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產業鏈如何推進傳統制造產業聯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1 11:32


和訊網訊息 在中國(深圳)產業鏈金融創新發展論壇以“產業鏈金融如何推進傳統制造產業聯動”為主題的圓桌討論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深圳怡亞通(002183,股吧)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和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劉云秀、高新盛副總經理劉書華以及前海天府酒類交易中心董事長傅元森等將就現代產業鏈金融對傳統制造產業聯動所產生的影響各抒己見,開展熱烈討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圓桌討論中表示,產業鏈金融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同時,互聯網金融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它能夠動員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領域,而傳統的銀行用體制內的資金,銀行通過存款放貸款。銀行在這里是一種融資,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銀行在這里起到主導作用。對於客戶、投資者來講,並不知道錢投到哪里。通過互聯網金融,一方面能夠使更多的外圍資金進入到這個領域,同時這種手段能夠給客戶帶來更高的回報。要是沒有產業鏈金融,單方面投一家企業,在控制風險上的難度會更大,這一塊在控制風險上會有優勢,我們在這些領域也容易拿到比較高的回報。上下游貸款、保底業務等,金融機構的獲利程度比較高,比中小企業直接貸款的獲利要高,我想這有空間。


高新盛副總經理劉書華表示,因為高新盛本身的定位是做產業鏈互聯網金融,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談我自己對未來的創新形勢方面的體悟。第一,我們從產業金融與現代高科技的結合,我們本身做的是金融互聯網。互聯網工具包括移動支付的工具日新月異,不斷升級變化。未來在普惠金融包括高效性和便捷性上有具體的創新形式;第二,從產業聯動的角度來講,我們是做產業金融,產業聯動要達成的目的要在區域內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實現產業鏈的協同、升級、發展,這是它要達到的目的。未來在一些具體的服務方式上,創新可能會出現,其實現在已經有了。比如我們看到金融園區的服務方式,未來會延伸到更深層次的區域性產業金融服務方向體現;第三,我們從產業金融深層次的發展角度來看,我們看到目前盡管大家講的非常多的產業鏈金融,這可能是初步階段,寄托以供應鏈為主,還沒有到國外比較成熟的價值鏈上。我認為未來不簡單是直接投融的關係,應該進一步深化到價值鏈上的助力,從而推動中小微企業真正升級、更新換代、優化。我認為從這三方面創新。

深圳怡亞通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劉云秀說:“我們是一家上市的供應鏈公司,原來我們的主營業務是供應鏈服務,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服務環節是供應鏈金融服務。今天的主題是產業鏈金融,它的概念是相似的。過去我們做供應鏈服務的時候,我們在十幾年前講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熵流服務。物流是基礎;資金流是供應鏈金融,也可以說是產業鏈金融;資訊流是資訊化發展的產物,它起到一個很重要的推動作用,熵流是賺錢的驅動力。我們覺得以后的產業鏈金融服務要更加專業化,更有深度。我想它是一個組合群,把產業技術、金融技術、資訊化技術,說白了是互聯網技術,也包含互聯網技術。還有市場營銷技術,把他們高度融合在一起。我們談到供應鏈包含了制造供應鏈,也包含了流通環節的供應鏈。我們覺得制造環節的供應鏈最核心的是核心技術,關鍵在於制造工藝,這是比較硬的東西。流通環節是市場技術、金融技術。品牌商務模式,金融技術是很重要的力量。資訊化技術包含了互聯網等等。我們未來要做得更加專業化,事實上深圳叫供應鏈的公司有上千家,是為產業鏈做服務,以后要做得更專業,更有深度。要懂技術,要有很好的品牌,要軟硬兼施的競爭模式。僅僅有軟的東西是不行的,硬的是靠你的核心技術、重要資源硬碰硬的競爭。軟的東西是商業模式、品牌,借助整合資源的能力,金融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力量。”

前海天府酒類交易中心董事長傅元森說:“這幾年我們主要做交易平臺,總部在四川,在全國好幾個省份建立了中心,對我們一所多中心給予了肯定。近幾年我接觸了各個行業的企業,銀行的交往也比較多。我們在這里談產業鏈金融的幾點看法,一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越來越少。聯合的方式越來越多。這要求銀行從過去單一的產品或者是服務於某一個企業、環節的金融服務方式,要向全產業鏈的金融方式轉變。”

“我們電子商務已經遍布了各個行業,這要求我們銀行金融全程的建設服務,向過去傳統線下的服務,一筆貸款,一批要幾個月,訊息萬變的經濟下,我做一筆交易要等幾個月,這筆交易可能早就黃了。這要求銀行要全程做好,我們根據銀行作出一些嘗試,對於一些上下游的企業,我們循環使用,既提高了效率,也方便了企業。

高新盛副總經理劉書華說:“談到模式的創新,在座很多都是老總和精英,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特別是一個創新型的新企業,它的發展絕對它的定位。從高新盛創立的初始團隊開始,對我們選擇做互聯網金融產業經過了反復的認證和推敲。我們跟一些平臺不太一樣,我們借助了咨詢公司確定我們的定位。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它確實適合我們高新盛的發展路徑和需要。”

“經營模式的創新,人才是關鍵。我們是首個做產業鏈互聯網金融企業,前無古人,后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同行。我們有三個模塊,一是產業鏈,二是互聯網,三是傳統金融。這三個模塊下面,我們在這么多的產業鏈里如何選擇適合高新盛的產業鏈?我們如何把握選擇的產業鏈在哪個環節切入?我們如何在互聯網上實現我們的業務模式和定位;如何跟傳統的功能結合。我們需要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引進這三方面的精英。一是產業鏈的經營,資深人士精通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二是互聯網精英,具有互聯網推廣的精英;三是傳統金融業,有資深傳統金融背景,在我們定位的基礎上不斷磨合、碰撞,形成今天自身特有的精英。”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