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多項措施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 多股受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11月5日,第三屆中國機器人(300024,股吧)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工信部人士在會上透露,工信部將從多個方面加強行業管理,進一步推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其中包括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路線圖以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
工信部人士還透露,將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對機器人產業的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機器人產業準入制度;搭建產需對接平臺為重點,促進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開展培育各家機器人產業推廣示范基地的工作;加強機器人的宣傳和科普。工信部人士指出,和國際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2013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還是以中低階的三軸、四軸機器人為主,高階的六關節軸機器人占比重還不足6%;外資品牌銷售的工業機器人中多關節型機器人占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比重達到62%,即我國自主品牌的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求。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達到36860臺,同比增長了41%,約占全球銷量的五分之一,中國由此超越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肯錫咨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先進機器人在制造業、醫療和服務等產業領域的應用可創造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的產值。
分析認為,機器人產業得以發展的大背景是中國的人口紅利拐點,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援,國產機器人將保持快速發展,相關個股主要包括:機器人、藍英裝備(300293,股吧)、三豐智慧(300276,股吧)、科大智慧(300222,股吧)、新時達(002527,股吧)、沈陽機床(000410,股吧)、智云股份(300097,股吧)、松德股份(300173,股吧)等。
藍英裝備:現金流大幅改善 增持評級
2014-10-27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海證券(000750,股吧)研究員:后立堯
事件:公司公告201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13.7%,三季度單季度增長3.1%。
評論:
三季度業績環比好轉,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增長,管廊項目回款慢但一定會收回。201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6%,凈利潤下降13.7%,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半年沈陽市渾南新城綜合管廊工程建設項目收入確認延后,因此公司前三季度整體利潤有所下降,但管廊項目從10月起就開始回款,根據協議本月政府應支付2.64億元。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與利潤較同比分別增長4.1%和3.1%,環比改善明顯。另外,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9793.6萬元,同比增長150.9%。說明公司由收入導向變為現金流導向的規則取得了效果。
公司打造三大主業:智慧城市、智慧裝備、系統整合。公司董事長技術出身,最早在沈陽機床研究院,后來給西門子代理起家,接著進入冶金、電力、市政等自動化系統整合領域,又從輪胎自動化系統整合進入輪胎成型機制造。公司傳統主業是輪胎成型機,2012年成立兩個子公司做智慧城市、工廠自動化業務,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裝備、系統整合3大主業。公司未來三年內的產品發展計劃包括:①高階輪胎成型機;②耗能工業智慧單元整合系統;③柔性工業物料輸送系統;④高階數控機床及電主軸單元;⑤自動化專用設備(或生產線)電控系統解決方案;⑥智慧城市系統解決方案等。公司2012年完成業務版面,12、13年收入增速分別高達103%、73%,14年由於政府管廊項目資金到位問題,拖累了公司業績,從15年開始公司重新走到快速發展期,預測15年后公司每年將保持30%左右的凈利潤增速。
業務一:智慧裝備業務:公司的智慧裝備包括機專機(成型機,機械事業部)、電力自動化(配電、儀表)。
(1).輪胎成型設備:公司06年進入輪胎成型機市場,公司多做商用車,13年開始做半鋼胎。競爭對手是軟控股份(002073,股吧)、賽象科技(002337,股吧),公司只做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國內子午線輪胎成型機市場年需求量約500套,軟控銷量約100套,藍英裝備約60套。預計13年銷量約60套。公司目前成型機產品為全鋼一次成型機,均價大概500多萬,國內半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機主要依靠進口,藍英裝備在研的半鋼成型機預計均價500多萬,毛利率和全鋼的差不多。從市場需求來看主要來自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更新需求。從新增市場來看,客戶在經歷了2011-2012年低迷期之后,隨著汽車銷量好轉和保有量增加,下遊客戶2013年開始擴充產能,公司訂單也隨之增多。從更新市場來看,目前我國輪胎成型機市場保有量在2000多臺,多是2003年后購置的,全鋼和半鋼比例大概1:1左右,輪胎成型機壽命10年左右,更新需求已開始釋放。
(2).電力自動化:公司自動化項目還涉及到冶金、節能、市政、地鐵等領域。電力做發電+輸送電自動化,13年公司電力行業收入將數倍增長。水處理方面公司主要做市政、凈水、污水處理中的三電及自動化改造。冶金行業公司主要做節能環保型加熱爐控制系統等。
(3).參股進軍機床電主軸市場:公司與德國dvs合作成立聯營公司,主要生產高階數控機床及電主軸單元,國內年需求量約1萬根。未來電主軸替代人工及皮帶業務前景廣闊。
業務二:智慧城市:管廊項目具備先發優勢,回款沒有風險:公司對智慧化城市產業鏈中的安防、消防、節能減排、再生資源等進行全面版面。公司12年以bt方式中標沈陽管廊項目,合同總金額約為11億,管廊項目適合新城區建設,老城市做成本高。長期來看,管廊可以節省土地,經濟效益顯著。根據公司9月披露的補充協議,管廊一期已於2013年10月底完成交付進入回購期,2014/10、2015/10和2016/10月分別支付2.64/2.85/2.71億元;二期將於2015年6月進入回購期,剩余約2.6億元分三年支付。另外,公司10月公告發行2.6億公司債獲批,將為公司管廊項目提供一定資金支援。受部分地段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影響鑒於甲方前期工作原因,導致管廊二期的建設期間延長。經合同各方確定管廊二期的建設期自2012/10-2015/6,管廊二期的回購期自2015/6-2018/6,管廊二期的回購價款支付時間分別為2016/6、2017/6、2018/6月。我們判斷公司憑借項目經驗后續可能接到其他城市管廊項目訂單。
業務三:系統整合(工廠數字化):數字化提升管理效率,賣的是設備+管理:工廠自動化經歷了3個階段:單機-連線-車間自動化。之前公司一臺成型機600萬,10臺賣6000萬,現在讓客戶加1000萬把數字化車間改造。
公司的理念是“通過數字化把各生產流程數字表現出來,有助於優化流程、提高績效,並激發出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對客戶來說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減少管理費用。今年公司數字化工廠業務發展很快,1個工廠的1個車間改造收費就幾千萬。公司做好數字化工廠有三大優勢:行業知名度、工藝熟(工藝改造、固化)、it工人。
機器人:市值仍有上升空間 買入評級
2014-10-30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海證券 研究員:后立堯
事件:
公司公告14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1.5%和25.0%。
評論:
新簽訂單保障后續增長,連續多年高增長。公司公告14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1.5%和25.0%,其中三季度單季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5.6%和11.2%。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簽訂單約22.7億元,同比增長約42%。新簽訂單增速高於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說明公司后續業績有加速增長可能性。2014年公司圍繞“大客戶、大市場”的營銷規則,加強與各行業知名企業的深入合作,不斷擴大智慧(601519,股吧)工廠的市場影響力,有效發揮引領作用,為公司獲得規模化訂單、開拓新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三智一特”戰略。公司是國內最早實現機器人產業化的企業,其具備領先的技術、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以及豐富的項目經驗等,成為搶占新一輪機器人產業發展制高點的堅實后盾。公司依靠汽車自動化生產線起家,但業務已拓展到:軍工、電子、地鐵、家電、石油、印刷、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在軍品領域,公司為軍方提供導彈裝卸系統、雷達控制系統。在電子領域,公司提供半導體生產用真空潔凈機器人。在新能源領域,公司提供鋰電池生產工藝充電、換電生產設備等。目前,公司形成了“三智一特”的業務規劃,分別是: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家庭以及特種機器人。
(1)、智慧工廠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公司依托“戰略合作伙伴”的市場規則,加深與各行業知名企業的對話,憑借共贏的發展理念和項目實施后的良好反響,持續獲得寶馬、海信、機床、米其林、通用、駿馬公司等戰略合作伙伴的業務訂單,進一步延伸公司與戰略合作伙伴的業務鏈,為行業內其他企業建立高效、綠色、數字化的智慧工廠作出典范,也為公司優化訂單結構、實現持續性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2)、智慧城市擴展公司業務覆蓋面公司圍繞智慧城市的“高效、便捷、綠色”發展理念,將bas、iscs、afc、地鐵售檢票系統、電梯衛士、城市一卡通、lte-fi設備等系列產品成功融合到智慧城市的建設。隨著公司技術和項目經驗的不斷積累,公司“軟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公司開發完成的“車等我——沈陽公交通”,其應用gsm、a-gps結合位臵數據實時分析與預測技術,推出的基於智慧手機的在線公交實時到站預報軟件。用戶通過使用該軟件可以更好的規劃自己的出行時間、出行線路,減少等車時間。另外,公司研發的“手機盛京通”,同期配套app已在遼寧移動公司內部上線。用戶使用具有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功能的手機啟動該app即可乘坐公交、地鐵,不僅能降低客戶制卡成本,且能夠為用戶提供最便捷的服務體驗。公司目前已與合作方制定推廣時間計劃,未來將在遼寧全省進行廣泛推廣。
(3)、智慧家庭市場潛力巨大基於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智慧服務機器人現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研究和開發的熱點,預計未來中國也將成為重要的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國家。公司通過多年深入研發,已經在該領域具有深厚積累。在技術方面,公司先后掌握了環境識別、人機互動、多機器人調度等關鍵技術,尤其是突破了在復雜室內環境中的環境模型建立、導航與定位、機器視覺等核心關鍵技術。目前公司正在對服務機器人多關節手臂控制、人機安全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發攻關,不斷增強服務機器人的實用效能。
在產品方面,公司已經完成對展示服務機器人、餐廳服務機器人、高階陪護機器人的產品研發。展示服務機器人具有自主導航運動、資訊發布、安全監控、才藝表演、智慧終端控制等效能,目前已在各科技館、企業體驗中心嶄露頭角。餐廳服務機器人具有自動送餐、空盤回收、自動充電等實用功能,目前已在餐飲企業上崗。高階陪護機器人以自主運動、健康監測與報警、智慧聊天、視頻對話等生活輔助與情感關懷功能,適用於養老院或社區服務站。
(4)、特種機器人進一步拓展國防領域公司特種機器人經過技術與產品的長期積累,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確保該業務的持續快速發展。公司特種機器人目前已形成自動轉載機器人系統、轉載輸送系統、自動裝備保障系統等多類產品,其中自動轉載機器人系統與轉載輸送系統已實現批次化、標準化生產,在研產品為公司深入發展國防領域奠定基礎。公司依托系列化產品線及軟硬體高度融合的實力成為軍隊物資采購一級供應商。公司以雄厚的研發能力及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獲得特種機器人系列新產品——應急救援機器人系統的研制合同,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特種機器人業務的技術和產品儲備,為公司開拓新業務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豐智慧:國內智慧輸送成套設備領先企業
2011-11-16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天相投顧 研究員:張雷
公司此次發行a股1,5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6,000萬股。公司第一大股東朱漢平持股2,386萬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39.77%,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智慧輸送成套設備研發設計、制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的企業之一。公司智慧輸送成套設備銷售收入占比例達到90%左右,是公司最核心的業務。
目前公司智慧輸送成套設備涵蓋空中、地面輸送兩大類別,已形成較完備的產品體系,能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個性化的智慧輸送要求,主要應用於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行業的焊裝、涂裝、總裝等生產線。
智慧輸送裝備應用廣泛,下游需求空間明確。智慧輸送裝備行業具有智慧制造裝備屬性,受國家政策支援,且其下游應用廣泛,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需求增長穩定,農機和倉儲物流等其他應用領域也有不錯的需求前景。
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輸送成套設備的市場需求平均增長率將在20%以上,到2015年,下游需求量將超過400億元。
公司是國內智慧輸送成套設備領先企業,發展前景看好。
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種類齊全、核心產品競爭力強,自行小車懸掛輸送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第一。公司項目經驗豐富,目前已經形成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智慧輸送成套設備解決方案的能力,未來將伴隨產業發展實現快速成長。
募投項目解決產能瓶頸。公司此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智慧輸送成套設備改擴建項目、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建成后公司智慧輸送成套設備產能將實現翻番,達到300套,產能瓶頸將得到緩解。預計新增年均銷售收入2.98億元,新增凈利潤4,314萬元。
盈利預測及估值。我們預計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約為40%,2011-2013年eps分別為0.91元、1.28元、1.65元。參考可比公司的市場定價,我們認為公司2011年市盈率在26-30倍之間較為合理,對應2011年的eps0.91元計算,公司合理價格區間為23.60-27.24元。
風險提示。行業受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影響的風險;市場競爭風險;下游應用行業過度集中的風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