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警告:中國未來10年經濟增速將跌至3.9%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經濟咨商局周一的報告預測說,中國經濟將會經歷一個比預計要更加崎嶇而艱難的轉換過程。這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從依靠出口及向工廠和房地產業大量投資的快速增長模式轉變為更加緩慢但更加穩定的增加消費的模式。報告警告“這一調整的過程肯定會是痛苦的。”並稱外國公司應該認識到,中國處在“一個長期的,緩慢的經濟增長下降周期中。”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三季度gdp增長7.3% 創5年半最低增幅,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19908億元,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3%。
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表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9%。
在周一(10月20日)的最新報告中,美國諮商會稱,預計2015至2019年期間中國經濟平均增長將會降至5.5%,2020至2025年將進一步降至3.9%。這要大大低於普遍預測的7%到8%的增長率。
眼下北京正在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預計會議將會討論經濟放緩問題。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前景是影響全球經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截至2011年的30年間,中國年均gdp增速為10.2%,創下二戰以來任何主要經濟體均無法比擬的成績。
經濟的飛速增長讓數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使中國成為亞洲、拉美和中東大宗商品制造商的主要市場,也使中國成為美國、歐洲和日本消費及資本品制造商的主要市場。
然而從2012年開始,中國gdp增速逐步放緩。經濟學家稱,今年中國領導層將難以實現7.5%的全年增速目標。
讓美國諮商會做出上述悲觀預測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產出正在下滑,一方面因為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回報正在下降,另一方面因為中國政府對市場力量的限制將阻礙創新。
中國經濟放緩無疑將拖累原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但對於外資企業來說卻未必是壞事。因為在非常時期,外企將會有機會招募到更多的中國人才,找到更好的收購機會,並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中國將在“未來長時間內放慢經濟增速”,因為“競爭格局將會改變,中國將會有投資拉動轉為和外企爭奪市場份額。”
美國經濟咨商局周一的報告預測說,中國經濟將會經歷一個比預計要更加崎嶇而艱難的轉換過程。這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從依靠出口及向工廠和房地產業大量投資的快速增長模式轉變為更加緩慢但更加穩定的增加消費的模式。
報告警告“這一調整的過程肯定會是痛苦的。”並稱外國公司應該認識到,中國處在“一個長期的,緩慢的經濟增長下降周期中。”
中國官員承認經濟轉型需要做一些困難而痛苦的決定,比如說對那些效益不好但卻有政府后臺的企業減少政府貸款。但美國經濟咨商局的報告說,中國政府在這上面的舉動卻十分緩慢。相反的,“每當經濟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中國領導人就推出經濟刺激措施。結果實際阻止了必要的結構調整。”
報告中還給出一些政策建議,為遏制經濟放緩勢頭,中國可以減輕政府在市場中的角色,並改革信貸市場,讓信貸行為基於商業決定而非政治決定。但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質疑中國能夠很快拿出根本性的變革,因為這可能會在短期內拖累經濟增長並引發政治問題。
中國政府今年的目標是經濟增長達到7.5%,已經大大低於2007年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時的14%。
中國總理李克強不久前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與經濟增長速度一樣重要。“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物價比較穩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生態環保取得積極成果,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政策工具箱儲備還很充足”。
美國經濟咨商局的報告說,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美國和其他外國企業。隨著中國認識到自身需要外國資本、技術以及更好地進入海外市場,這將使外國公司有機會去收購那些掙扎中的中國企業。
報告同時稱,外資企業需要注意避免過去的錯誤,確保不與中國簽訂最終令它們失去重要知識產權的協議。
報告也提到中國政府會對那些想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更友好一些。
中國領導人承諾他們仍致力於推進經濟改革。9月份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曾表示,“開弓沒有回頭箭”。
面對中國經濟增速下降的數據,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有多重因素,同時他強調,中國實際gdp比公布的要高,不要怕下降。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