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習總書記講話聚焦四個新理念 糾正互聯網傳播模糊認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22 17:35


據「聯合國寬帶委員會」(UN Broadband Commission)的統計和預測,全球互聯網用戶從2001年的3.5億增至2015年底的32億;手機用戶從7.5億增至72億,這就意味着手機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人口,其中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全球總人口的80%。基於「互聯」的Web1.0時代逐步演變為基於「社交」的Web2.0時代,並且正在向基於「人工智能」的Web3.0時代邁進。可以說,21世紀新興媒體的蓬勃發展使人類傳播史進入了以個人化為核心、以移動互聯網為平台、依賴於技術的「第四紀」。

近來,全球互聯網傳播領域有兩個新的變化值得關注。首先,2015年底公布的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排名中,美國占6家,中國占4家。「賽博空間」中形成了以GAFA(谷歌、苹果、臉書、亞馬遜)與以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為核心的兩大陣營,中美主導的全球互聯網共治的物質基礎業已形成。此外,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阿拉伯語和漢語的使用頻率大幅增長,在一些熱點事件的傳播過程中一度超越英語而成為互聯網的第一大語言。上述事實意味着長期以來由美國壟斷、英語主導的全球互聯網傳播秩序將被徹底顛覆。


其次,2016年底全世界網民數量將達到50億,從數量上看,亞洲增長最多;從速度上看,非洲增長最快。從結構上看,2012年是前25億,2012到2016年間是後25億。筆者認為,這後25億加入到全球傳播場域中,對重建國際秩序的影響是很大的。年輕化、多元化、多極化是「後25億」的特征。前25億是「意見領袖」,或者說「有影響力的人」,即各國的中產階級和精英人士,主要分布在西方國家;而後25億是則主要分布在西方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以草根和青年網民為主,是「容易被影響的人」,他們容易被操縱和發動,形成「群聚效應」,是輿論場上的「新意見階層」。

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認為,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對全球傳播新格局所作出的及時回應,強化以互聯網為核心平台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從新聞輿論工作的角度來看,這篇講話聚焦於以下四個新理念,糾正了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外對互聯網傳播的模糊認識,為推動互聯網事業在中國和世界的穩健發展繪制了明晰的路線圖。

互聯網民意。長期以來,在一些領導干部當中,對互聯網是否能夠體現民意存在着一些模棱兩可的認知。學界流傳着三個70%的說法:70%的網民是18-35歲的青年人,70%的網民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0%的網民沒有固定職業。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網絡輿情不能代表主流民意,政府不能被網絡民意所「操縱」。此次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在反映民意上的重要作用,強調了互聯網事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人民的期待和需求」。從全球傳播的角度來看,「後25億」的積極參與將改變互聯網輿情的走向,這在世界范圍已經形成共識,中國也不例外。從這個意義來看,這一講話充分肯定了「互聯網民意」的重要作用,這既符合中國的國情,也是對全球傳播變局的的積極回應。

互聯網執政。這一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領導干部要主動上網,「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積極回應網民關切。早在2009年3月,習總書記就把「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列為21世紀領導干部必備的六種基本能力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該講話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應當主動提升互聯網素養,提升互聯網執政的能力,既要善管互聯網,更要善用互聯網,把互聯網從最大的「變量」轉化為最大的「正能量」。在政治傳播史上,凡是那些能夠有效利用新興媒體的政治家通常都能夠贏得強大的民意支持,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互聯網執政」既是全球政治生態的大勢所趨,也是中國政治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這一講話對我國的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聯網監督。講話首次明確了「互聯網監督」在當前中國政治社會生態中的重要作用,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對網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善意的批評」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這一表態澄清了近期國內外輿論場上對我國政治社會變革和互聯網管理的一些誤解和偏見,明確宣示了中國共產黨接受人民群眾輿論監督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再次為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中對人民的「新四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保障做出了鄭重的背書。

互聯網開放。在去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此次講話中又再次明確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對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我們都歡迎」。這些主張有力地回擊了國際輿論中對中國互聯網發展方針的一些誤讀或曲解,既強調了「依法依規管理互聯網」的國際慣例,也給那些心存疑慮的國外互聯網企業劃定了底線。另一方面,講話還宣示了中國對全球互聯網人才所采取的「海納百川」「得天下英才而聚之」的氣度,「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則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求真務實的一貫作風。從這個意義上說,講話所秉承的「互聯網開放」的理念也給那些想到中國這個當今世界最大、最具活力的互聯網市場上闖盪一番的外國公司和人才吃了「定心丸」。

總的來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站在全球傳播發展大勢的高度,結合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和挑戰,從宏觀戰略部署出發,澄清了國內外輿論的一些模糊認識,為互聯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心打造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理念的國際新秩序進程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規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