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合格的p2p投資者
鉅亨網新聞中心
說起p2p的投資者教育,這是一個迫在眉睫卻又異常艱巨的任務。說迫在眉睫是因為媒體不時曝光旺旺貸、科訊網等一次次詐騙成功,數百位投資者蒙受損失,再不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還會有人不斷受害。說異常艱巨是因為投資者在看到高收益的時候難免頭腦發熱,往往聽不進善意忠告。身為一名p2p從業者,我想談談對p2p投資的理解,以及新新貸將在投資者教育方面做的嘗試。
一、關於投資和理財
首先聊聊投資,投資主要看5個方面的因素: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資金門檻。在這5種特性中,謹慎的金融投資者認為收益往往是排在最後一位的,但是激進的投資者認為收益是第一位的。那么什么時候需要謹慎,什么時候可以激進呢?我認為看得懂的時候可以激進,看不懂的時候必須謹慎,尤其對初涉網貸的投資者。當看不懂的時候,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時候,絕不要把高收益作為你投資與否的決定因素。巴菲特的投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是需要去了解資訊,觀察資訊,再做判斷。沒有足夠資訊的收集和分析,很難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式。p2p網貸也是一樣,近千家網貸公司,如果對這個行業沒有分析和了解,很難想象可以長期投資。初涉網貸的投資者可以到一流、主流的平臺先了解和學習p2p網貸的常識,少量投資並測試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了足夠的經驗累積,再去判斷如何投資。
選擇p2p的投資者需要具備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的錢過去只是存放在余額寶或者銀行,那么風險偏好就相對較低,建議在p2p做少量資金設定;如果投資過股票、眾籌、比特幣,那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以在p2p投資者設定較多資金。
二、關於一夜暴富
有些投資者喜歡“打新”,到新平臺去投資,喜歡賺錢快,甚至把p2p看成一夜暴富的渠道。其實p2p只是資產設定的一種選擇,由於借款人是分期還款,且許多平臺的借款期限較長,理論上不存在大漲大跌造成短時內積聚財富的可能。“打新”往往是有大戶牽頭,中小投資者跟進,表面看來面對的風險是一樣的,但是中小投資者因為沒有資產設定,資金量小,風險承受能力、應變能力是無法和大戶相提並論的,因此投資者不宜跟風打新。
投資者需要用一種較健康的心態來投資p2p,例如每個月在幾家經營較久的p2p平臺做定投,每月投資1000元,按目前p2p平均收益大概15%左右來算,30年后將積累到700萬的財富,即使考慮通貨膨脹、期間產生的壞賬,這也會是一筆不菲的資金。更重要的是每個月1000元定投,符合普通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影響生活,而僅僅是作為閑置資金的設定。
三、關於中小投資者
近期我們和監管層也對行業的發展做了探討,監管層認為將來對p2p的監管一個重要的部分在於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中小投資者因為資金量小,風險承受能力低,所以不能盲目追隨大戶投資,在選擇p2p網貸投資時,應盡量選擇知名度高、經營時間長、總部位於一線城市、由當地政府或協會組織考察過的,有金融業務基礎的公司。大額投資者也應該降低風險偏好,對新開平臺、無法提供風控說明的公司持謹慎態度。投資者應該學會辨別資訊,綜合考量一家平臺,如果涉及到線下考察,可以去這家公司的借款端考察其是否有真實的借款人,風控能力是否值得信任等。
投資者還應該多關注一線平臺都在做什么。例如上海市就成立了上海網絡信貸服務企業聯盟,對進入的企業做了嚴格的要求,並制定了較高的準入門檻,聯盟中的企業安全性就較高。新開平臺如果積極加入這樣的組織,那么安全性就相對較高。
四、做好資產設定
世界杯已經開賽了,足球場上有排兵布陣的概念,例如442、433、532,沒有一個教練會排成10前鋒,也沒有一個教練會排成10后衛。在投資時也有資產設定的概念,投資者不宜把個人可支配資金全部投入在某一家p2p公司或者幾家平臺。銀行、余額寶、股市、保險(放心保)等各種金融投資理財都可以成為選擇,可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做適當的設定即可。
我們認為p2p在所有投資選擇中屬於中等風險的投資,普通人如果風險偏好較低,設定應該在個人可支配收入的40%以內。目前新新貸已根據投資者在p2p網貸的投資行為,整理了一套風險測試題,目的在於測試投資者是否適合在p2p投資,並對相關的資產設定做出建議,目前已經上線,注冊之后即可測試。。
五、關於用戶體驗的預言
關注p2p行業的投資者應該知道,未來的p2p投資資金必須托管。新新貸也已經與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都有過接觸,並已經獲得一些較成熟的方案,但是當資金完成托管以后,用戶的體驗會大幅下降,充值到賬時間、提現到賬時間、投標速度等都會受到影響。在這里給投資者做個預告,未來完成資金托管的平臺雖然操作繁瑣,但是安全性較高,也值得投資者關注,如果投資者不能適應規範平臺的轉型,那么一是無法真正保障自己的權益,二是也可能造成p2p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目前,p2p行業正在承兩極分化趨勢發展,一極是相對規範發展,想做一番長期事業,能夠堅守底線的公司;另一極是只顧眼前利益,發展思路不明確,想賺快錢的公司。在投資者看來,兩者都是p2p網貸,但是從業內看來,一流平臺和末流平臺的差別極大,不可同日而語,經營范圍、業務規模和風險控制能力截然不同,幾乎是兩個行業。一旦投資者把所有p2p都歸為一類,認為風險是接近的,那么就進入了誤區,對辨別風險非常不利,極易踩雷而不自知。作為p2p公司的經營者,我們會同時關注借款人、投資者和公司3方面,3者不可偏廢。作為投資者也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在投資前應該去了解p2p公司對自身發展是怎么定位和管理,對借款人又是如何服務。如果對這些都能清楚明白,相信投資者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