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589家公司中止審查不改ipo節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6月30日的“大限”過后,證監會於7月1日晚間發布了首發在審企業審核狀態變動概況。截至7月1日,受理且預披露首發企業637家,其中,已過會40家,未過會597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8家,中止審查企業589家。此外,根據證監會對ipo公司預披露的要求,截止到6月30日仍然沒有進行預披露的企業將被“終止審查”,為此有69家企業未搭上末班車而暫別上市之路。
在目前已受理且預披露的597家未過會公司中,有多達589家公司中止審查,占比高達98.66%,這一狀況的出現頗為出人意料之外。不過,也有人從證監會發布的這一系列數據中讀到了樂觀的資訊:近99%的待審公司處於中止審查狀態,這豈不是ipo又重新“關閘”了?於是,某些人從中嗅到了ipo節奏放緩、ipo壓力減輕的氣息。
這其實是對“589家公司中止審查”資訊的誤讀。就“589家公司中止審查”的資訊來說,首先印證了之前證監會的一個說法,即ipo預披露不等於馬上發行。這不,589家公司雖然進行了預披露,不僅不能馬上發行,而且還進入“中止審查”狀態。如果之前市場能預知到這一結果,這顯然有利於減輕密集進行的ipo預披露帶給市場的沖擊。至於“589家公司中止審查”是否意味著ipo關閘或ipo節奏放緩,這恐怕只是某些投資者的一廂情愿。
其實,“589家公司中止審查”對目前的ipo節奏並不構成實質性的影響。根據證監會此前的安排,從6月份到今年年底,計劃發行100家公司左右。按照這個節奏,大約每月發股不超過15家公司,也即每周不超過4家公司。6月份已發行9家公司,另有1家公司延后到7月發行。而目前已過會的公司有40家。這40多家公司基本上可以維持住三季度的新股發行需要。所以,至少到9月末,ipo的節奏是可以不受“589家公司中止審查”影響的。
關鍵是四季度的ipo會不會受到影響。根據100家公司左右的發行計劃,四季度將有50家左右的公司需要發行。那么“589家公司中止審查”會不會對此構成影響呢?筆者的觀點是基本不會。589家公司之所以中止審查,其中有568家企業是因財務資料過有效期目前暫時中止審查,待發行人補報財務資料后按程式恢復排隊審核;11家因中介機構及相關簽字人員發生變更等目前暫時中止審查,待中介機構及相關簽字人員變更完成后按程式恢復排隊審核;另有10家企業因中介機構存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執業行為受限的狀況而中止審查,此類企業是否恢復審查取決於其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受限的狀況何時解除。也就是說,在589家中止審查的企業中,有579家公司是在補報了相關材料或完成了相關變更手續后是可以恢復排隊審核的。而隨著半年報的出臺,補報財務資料可以很快就能完成。屆時這些公司的審核又可以重啟。並不會對四季度的ipo節奏構成影響。因此,589家公司中止審查並非是ipo“關閘”,也不會導致ipo節奏放緩。
其實,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在證監會推出100公司發行計劃的背景下,ipo壓力已不構成當前新股發行的主要問題。目前新股發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存在於制度方面以及監管方面。比如,目前新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仍然極不合理,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的問題仍然突出,從而給股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大小非問題,讓股市成為大小非們的提款機。又如新上市公司的質量問題,一些公司帶病上市,也有的公司上市后即變臉等。可以說,這些問題才是當前新股發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個問題,市場參與各方務必不要本末倒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