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方智庫:島礁之爭加劇亞太海洋競爭 存意外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軍方智庫18日發表的《戰略評估2013》指出,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發展與國際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來地區島礁主權爭端急劇升溫,加劇了亞太地區的海洋競爭態勢。
中新網報導,《戰略評估》報告是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年度評估報告之一,由中心組織不同領域專家學者撰寫完成,對全球戰略形勢、亞太海洋競爭與合作、網路空間安全新趨勢、北極地區開發與合作、太空領域國際競爭、導彈防禦發展態勢等6部分進行評估
報告在「亞太海洋競爭與合作」專章中說,亞太地區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造成了複雜的歷史問題。中日釣魚島爭端、韓日獨島爭端、俄日北方四島爭端以及南海問題等爭議熱點頻出,引發各戰略力量參與博弈,加劇了亞太地區海洋競爭態勢。美國繼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刺激了有關國家倚美自重、以武謀海的心態,加劇了矛盾,增大了對抗性因素。
報告稱,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周邊海上問題集中爆發,中國面臨的海洋發展和安全挑戰驟然嚴峻。中國是一個海上方向地緣條件不利的國家。其一,中國與周邊6個國家隔海相望,在專屬經濟區劃界上存在爭議,加上釣魚島、南海島礁主權爭議問題日益突出。其二,中國當面西太平洋海域橫亙第一島鏈,中國商船和軍用船舶必須通過相關的海峽水道才能走向大洋,加上美國的軍事存在和同盟關係,使問題更加複雜。目前,中美在美艦機抵近中國近海及專屬經濟區內偵察的合法性問題上分歧難以彌合,日本不斷質疑中國海軍進出第一島鏈海峽水道、在第一島鏈以外海域訓練以及防空識別區的劃設等正常舉措,存在發生海空意外事件的風險。
報告指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海上安全問題是全球性的。當前,海盜、恐怖主義、跨國犯罪、重大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對地區安全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中國海權發展將以和平合作為主要手段。中國和平發展的國家戰略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決定了中國發展海權及現代化海上力量、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的防禦性質。」報告說。
報告並指出,中國海權絕不是霸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無論中國海軍如何強大,也絕不會爭霸、擴張。當代中國海軍的建設和運用,將始終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保護人民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中國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承擔國際義務而必然發展的海權及其海上力量,不僅是中國的機遇,也將給世界帶來發展機遇。
報告說,當前,亞太海洋競爭持續升溫,網路空間國際競爭向縱深演進,北極地區成為新的全球地緣戰略競爭熱點,太空領域戰略地位日益上升。各主要大國深刻認識新興領域的戰略潛力,紛紛加大戰略經營力度,力求在未來的新興領域格局中佔據優勢地位。
報告專門用一個章節評估導彈防禦發展態勢。報告認為,發展破壞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的導彈防禦計劃,必然惡化全球安全環境。中國堅決反對將導彈防禦系統引入亞太地區,否則將損害國家間互信和地區安全。
繼2013年首次公開發佈以亞太地區戰略形勢為主題的《戰略評估2012》之後,中國軍方高級智庫再次向國際社會公開發佈《戰略評估2013》中英文版報告。
報告主編、軍內著名學者陳舟少將表示,我們發佈戰略評估報告,目的是客觀真實地評估全球戰略形勢,為人們全面了解、清醒認識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提供思路,增強民眾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