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攸克地產:噓,北京限價放鬆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3 16:30


和訊房產訊息 樓市趨冷,買房人維權增多,北京(樓盤)市住建委很尷尬。今年上半年,市住建委多次成為許多買房人申訴、講理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業主維權背后都有政府“限價”這只看得見的手的原因。 這只構成了北京樓市限價令悄然放松的理由之一。

北京樓市的“限價令”正在悄然放松。


6月14日,昔日的北京“薊門橋地王”、如今的保利海德公園,在拿地4年以后終於取得預售證,預售價超過9萬元/平方米。在一些高價樓盤開發商眼里,海德公園取證對高階市場帶有足夠的風向標意義。

一天之后,泰禾在通州臺湖的拾景園以及天潤福熙大道等5個項目取證,拾景園部分樓座售價超過5萬元/平方米,天潤福熙大道預售價維持在5.2萬元/平方米的水平。

數盤被放行,顯示出早先被業內公認的北京4萬元預售限價令的紅線遭遇集體突圍。

今年4月初,北京市住建委在與開發商的一個溝通會上重申限價政策不變。但從近期執行層面看,攸克君認為,核心為“兩個不高於”的限價政策又在悄然放松,有跡可循。

2013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主要負責人提出“兩個不高於”的限價政策,一個是取證樓盤價格不能高於周邊樓盤價格。按照這些標準,上述幾個被點名的項目均不合格。

“限價令”的另一個“不高於”,是取證樓盤價格不能高於前期價格。這一條在今年4月修正為:兩期開盤間隔時間不長,新取證價格不能明顯高於上一期價格。但所謂開盤間隔如何界定,並未有明確標準。中鐵山語城、中糧萬科長陽半島(紫云家園)等樓盤近期取證價格和去年下半年相比,每平方也都有幾千元的上調。

地產大佬馮侖曾形容房地產是個“夜壺”;在一些業內人士眼里,“限價令”即便不是夜壺也是根松緊帶。

從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北京的限價令就經歷了一個“由緊趨松,由松再緊,由緊再松”的過程。

2013年10月底,市住建委召集了30多家開發商開會,傳達了“年底前漲價項目一律不批證”“高於4萬元/平方米的項目不批證”等多條意見。許多樓盤入市節奏被迫延后。這一次限價收緊,被業內視作北京確保2013全年房價控制目標的突擊性做法。

進入2014年,1號證泰禾·北京院子和2號證紫辰院高價放行,“限價”進入了一個相對寬鬆的階段。之后,萬科如園、華僑城、招商臻園等一批4萬元/平方米以上樓盤,都趕在2、3月間取證。

與此同時,普通樓盤限價與高階樓盤相對放開是並行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興萬科橙低價入市,這被部分媒體解讀為“萬科降價”。但北京萬科及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明確表示,這是執行政府指導價的結果。

到了4月,北京市住建委又開了一次會,重申限價政策繼續執行。知情人士對攸克君透露,會上明確,單價超10萬元/平方米的樓盤不予發證、不允許精裝拆分、兩期開盤時間相隔不久不允許提價超過10%等要求。

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京城樓市在3月達到一個相對高點后開始急轉直下。1月到3月,北京新房成交是從6935套增加到7289套(2月受春節等因素影響有下降);3月到5月,新房成交就從7289套下降到6200套、再降到5336套。

樓市趨冷,而買房人維權增多,這也讓市住建委很尷尬。今年上半年,市住建委多次成為許多買房人申訴、講理的地方。昌平路勁世界城和房山合景領峰的買房人,都曾聚集到市住建委,請住建委給業主做主。

業內人士也向攸克君抱怨,一定程度上,業主維權背后都有政府“限價”這只看得見的手的原因。例如,合景領峰的買房人維權,主要是因為開發商承諾的“98折”兌現不了。開發商為什么兌現不了?因為開發商“沒想到最終建委的批價只有2.1萬元/平方米左右”。再打折,開發商“利潤會很受影響,北京公司也沒法向集團交代。”

綜合業內人士和攸克君交流的看法,今年限價令執行比去年寬鬆,政府部門批證也照顧到一些高價地項目的成本、高階樓盤的品質等實際情況。但限價令並未完全松動。

攸克君認為,限價令應該也可以在當下的情勢下放開。

首先,“限價”本身並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市場化行為。政府部門的這種行政干預,與中央倡導管好政府的手的精神相悖。“限價”的執行並非一視同仁、一以貫之,松松緊緊之間,輿論關注與政府澄清或沉默之間,市場預期被干擾,對於不同樓盤也不公平。

其次,“限價”結果並不都是一片和諧。限價本身是一種掩耳盜鈴,去年開發商通過精裝拆分等手段規避,平抑房價只是數字表現;今年,市場下行,拆分顯露後遺症,買房人維權走到住建委門前。

當下,樓市整體是下行趨勢,在北京不可能退出限購的情況下,限價的退出,對於市場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同時,因為限購持續、信貸政策沒有本質轉好、自住房帶來市場觀望的情況下,市場需求未必支援高價成交,限價退出,並不會直接導致樓市特別是房價的反彈。

所以,“限價令”的取消並不是洪水猛獸,只是一種順勢而為。何況,政府部門還可以拿出“只做不說”的老辦法,一旦輿論滔滔,自己還有回旋余地。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