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專欄】一張圖三條線懶人投資術
ZMCH 2014-10-21 08:19
前言
我相信很多人剛開始學投資理財時,挫折感很重,因為看不懂股票,也不懂基金,更不用說期貨或選擇權。至於說技術分析,或是總體經濟判斷,對於一般人來說更是無自字天書。現在要教大家的是一張圖三條線,就讓你搞懂要如何分辨何時是買點和賣點。
此外,我還和大家說此種金融商品不僅簡單,而且適合沒時間看盤和花時間研究的人。那這項商品是什麼呢?答案是指數型投資(ETF或指數型基金),所謂的指數型投資,顧名思義就是指數漲多少,那麼它就漲多少,反之則亦然。
以美國為例有SPY(S&P500)、DIA(DOW)等,還有以產業指數如IBB(那斯達克生技),還有金融和電子等相關指數等各種不同類型。
筆者會建議初學者以SPY或DIA為主,原因很簡單,成交量大。而且權重大比較貼近總體經濟。有人會問做指數型投資和總體經濟有什麼關係。如果該指數能夠含蓋整個國家全部市場指數,那麼判斷越簡單。相反的如果是特定產業指數,因為是個體經濟和總體經濟相對連動性比較沒那麼高,判斷上難度就很高。
SPY和S&P500指數比較圖
從圖一就可以證明雖然兩者的走勢是相當貼近,可以說幾乎是一模一樣。 但由表一可以發現到時間越長,SPY績效似乎比S&P500來的差一些,這是因為商品本身有所謂的管銷費用,但指數並沒這問題。所以指數長期績效會勝過SPY。
圖一:SPY和S&P500指數比較圖;資料來源:鉅亨網
表一:SPY和S&P500績效圖:資料來源:SPDR[NT:PAGE=$]
一張圖三條線
由於SPY和S&P500走勢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我們用S&P500指數來判斷買賣點,並不是用SPY價位來看,這是因為這樣看會比較有感覺。否則你會知道SPY價位在130對應到指數是多少嗎?既然是追蹤指數,看指數來判斷買賣的價位不就好了嗎?例如在圖二中,你分別在最高點2000和最低點800各畫出一條線,並且在者兩者中間在畫出一條線平均線1400。這時你應該很清楚所謂的天花板和底部在那,和中間平均價位在那。
圖二:S&P500指數月線圖;資料來源:鉅亨網
投資策略
筆者提供兩種方式,表一是固定單位固定級距的買法。依照此方法你可以看到最後平均成本是1400和先前講的S&P500平均線1400是一樣的。如果你想要降低成本的話,可以考慮表二的方式,一樣是固定區間累進式的買,越往下越買越多,而且是從均線1400以下開始買,由表二的方式可知,平均成本約S&P500指數1080。光表二方式就比表一方式成本降低29%。可見累進式加碼可以降低不少成本。
這時有人會問那為何不一次重壓在低點800點在買就好,坦白說每個人都知道要這樣做。但實際操作時,你真的有把握嗎?如果沒到這麼低的話那你不就錯過,手中持有比例不就是零。而且錯過這次,下次要等多久才能等到你預設價位,這點都必需思考到。所以才會建議用表二或表三方式,這樣比較能確保你都能買到。手中一定會有持有比例。
至於賣點筆者認為可以設定均線和指數相對高點的中間的。以S&P500為例就是1400和2000點的中間就是1700點在考慮出脫。以表二和表三的成本一次賣出,分別可以獲利21%和57%。如果你想要獲利比這更多,就要考慮賣點需要更高,但是等待時間也會比較久。至於適不適合就需要審慎評估。
表二:固定單位固定級距式買法
表三:固定區間累進式加碼
後記
看到這裡各位是否覺的很簡單呢?你不必花太多時間看盤,只要機械的操作,要獲利並不難。而且這類型的商品只要是投資在經濟長期都有在成長的國家或區域或是全球指數也都通用,更重要你不怕會越攤會越平,就像景氣循環一樣,有時好有時不好,只要能一直循環就不怕真的躺平漲不上來。
在國內有也這類似商品,叫台灣50你也可以用這樣的策略模式投資。投資並沒有像大家所想的很困難,能獲利的方式有很多種,重點是簡化投資方法,這樣投資起來不僅簡單而且又節省時間,不要在找藉口不會投資,趕快行動只要錢長大。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