下一代先進中推和推比15一級的第五代大推正在進行探索,其中推比15一級的第五代發動機將於2016年上馬核心機。
目前,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兩機”科技重大專項已經順利成為國家第20個重大技術專項,與空天飛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專項一起成為國家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突破聚焦,其中航空發動機的投入引發了市場的重點關注。
業內人士預計,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的水平,其投資周期可能縮短至10年以內。相對於其他重大專項的20年左右周期,投資強度大幅提高。據外媒報導,在未來20年的時間里,中國最終將在發動機領域投入多達3000億美元。據估計,普惠公司為F-35戰機研制F135發動機共投入了約84億美元。由此可見,發動機研發工作的投資規模較大。
光大證券(行情,問診)在其報告中也指出,基於中國的“大飛機”項目,預計到2020年,中國需要購買2000架大飛機,需要6000臺發動機,將產生300多億美元的市場需求;未來我國低空空域如果開放,通用航空將快速發展直升機,我國軍機、大飛機及直升機的航空發動機合計每年的平均市場規模約為50億美元。根據相關預測,中國航空運輸量目前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我國將在20年內成為全球飛機和發動機市場的最大買家。到2026年,中國的飛機需求總量接近3000架,由此有望帶動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總量達到6500臺,總價值約為650億美元。
成發科技(行情,問診):業績平穩增長,關注哈軸和資產注入
研究機構:山西證券(行情,問診) 撰寫日期:2014-07-16
公司業務基本情況。公司產品可分為機匣、鈑金、葉片、軸承四大類;業務主要可分為內貿航空業務、外貿航空業務、民品,三者占2013年合並營業收入(合並報表)的比重分別為19.8%、58.2%、18.5%,毛利占比分別為15.4%、70.6%、9.47%。
內貿航空業務關注哈軸:
1) 內貿航空業務基本都是軍品,按照國家軍品定價規定,該類產品采用成本加成法定價。
2) 產品構成:公司目前批產的某型發動機;軍用發動機配套零部件。
3) 收入構成上:2013年,某型發動機約占24%,軸承占約占66%、其他約占10%。
4) 某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為公司目前批產的主要發動機整機,由於所裝配的飛機已經停產,該型發動機主要以換發及大修為主,未來需求肯定是逐漸萎縮;同時,由於該型發動機的價格固定,隨著產量減少邊際收益能力降低,因此其毛利率呈下降趨勢。
5) 公司目前在研機型:尚未完成立項,上架批產時間暫不確定。
6) 商用發動機配套產品:還在研制中,同樣未進入批產階段。
7) 中航哈軸發展空間廣闊:中航哈軸的定位是航空航天高階軸承的生產及制造,以航空軸承為主,2010年籌建時航空發動機軸承大部分靠進口,目前也沒有顯著變化。軍用航空軸承由於技術要求高,產品毛利率、凈利率顯著高於公司整體水平,2013年,中航哈軸凈利潤同比增加235.5%,以占合並報表13.0%的收入,實現了占合並報表35.5%的凈利潤。由於目前航空發動機軸承國產化率依然較低,公司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8) 發展前景:在國家對航空發動機發展日益重視、投入不斷加大的大背景下,內貿航空業務發展發展前景較好。
外貿航空業務發展前景看好:
1) 合作對象:外貿業務的合作對象包括GE、RR、P&W、SNECMA等國際知名航空發動機公司。
2) 合作程度:公司與P&W的合作方面已開始介入共同研發階段,合作程度較高;與其他廠商的合作還是以承攬加工為主,但公司具有長期的從事外貿承攬加工經驗,與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在產品質量、交付等方面多次獲得客戶認可。
3) 產品歸類:外貿產品主要是葉片、機匣、鈑金產品。
4) 定價及盈利能力:主要采取市場定價模式;公司主要通過開發新產品、由單一零部件生產商向單元體生產商的方式維持或提高價格和盈利能力。
5) 人民幣升值影響:由於合作客戶具有更強的市場地位,定價主要采用外幣結算,部分產品在報價時可以將匯率變動因素考慮在內,通過產品價格調整抵消匯率影響。
6) 發展前景:2013年,公司與P&W的合作提高到介入研發階段;2014年,獲得了GE的3億美元葉片大單;這些都說明與外商的合作不斷加強,加上國內航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和公司自身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相信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外商訂單,看好外貿業務發展前景。
民品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較大:
1) 主要產品:民品業務產品主要是各類動力系統葉片、紡織機械零部件等。
2) 優劣勢:優勢在於技術水平較高看,劣勢在於國企市場化程度不夠,機制不如民企靈活。
3) 發展前景:民品業務競爭激烈,業績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較大。
COE項目: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專業化建設-COE募投項目正按計劃進行中,設備安裝調試進展不一,且產生的效益主要通過公司整體經營收益體現,未單獨核算。
未來整體毛利率小幅上升:
1) 材料成本是最大成本:材料成本在三大業務成本中占比較大,是最大成本。外貿產品材料向客戶指定的供應商采購,價格隨行就市;內貿及民品材料國內自產,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
2) 人力成本呈上升趨勢:由於物價不斷提高等原因,人力成本整體呈上升趨勢。
3) 未來毛利率變動趨勢:內貿航空業務受目前國內軍品定價模式的影響,毛利率上漲空間不大;外貿業務隨著合作程度的不斷提高、規模效應等原因,毛利率也會提高;民品業務毛利率變動趨勢難以判斷,但目前已處於歷史低位,認為未來惡化空間有限,而且收入比重小,變動對整體毛利率的影響不大;基於以上分析認為毛利率未來整體呈小幅上升趨勢。
資產注入:就大家比較關心的傳動資產整合問題,公司表示目前無此定位及相關計劃。但就中航工業資本運作的思路來看,成發科技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的可能較大,但何時進行資本運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投資建議及評級:預計公司2014、2015年的EPS分別為0.11元、0.13元,對應PE分別為140、119,在申萬軍工行業中的航空裝備子行業中較高。雖然估值較高,但由於有資產注入預期,同時與周邊國家的島礁等領土領海衝突將長期存在,周邊局勢存在緊張的可能,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NT:PAGE=$] 鋼研高納(行情,問診):超募項目通過驗收,助力未來高增長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行情,問診) 撰寫日期:2014-07-03
事件
公司於發布公告,“鑄造高溫合金高品質精鑄件項目”和“真空水平連鑄高溫合金母合金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評論
募投即將全部投產,進一步破解產能瓶頸。公司募投項目“航空航天用粉末及變形高溫金屬材料制品項目”及“航空航天用鈦鋁金屬材料制品項目”於2012 年底通過驗收,並於次年貢獻業績。同時,2013 年底完成“新型高溫固體自潤滑復合材料及制品項目”驗收。此次超募項目“鑄造高溫合金高品質精鑄件項目”、“真空水平連鑄高溫合金母合金項目”通過驗收,意味著募投項目即將進入全面投產階段,達產后總產能有望突破3000噸。同時,隨著下半年逐步釋放產能,公司通過外協加工緩解產能瓶頸的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提升民品市場占有率。公司現有產品結構比例中軍品占比達7 成,而隨著高溫合金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不斷延伸,民品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公司超募項目中部分產品可應用於重中型燃機、人工關節、民用復雜結構精鑄件、汽車增壓器渦輪市場及玻璃制造、冶金、醫療等民用領域。相較於軍品市場高客戶粘性,民品市場競爭相對激烈,超募項目投產后民品占比將得到一定提升,並有效豐富公司民品種類,完善民品結構,提升民品產能,進一步提高公司在民品市場的占有率。
未來業績高增長可期。1)超募項目最早四季度貢獻業績。參考募投項目“航空航天用粉末及變形高溫金屬材料制品項目”及“航空航天用鈦鋁金屬材料制品項目”2012 年底通過驗收,於2013 年2 季度貢獻業績。同時,考慮到“鑄造高溫合金高品質精鑄件項目”為擴建項目,技術、團隊都相當成熟,兩個超募項目通過驗收后,調試時間將大大縮短,預計最早四季度即可貢獻業績,並將成為未來幾年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2)項目定位高階,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超募項目主要產品高溫合金高品質精鑄件及高品質高溫合金母合金,下游包括航空航天發動機領域、粉末高溫合金市場、重型燃機市場。以DD407 單晶葉片為例,其作為發動機核心部件,產業化生產剛剛開啟,產品定價高,市場前景廣闊。募投全部達產后,將有效擴大公司高階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鞏固國內高溫合金行業龍頭地位。公司作為院所改制企業,在技術研發、產業化程度上競爭優勢顯著,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高階新型高溫合金生產企業,在多個產品上擁有絕對優勢,航天發動機精鑄件市占率90%以上,高階新型高溫合金(ODS 合金、Ti-Al 金屬間化合物)市占率達100%。考慮到國內高溫合金市場需求巨大,而供應能力尚且不足,公司募投項目全部達產后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並充分享受行業高景氣。
投資建議.
維持“增持”評級。預計14-16 年分別實現營收62.0、75.0、88.0 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5、1.27、1.53億元 ,同比增長分別為21.53%、20.98%、20.10%,對應攤薄后EPS 分別為0.50、0.60、0.72 元。
航空動力(行情,問診):變革和需求雙重受益 維持買入評級
研究機構:申銀萬國 撰寫日期:2014-05-28
投資要點:
投資評級與估值。國際比較來看,通過比較羅羅公司、GE公司的PS和航空動力與羅羅/GE的收入差異,我們認為,航空動力合理的市值規模應該在460-520億之間。以全面攤薄(包括增發收購資產和融資)股本測算,航空動力的股價底限應該在23-26元之間。相對估值來看,考慮此次資產整合我們預計2013、2014、2015年公司EPS分別為0.42、0.50、0.62元。綜合相關公司的估值和國際比較,我們認為公司處於變革和需求提升的前期,估值水平理應超過國際同類公司水平,考慮國內相關公司的估值,認為公司合理的2014年動態PE為55-60倍,即27.5-30元之間。
短期業績有支撐。公司的關聯交易公告顯示太行發動機在經過2013年的調整之后,重新開始上量,同比增長32.4%。同時資金到位后,黎明公司的財務費用下降和管理提升帶來凈利潤率水平提升。兩者支撐公司短期業績持續增長。
中長期研發體制改革和投入增加加快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借鑒國外成熟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的脈絡、思路和成效,我們認為長期以來投入與研發機制是制約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重大專項和航空發動機研制體系變革將打破瓶頸;從產業化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在投入增加和機制革新的前提下將真正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未來20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航空動力充分受益航空發動機及相關產業發展。資產整合完成后,航空動力成為中國航空發動機整機制造唯一平臺,將充分受益於短期利潤提升和中期研發機制改革/研發投入增加。
海特高新(行情,問診):受益“民參軍”和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業績高增長可持續
研究機構:銀河證券 撰寫日期:2014-06-06
1.事件
根據媒體近期報導,(1)總裝鼓勵民企參與武器裝備研發;(2)海特高新參加近期“首屆民營企業高科技成果展”,作為軍用某型發動機電子控制器的供應商,展示和展示了公司在國防軍工領域取得的先進科技成果和部分高階裝備產品;(3)中國首條低空航線通用飛機首航。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軍品業績占比過半;受益“民參軍”根據媒體報導,解放軍總裝備部將會同國防科工局等部門,出臺簡化軍品市場準入程式、建立采購資訊互動機制等多項措施,引導民營企業參與軍隊裝備建設,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步伐。國家近期集中發布了鼓勵和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具體措施我們判斷公司軍品業績占比已超50%,未來受益於軍品業務持續放量。公司航空動力核心控制系統為核心軍品,技術含量和壁壘極高;公司某型航空動力控制系統已經批次交付軍方,某型直升機絞車系統、某直升機氧氣系統等多款新產品已經獲得軍方立項,還有不少儲備新產品。
(二)首條低空航線通用飛機首航;受益通用航空根據媒體報導,一架由珠海起飛的通用飛機已完成從珠海至陽江至羅定的往返飛行,中國首條低空航線上由此已有通用飛機進行低空飛行。
公司受益通用航空發展程度將超市場預期。公司直升機相關業務業績占比已超50%;未來公司航空動力控制系統不僅用於直升機;航空維修業務不僅覆蓋公務機、直升機大修。
(三)民營軍工、通航產業龍頭,業績保持高增長公司為民營國防軍工、通用航空產業龍頭;航空制造、維修、培訓、租賃齊飛;已由一家航空維修企業向綜合航空技術服務企業戰略轉變;2012 年航空動力核心控制系統等研制業務起飛,業績駛入高增長快車道。
2012 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33%,2013 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57%,我們預計2014-2016 年業績增速在40-60%。2014 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41%;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46%;2014 年中報預增30-50%。
3.投資建議
預計2014-2016 年EPS 為0.54/0.80/1.26 元,PE 為32/22/14 倍。未來公司估值將向中航動控(行情,問診)、哈飛股份(行情,問診)等航空發動機控制設備、直升機制造企業靠攏。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軍品交付時間不確定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