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新股

四只新股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騰信股份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騰信股份(300392,股吧)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專注於互聯網營銷業務,主要從事互聯網廣告和互聯網公關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業務收入占比在90%以上。公司具體業務內容包括互聯網廣告及公關服務的規則制定、媒介及服務采購、廣告投放、精準營銷、廣告效果監測及優化、網站建設及創意策劃、輿情監控及社會化媒體營銷等服務;同時還重點儲備了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作為培育並擇機進行擴張的潛在優勢業務。

二、上市首日定位預測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49.92-52.36元

東北證券(000686,股吧):51.10-58.40 元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26.0-26.5元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46.53-53.58元

騰信股份: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廣告,公關服務提供商

騰信股份新股發行網上發行日和網下配售日為 2014-8-29。公司擬發行 16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 25%,其中,網下 發行 960萬股、網上發行 640萬股。發行價為 26.10元/股

公司分析:

公司主營業務穩步增長。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供互聯網廣告服務和互聯網公關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服務包括互聯

網數據挖掘及規則制定;效果監測;媒介購買、廣告投放、網站建設及創意策劃。互聯網公關服務包括輿情監控和社會化 媒體營銷。2011-2013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62840萬元、67293萬元和 69271萬元,同比增長 7.09%和 2.94%;歸 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 5790萬元、6033萬元和 7742萬元,同比增長 4.20%和 28.32%。

廣告服務仍為主要收入來源,公關業務高速增長。目前公司的營收中互聯網廣告服務仍占據絕對的比例,2013年公司互 聯網廣告服務分項收入為 64853萬元,占總營收的 93.62%。公關業務雖然占比較低,但增長迅速,2012和 2013年分別 增長了 23.71%和 44.75%。

擁有優質的媒介資源和客戶資源。公司非常注重與優質的互聯網媒介開展合作。在 2013年底艾瑞咨詢監控的我國流量前 50家互聯網媒體中,公司已與其中的 41家建立了合作關係。此外,公司還擁有包括伊利、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華安基 金等在內的優質客戶。

國內互聯網廣告市場處於高速增長期,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0年-2013年,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從 325.5億元的規模擴 增至 1100億元的規模,增長了 3倍之多,且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將在 2017年達到 2800億元的規模。利好行業內的相 關公司。相較而言,我國公關行業的規模較小。2013年公關市場規模為 341億元,目前處於穩步增長階段。

盈利預測與估值定價

合理估值區間為 2014年 32倍 pe,2015年 28倍 pe,對應的合理價值區間為 49.92元-52.36元。我們預計公司 2014-2016年銷售收入分別為 73646萬元、79279萬元和 85998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 10009萬元、11947萬元和 14372萬元,對應的 eps 分別為 1.56元、1.87元和 2.25元。上市公司中,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省廣股份(002400,股吧)、思美傳媒(002712,股吧)、藍色 光標和華誼嘉信(300071,股吧)。按 8月 28日收盤價計算,四家公司 2014-2016年的平均 pe 分別為 36.23倍、28.04倍和 23.90倍。 基於穩健性原則,我們給予公司 2014年 32倍 pe,2015年 28倍 pe 的估值,對應的價值區間為49.92元-52.36元。(海通證券)

騰信股份新股定價報告:互聯網營銷領先企業

騰信股份成立於2001 年,是國內最早涉足互聯網營銷的公司之一。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客戶在互聯網上提供廣告和公關服務,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幫助客戶尋找廣告資訊傳播的網絡目標受眾群體,以適當的媒介及廣告位臵組合,為客戶進行互聯網廣告投放及優化。

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廣告服務行業處於快速增長階段。2007 年-2011 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從106 億元增長到512.9 億元,2013年國內市場規模達到1100 億元,同比增長46.1%,預計到2017 年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2852 億元。2013 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營銷市場規模為155.2 億元,預計到2017 年將達到1276.9 億元,2014-2017 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9.4%。

公司擬通過本次公開發行募集3.48 億元資金,投入互聯網營銷平臺升級改造項目、研發中心擴充改造項目、移動終端平臺項目、總部基地建設項目等四個項目,均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進行。

按照發行后全面攤薄股本計算,我們預計公司2014 年-2016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46 元、1.85 元、2.49 元,基於目前a 股互聯網行業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約為2014 年35-40 倍pe,給予公司二級市場合理估值51.10 元-58.40 元。

風險提示:重要客戶流失或減小互聯網營銷投入導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互聯網媒介資源采購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業績下滑。(東北證券)

騰信股份:專注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商

一、公司專注於互聯網營銷業務,主要從事互聯網廣告和互聯網公關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業務收入占比在90%以上。公司具體業務內容包括互聯網廣告及公關服務的規則制定、媒介及服務采購、廣告投放、精準營銷、廣告效果監測及優化、網站建設及創意策劃、輿情監控及社會化媒體營銷等服務;同時還重點儲備了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作為培育並擇機進行擴張的潛在優勢業務。

二、公司將客戶分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客戶,公司2011~2013年服務客戶數量分別為131家、95家、85家,不同類型客戶從2011~2013年均出現下降,其中小型客戶數量減少判斷和公司主動行為有關,超大型客戶數量略有減少,對公司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單一客戶投放量呈上升趨勢。

公司2013年服務客戶數量為85家,投放量在2千萬的超大型客戶為5家,占公司總收入比例是77%;其中最大客戶伊利2013年投放量近3億,有44家客戶是小型客戶(平均arpu值為21萬/年)。

公司將超過2千萬的客戶分為超大型客戶,2011~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超大型客戶數量分別是6家、7家、5家、3家,合計貢獻收入分別為3.5億、4.8億、5.3億、2.7億,占公司總收入比例分別為56%、71%、77%、75%。超大型客戶數量略有減少,該類型客戶收入增加主要是大客戶伊利2013年投放量近3億,比2011年和2012年分別新增1.5億和1.1億,2014年上半年投放量已達2.1億。

三、公司主要服務行業包括快消品、金融、汽車、資訊技術(主要是網游)、家電數碼等耐用消費品、教育醫療等其他領域。公司客戶涉及行業按2013年收入貢獻排序依次是快消品(3.27億)、金融(1.28億)、汽車(0.86億)、資訊技術主要是網游(資訊技術和網游收入貢獻分別是0.75億和0.68億)、家電數碼等耐用消費品(0.64億)、教育醫療等其他領域(0.14億),其中快消品、金融行業是公司年收入過億。

四、公司的收入增長平穩。總收入:2011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分別為6.28億、6.73億(+7.1%)、6.93億(+2.9%)和3.62億(+8.1%),其中大客戶伊利2013年投放量近3億,比2012年新增1.1億,2014年上半年投放2.1億。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2011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分別為0.58億、0.60億(+4.2%)、0.77億(+28.3%)和0.38億(+12.6%);毛利率:2011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分別為16.1%、16.5%、18.0%和18.0%。

凈利率:2011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分別為9.2%、9.0%、11.2%、10.6%。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判斷公司未來3年內生保持平穩增長,內生增速預計在15~20%左右區間,預測2014~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0.90億(+16%)、1.04億(+16%)、1.23億(+18%),對應2014~2016年eps分別為1.40元、1.63元、1.92元。考慮目前新股發行不能超募資金,募集資金基本是募投項目資金+發行費用,我們測算發行價格區間預計為26.0~26.5元,對應2014年和2015年pe分別為19倍和16倍左右。

風險提示:大客戶流失風險,宏觀經濟不景氣對公司廣告投放影響等。(廣發證券)

騰信股份投資價值分析報告:a股首家純粹的互聯網營銷公司

騰信股份:a股首家純粹的互聯網營銷公司。

公司上市后將成為a股首家純粹的互聯網營銷公司,公司始終把技術作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主要從事互聯網廣告服務和互聯網公關服務業務,自2001年成立以來積淀了大量的客戶和媒體資源,技術亦不斷進步,上市后享有行業大發展背景下的先發優勢。

互聯網營銷發展迅猛移動端營銷開始井噴。

近年互聯網營銷發展迅速,近三年維持45%以上增長率,2013年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預計未來三年仍將保持30%以上的復合增速;移動端營銷增速呈井噴之態,2013年規模達到155.2億元,同比增長率達105.0%。

公司享有技術及媒介資源優勢三大業務創新是公司特色。

技術方面,公司擁有mediapowe營銷數據分析技術系統等自主研發的“互聯網營銷決策與標準化服務七大核心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營銷服務;媒介資源方面,與互聯網媒介保持穩定和持續的戰略合作,在媒介購買過程中具有渠道優勢,在我國流量前50家互聯網媒介中,已與本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網站達41家;而在業務創新方面,公司有三大特色:(1)近年增長迅速的互聯網公關服務業務;(2)搜尋引擎營銷服務業務;(3)移動終端營銷服務業務。

詢價建議。

經過測算公司擬募投資金(含發行費用)約為41,761萬元,發行股本(全部新股)1600萬股,在當前發行機制下我們建議合理詢價區間為25.9-26.1元。而結合相關板塊公司的估值情況,保守原則下我們認為合理價格區間為對應2014年pe的33-38倍,區間為46.53-53.58元。(長江證券)

三、公司競爭優勢分析

公司享有技術及媒介資源優勢三大業務創新是公司特色。

技術方面,公司擁有mediapowe營銷數據分析技術系統等自主研發的“互聯網營銷決策與標準化服務七大核心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營銷服務;媒介資源方面,與互聯網媒介保持穩定和持續的戰略合作,在媒介購買過程中具有渠道優勢,在我國流量前50家互聯網媒介中,已與本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網站達41家;而在業務創新方面,公司有三大特色:(1)近年增長迅速的互聯網公關服務業務;(2)搜尋引擎營銷服務業務;(3)移動終端營銷服務業務。

 

菲利華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菲利華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是全球重要石英材料供應商。公司是全球少數幾家具有石英纖維批次產能的制造商之一,主要從事光通訊、半導體、太陽能、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用高效能石英玻璃材料、石英纖維及制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現已成為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優勢的石英玻璃材料及石英纖維制造商。

二、上市首日定位預測

長江證券46.53-53.58元

海通證券:33.28-40.96元

中信建投證券:30.50-36.60元

廣發證券:37.3—41.9元

菲利華:全球重要的石英材料提供商

公司是全球重要石英材料供應商。公司是全球少數幾家具有石英纖維批次產能的制造商之一,主要從事光通訊、半導體、太陽能、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用高效能石英玻璃材料、石英纖維及制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現已成為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優勢的石英玻璃材料及石英纖維制造商。

航天航空及光纖行業對石英材料需求快速增長。我國航天航空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隨著國家神舟系列飛船的逐步研發推出,以及新裝備的研發投入及使用,對復合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而帶動對公司石英材料的需求增加。近年來,我國光纖光纜行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纖光纜產業,並形成了完整的光棒、光纖、光纜產業鏈。“十二五”期間我國光纖的需求量將會達到每年15%以上的增長,這將帶動對公司相關石英材料及纖維的增加。

公司多年技術優勢造就品牌優勢。公司具備40多年的專業生產優勢,積累了諸多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承擔了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十多項,至今擁有已授權專利23項(含國防專利1項),是國內首家獲得國際主要半導體設備制造商認證的石英玻璃材料企業。近十年來,公司已逐步建立了其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特別是在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市場已擁有良好的口碑,具有較強的品牌優勢。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公司14、15、16年每股收益為1.29、1.64、2.08元,結合行業可比的幾家可比上市公司的情況,14年合理價格在42.6元左右,對應pe33倍,目前發行價38.3元較為合理。預計上市首日價格區間在42.2-45.9元范圍內。(東興證券)

菲利華:領先的石英玻璃及制品制造商

收入全部來自石英制品銷售。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光通訊、半導體、太陽能生產中使用的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中使用的石英纖維及制品。2013年公司收入為2.82億元,同比減少1.1%,凈利潤為6915萬元,同比增加11.59%。公司為國內最早的石英玻璃生產企業之一,為全球少數幾家具備石英纖維批次生產的制造商,主要競爭對手包括momentive、tosh、shinetsu及techno等跨國企業。

專注高階石英玻璃制品生產,品牌技術優勢明顯。公司專注生產石英玻璃、纖維及制品40多年,積累諸多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擁有授權專利22項。公司擁有湖南省內四個科研機構形成的“四位一體”的自主創新平臺。公司半導體用石英玻璃獲得東京電子材料認證,初步具備與國外主要石英玻璃企業競爭能力。公司采用直銷模式,對高頻交易客戶采用先發貨,再確認數量質量最後約定付款期的結算方式,該模式減少中間環節時間及成本,較高的毛利水平保障盈利能力。公司2013年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達到3.07、2.43,處於業內先進水平。公司2013年底資產負債率為23.79%,且無長期借款,具備增加財務杠桿的空間。

下游市場潛力巨大。公司主要下游光通訊領域受益4g網絡建設,將迎來大發展,根據《電線電纜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光纖需求gagr將達到15%以上,2015年光纖需求達到1.5億芯公里。另一重要下游航空航天業在“十二五”期間也將受到政府大力支援,作為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材料,公司石英纖維也將迎來發展的大好機遇。

募投項目。公司現有各類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產能750噸/年,公司擬募集2.7億元,發行不超過1620萬股,占本次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超過25.08%,用於年產200噸合成石英玻璃碇項目,以及2400噸/年天然石英玻璃碇項目。該項目預計建設兩年,達產后收入和利潤將有較大幅度增長。上述項目為公司成熟產品,投產后可大幅增加公司生產能力。

公司股票合理價值區間:33.28-40.96元。我們預測公司2014-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8266/9381/11621萬元,對應eps分別為1.28、1.45、1.80元;可比公司8月27日收盤價對應平均pe26倍,參考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具備軍工概念,給予公司2014年pe為26-32倍估值,建議詢價區間33.28-40.96元。

風險提示。高純度進口原材料價格上漲擠占公司盈利空間。(海通證券)

菲利華:優質石英玻璃生產商

國內高階石英玻璃生產領軍企業

公司主要從事光通訊、半導體、太陽能、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用高效能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石英纖維及制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光通訊生產中使用的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半導體生產中使用的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太陽能生產中使用的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生產中使用的石英纖維及制品。受市場環境的變化影響,公司自2012年5月起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主動停止光伏用石英坩堝產品的生產,未來公司基本不再發展光伏用石英坩堝業務。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為光通訊、半導體和航天航天。

石英纖維及制品增長迅速

公司石英玻璃產品線完備,高中低階產品均有涉及。初級產品石英錠主要用於半導體領域,石英錠經過進一步加工形成石英棒、石英管產品主要用於光通訊領域,石英棒經過深層次加工為石英纖維、石英布等產品主要用於航空航天領域。近三年光通訊和半導體用石英玻璃及制品業務的發展較為平穩,而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石英纖維及制品增長迅速,由於石英纖維及制品的毛利相對較高,因此也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逐步上升。未來公司將繼續拓寬石英纖維產品的應用及銷售領域,開發更多的民品業務,逐步打開民用市場空間。

募投項目擴大產能支援未來發展

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620萬股a股,計劃募集資金2.7億元人民幣。募集資金將用於電子資訊產品用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生產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新增200噸/年的合成石英玻璃錠產能和2400噸/年天然料石英玻璃錠產能。項目投產后所形成的天然石英玻璃錠及合成石英玻璃錠產品,均為公司目前的成熟產品,項目投產后可相應擴大產能,用於后續的深加工。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公司2014年收入3.03億元,同比增加7.50%,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7851萬元,同比增加13.54%,基本每股收益1.22元。按照25~30倍pe測算,上市合理價格在30.50~36.60(中信建投證券)

廣發證券:菲利華(300395,股吧)合理價值區間37.3—41.9元

石英玻璃行業龍頭,盈利能力維持高位

菲利華發行前總股本為4840 萬股,其中本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鄧家貴和副董事長吳學民,兩人合計直接持有本公司33.25%股份。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620 萬股。發行人主要從事高效能石英玻璃材料和制品以及石英纖維和制品的生產以及銷售業務。石英玻璃具有硬度大、膨脹系數低、耐酸性好、化學性質穩定等優秀特性,被廣泛運用於半導體、光通訊、太陽能、航空航天和軍事設備等方面。公司作為高階石英玻璃行業龍頭,產品結構豐富、技術優勢突出,過去幾年收入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維持高位。

技術、品牌優勢突出,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石英玻璃這個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中,領先的技術優勢是公司保持行業龍頭地位,取得長遠發展的立足之本。同時公司不僅在國內具有較好的品牌形象,在亞洲地區如日本、韓國、台灣等也擁有較為強勁的品牌優勢。此外,公司也主動調整內部產品結構,逐步加大高盈利領域產品的比重如航天航空以及半導體領域,通過產品結構的主動調整,及時應對市場變化,為公司穩定的盈利提供了支撐,預計未來公司將逐步加大提升航天航空以及半導體等高階市場的收入占比。

合理價值區間:37.3—41.9 元/股

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 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8618.98、11009.50、14404.79 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4.6%、27.7%、30.8%。由於公司業務涉及光通訊、半導體、太陽能和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各行業屬性差異較大,我們采取分部估值法對公司進行估值。將各項業務的估值加總得到公司的總市值合理區間為24.11-27.08 億元,對應每股合理價值區間為37.3-41.9 元。

風險提示

行業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國際市場競爭加劇,應收賬款風險。(廣發證券)

三、公司競爭優勢分析

公司多年技術優勢造就品牌優勢。公司具備40多年的專業生產優勢,積累了諸多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承擔了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十多項,至今擁有已授權專利23項(含國防專利1項),是國內首家獲得國際主要半導體設備制造商認證的石英玻璃材料企業。近十年來,公司已逐步建立了其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特別是在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市場已擁有良好的口碑,具有較強的品牌優勢。

 

迪瑞醫療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迪瑞醫療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簡介公司主要從事尿液、尿沉渣、生化、血細胞等醫療檢驗儀器以及配套試紙試劑(含校準品、質控液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所處細分行業為體外診斷行業。公司現有四大系列產品橫向覆蓋了醫院檢驗科約50%左右的常規檢驗項目,縱向覆蓋了基層社區診所、縣級醫院、市級醫院及大型三甲醫院等各級醫療機構。公司產品出口至包括德國、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在內的100多個國家或地區,2011年~2014年中期,公司國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56%、34.73%、35.24%、28.92%。

二、上市首日定位預測

齊魯證券:79.5-90.8元

海通證券:46.5-54.3元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54.0-63.0元

上海證券:52.13-62.54元

東北證券:50.17-57.09元

東興證券:58.1-61.2元

齊魯證券:迪瑞醫療(300396,股吧)儀器研發能力極強的ivd明星企業

報告摘要

研究報告認為:

投資要點

什么才是體外診斷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答案非常明確:儀器研發能力!

從研發角度看,診斷儀器的研發壁壘更高;從營銷角度看,儀器銷售能夠帶動試劑的銷售,從而更容易維持高增長;從行業發展角度看,體外診斷系統封閉化發展也是大勢所趨。可以說,儀器研發能力就是體外診斷企業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國產ivd龍頭企業邁瑞醫療1998年進入ivd領域,2013年銷售額即達到20億元,穩居行業第一位。邁瑞成功的關鍵即為其卓越的儀器研發能力:一、邁瑞公司於2000年左右率先在國內推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並取得極大成功;二、在儀器成功占領市場后,邁瑞於2006年左右介入診斷試劑領域,依靠儀器拉動試劑銷售的商業模式,邁瑞試劑高速發展,13年其銷售額即達8億,排名國內第一。總體而言,依靠“07年前儀器高增長+07年后儀器帶動試劑高增長”,邁瑞公司ivd產品從03年1.21億增長至13年20.43億,十年收入復合增速高達33%。

迪瑞醫療是我們非常看好的具有邁瑞成功基因的ivd明星企業:一、公司儀器研發能力極強,在生化儀、尿沉渣儀等領域均居於國產前列,且儀器收入占比更大(2013年占比65%左右);二、隨著儀器銷售的不斷累積,儀器帶動試劑高增長的效應也將越發明顯,公司試劑有望持續高增長。

為消化09-11年的高增長,迪瑞醫療13年銷售收入4.64億,11-13年復合增速14%,13年凈利潤0.94億,11-13年復合增速11%,似乎較為平淡。但是擴展至09-13年,其收入復合增速則達45%,凈利潤復合增速更是高達52%。同時分業務看,公司亮點也頗多:一、試劑持續高增長,13年同比增47%;二、生化分析儀13年收入1.5億,國內廠家中僅次於邁瑞;三、尿液分析相關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約30%左右。展望未來,隨著公司儀器逐步恢復增長以及儀器帶動試劑銷售的累積效應逐步增強,公司整體高增長有望恢復。

我們預測公司14、15、16年eps分別為1.74元、2.27元、2.79元,給予15年35-40倍pe,建議目標價79.5-90.8元。

風險提示:1、產品質量風險;2、儀器研發進展不達預期風險;3、銷售渠道合作風險。(齊魯證券 謝剛)

迪瑞醫療:檢驗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1.檢驗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自1992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致力於高品質醫療檢驗產品(醫療儀器、診斷試劑、免疫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包括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生化分析、血細胞分析四大系列產品,目前公司產品覆蓋國內各省並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6月末,公司員工1322人,其中研發人員294人,銷售人員375人。

2011-2013年公司收入分別為3.58億、4.14億、4.64億(同比分別增長15.52%和12.27%),2014年上半年收入為2.13億。2011-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0.76億、0.84億、0.93億(同比分別增長10.37%和11.15%),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為0.44億。

2011-2013年及2014年1-6月份,公司海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8.56%、34.74%、35.24%和28.92%。

2.ivd市場巨大,公司產品版面豐富

3.募投項目擴大產能

4.合理價值區間:46.5-54.3元

按公司發行1534萬股來考慮,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對應發行后股本)分別為1.55元、1.98元、2.37元。

對比同類公司估值,2014年估值中位數為35.48倍。考慮到公司實際的增速並結合市值,給予2014年30-35倍pe,合理的價值區間為46.5-54.3元。(海通證券)

迪瑞醫療:儀器試劑一體化的ivd領軍企業

體外診斷市場前景好,進口替代機遇良多:未來隨著醫療消費觀念的轉變,診療技術水平的提升,體外診斷行業市場成長性依舊良好。隨著國內品牌企業高階產品推出、制造工藝提升、未來有望依靠良好的質量與價格優勢,加速實現進口替代,帶動國內體外診斷品牌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儀器耗材一體化銷售,耗材放量驅動成長:公司產品以體外診斷儀器和試劑為主,其中儀器在國內企業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對公司毛利潤貢獻比重也達到50%以上,未來隨著更多配套試劑的逐步上市,有望實現儀器試紙一體化銷售,由於試劑毛利率水平更高,業績彈性更明顯,依靠儀器投放帶動耗材放量有望驅動公司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在研品種儲備豐富,化學發光值得期待:公司在研儀器還有bf-7500網織紅細胞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cs-9200全自動生化分析檢測流水線、im-18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等,其中化學發光產品作為成長性最好的體外診斷子行業,在國內進口替代尚未起步,諸多在研產品陸續投放市場后有望為公司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

估值及投資建議:我們假設發行1,534萬新股,按發行后股本6,134萬股計算,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4.53億元,按照本次新股發行方式發行價格約為29.55元,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1.80、2.28和2.77元,考慮到可比公司的pe水平、行業周期及公司的盈利增長情況,給予公司2014年30-35倍pe,我們認為公司的合理價格在54.0-63.0元左右。

風險提示:經銷商管理風險,經營不達預期風險,存貨規模過大風險,行業政策風險。(興業證券)

迪瑞醫療:檢驗儀器及試紙試劑一體化優質企業

[摘要]

公司簡介公司主要從事尿液、尿沉渣、生化、血細胞等醫療檢驗儀器以及配套試紙試劑(含校準品、質控液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所處細分行業為體外診斷行業。公司現有四大系列產品橫向覆蓋了醫院檢驗科約50%左右的常規檢驗項目,縱向覆蓋了基層社區診所、縣級醫院、市級醫院及大型三甲醫院等各級醫療機構。公司產品出口至包括德國、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在內的100多個國家或地區,2011年~2014年中期,公司國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56%、34.73%、35.24%、28.92%。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2014-2016年歸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將實現年遞增7.34%、18.51%和18.35%,相應的稀釋后每股收益為1.64元、1.94元和2.30元。

公司估值考慮到公司的業務結構、公司成長情況、市場競爭狀況及同行業可比公司估值,我們認為給予公司14年每股收益30倍市盈率這一估值水平較為合理,以該市盈率為中樞且正負區間為20%的公司合理估值區間為52.13-62.54元,相對於2013年的靜態市盈率(發行后攤薄)為34.15-40.99倍。

定價結論公司預計募集資金總額4.53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4.19億元,計劃發行1534萬股,發行后總股本6134萬股,每股發行價為29.55元,對應14、15年pe為18.04、15.22倍。(上海證券 魏赟)

迪瑞醫療:具有細分優勢的體外診斷企業

公司在體外診斷多個細分領域具有優勢。公司在體外診斷的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生化分析和血細胞分析等四大細分領域擁有相關儀器和試劑的產品組合。2013年,這四個領域的儀器收入分別為0.33億元、0.60億元、1.52億元和0.40億元。據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統計,公司的尿液分析儀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

公司在檢驗儀器上具有研發優勢。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研發人員共294人,占職工總數的22.24%。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為0.1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8.83%。相比於診斷試劑,公司在儀器研發上優勢更為顯著。經過20多年的積累,公司獲得了25項發明專利,核心技術包括在尿液分析儀的自動追光技術、用於尿沉渣分析儀的自動聚焦技術、平面流式細胞技術和基於模糊技術的抗干擾演算法等。公司還參與起草了尿液分析儀、尿沉渣分析控制液兩項行業標準。公司在研項目共6項,包括2項新技術和4項新產品,在研新品包括cs-9200全自動生化分析檢測流水線、bf-7500網織紅細胞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fus-3000全自動尿液分析工作站、cm-96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流水線等。此外,公司還計劃開發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

公司營銷網絡較為完善。公司去年的經銷商數量為1287家,其中前30名的銷售權重為44.97%。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其中華東區域銷售占比最高,去年為21.39%。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出口銷售額占營收比例為35.24%。

投資建議:公司的尿液分析儀在國內市場份額領先,但公司不局限於此,積極拓展生化分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血細胞分析等新領域,同時構建了國際營銷網絡,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14億元和1.22億元,對應發行后股本的eps分別為1.73元、1.86元和1.99元,若給予公司2014年pe29~33倍,則對應價格區間應為50.17元~57.09元。

風險提示:產品降價的風險;檢驗收費政策下降的風險。(東北證券)

迪瑞醫療:ivd上市公司再添新軍,生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ivd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增加,將對現有競爭格局產生沖擊。除了迪瑞醫療之外,深圳新產業登陸了新三板,鄭州安圖生物、廣州萬孚生物和四川邁克生物等將登陸主板。此外,許多上市公司通過跨行業並購進入了ivd領域。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目前上市公司標的的稀缺性降低;第二,現有上市公司競爭對手的資本實力增強。這些即將上市或者正在申報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生化和免疫領域,他們資本實力的增強或對現有ivd市場格局產生一定沖擊。

生化診斷領域競爭日趨激烈。生化診斷市場的特點在於存量市場比較大,技術壁壘和市場集中度都比較低,並且新技術的應用和新項目的開展遠遠沒有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領域活躍。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競爭格局整體相對穩定,但是由於市場增長乏力,迪瑞醫療這樣體量較大的公司上市后,對現有市場參與者而言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壓力。

尿檢起家,拓展大生化領域。公司是靠尿檢產品起家,市占率較高,儀器設備市占率在30%以上,是尿檢領域的龍頭。生化領域競爭激烈,公司優勢不明顯,市場份額較低,但公司在生化領域發展很快,開發了自己的儀器和試劑,產品線較全,加之生化行業存量市場大,生化業務成為公司近幾年業績高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加強研發建設,豐富技術產品儲備。根據公司募投項目,將投入1.3億元進行研發中心建設,糖化血紅蛋白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工作站和化學發光等產品將增加公司未來增長亮點。

申購建議。我們按照公司ipo后總股本6134萬股計算公司的攤薄每股收益,預計公司2014-2016年的eps為1.81元、2.17元和2.65元。我們認為合理詢價區間為28-32元,對應2013年靜態pe為18-21倍,預計上市后價格在58.1-61.2元,對應靜態pe為38-40倍。(東興證券)

三、公司競爭優勢分析

國產ivd龍頭企業邁瑞醫療1998年進入ivd領域,2013年銷售額即達到20億元,穩居行業第一位。邁瑞成功的關鍵即為其卓越的儀器研發能力:一、邁瑞公司於2000年左右率先在國內推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並取得極大成功;二、在儀器成功占領市場后,邁瑞於2006年左右介入診斷試劑領域,依靠儀器拉動試劑銷售的商業模式,邁瑞試劑高速發展,13年其銷售額即達8億,排名國內第一。總體而言,依靠“07年前儀器高增長+07年后儀器帶動試劑高增長”,邁瑞公司ivd產品從03年1.21億增長至13年20.43億,十年收入復合增速高達33%。

迪瑞醫療是我們非常看好的具有邁瑞成功基因的ivd明星企業:一、公司儀器研發能力極強,在生化儀、尿沉渣儀等領域均居於國產前列,且儀器收入占比更大(2013年占比65%左右);二、隨著儀器銷售的不斷累積,儀器帶動試劑高增長的效應也將越發明顯,公司試劑有望持續高增長。

 

天和防務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天和防務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立足末端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延伸四大軍民業務領域。公司是末端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產品供應商,主要業務是以連續波雷達技術和光電探測技術為核心的偵察、指揮、控制系統的研制、銷售及技術貿易,是民營性質的資訊化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和區域防空群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兩個系列。公司正在推進其技術在民用領域如通用航空、要地周界安防、海洋探測等的應用,2014 年取得了訂單的突破,公司為未來發展的版面將會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上市首日定位預測

安信證券:49.14元-56.16元

東興證券:66.50元

廣發證券:40.00-44.00元

天和防務(300397,股吧):國內領先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民營企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國產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領先企業

公司是一家以連續波雷達和光電探測等核心技術進行偵察、指揮、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貿易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控制系統填補國內空白,在國際市場亦具備較強競爭力。軍品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100%。

單兵便攜式導彈指揮系統市場容量巨大,國防資訊化推動需求

由於末端防空安全需求增加和資訊化革命的推動,世界各國對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及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的市場需求迅速增大。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國防投入,軍費開支的平均增長率為14.6%,其中用於國防裝備投入的約為1/3,國防資訊化建設將帶來持續需求機會,市場空間巨大。

競爭優勢明顯,技術實力領先

公司作為民營企業,市場化運作機制靈活。成立之初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連續波雷達技術、便攜式導彈作戰指揮系統設計技術及光電觀測技術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漸掌握了各項關鍵技術,公司在軍工市場上先發優勢明顯,市場地位突出。

募投項目擴充產能,增強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

募投項目全部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進行,其中,連續波雷達系統系列產品建設項目完成后將建立技術水平全國領先、功能較為完備的連續波雷達系統系列產品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新增年銷售收入72,600萬元,年均新增凈利潤21,109萬元;軍民兩用防務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有利於改善公司設計開發環境,增強公司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實現產業升級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合理價值區間49.14-56.16元:我們預計2014年-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333.7百萬元、402.2百萬元、502.7百萬元,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40.9百萬元、182.2百萬元、225.8百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8%、29.3%、23.9%。按照發行后股本計算,對應的eps為1.17元、1.52元、1.88元,參考可比公司2014年的動態市盈率平均值為45倍,我們認為給予公司2014年動態市盈率42倍-48倍較為合理,對應的合理價值區間為49.14元-56.16元。

風險提示:公司成長性下降、業績大幅下滑風險,經營業績波動風險、國家秘密泄密風險等。(安信證券)

東興證券:天和防務合理價格在66.50元左右

軍事防空指揮自動化趨勢方興未艾,防空指揮控制系統是防空體系的靈魂和中樞。末端防空的主要防空火力為便攜式防空導彈、小口徑高炮和彈炮結合武器系統等,全球裝備便攜式防空導彈的國家約有105 個,其中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且裝備數量較大。預計,公司目標出口國的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的市場容量有400 多億元。我軍目前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建設水平落后於歐美發達國家,與資訊化條件下一體化聯合指揮作戰的需要尚有較大差距,國內的需求處於起步期。

先發優勢、技術優勢和資質壁壘確保公司的的龍頭地位。由於行業的高壁壘特和軍方采購“先入為主”的特點,國內潛在競爭對手進入該市場的難度較大;且公司產品技術水平先進,作戰效費比比較高,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盈利能力強,安全邊際厚。公司綜合毛利率2011 年為70%。銷售凈利率達到43.7%,遠高於其他民營軍工電子上市公司。

國內市場處於起步期,“技術轉讓+聯合生產”助力國際市場開拓。軍方對定型產品的持續采購時間較長,一般為5-10 年,公司產品自2008 年實現向軍方首批銷售,未來幾年軍方持續采購的可能性較大。綜上,未來幾年內公司產品的國內市場需求將穩定發展,公司有望獲得持續性的訂單。公司以“技術轉讓+聯合生產”模式促進散件出口。另外,維修零部件與配套銷售市場逐漸成長。公司募投項目主要用於連續波雷達系統系列產品建設項目和軍民兩用防務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新增年產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80 套、區域防空群通信指揮系統20 套、雷達等核心部件25 套的能力。將實現年營業收入72,600 萬元,年均新增凈利潤21,463 萬元。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預計軍工產品將維持70%以上的毛利率。募投項目達產后收入將是原來的三倍多。預期公司2014-2016 年的攤薄后的每股收益為1.33、1.64 元 和2.18 元。合理價格在66.50 元左右,對應2014 年pe50倍,目前發行價55 元較為合理。 建議申購。(東興證券)

廣發證券:天和防務合理價值區間40-44.00元

公司立足末端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延伸四大軍民業務領域。公司是末端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產品供應商,主要業務是以連續波雷達技術和光電探測技術為核心的偵察、指揮、控制系統的研制、銷售及技術貿易,是民營性質的資訊化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和區域防空群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兩個系列。公司正在推進其技術在民用領域如通用航空、要地周界安防、海洋探測等的應用,2014 年取得了訂單的突破,公司為未來發展的版面將會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擬募集資金6.44 億,用於現有產品產能擴建、研發中心建設及補充營運資金。公司擬公開發行3000 萬新股,此次發行不安排老股發售,發行后股本為1.2 億股。連續波雷達系統系列產品建設項目為包括連續波目標指示雷達、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野戰通信指揮系統在內的公司現有產品的產能擴建項目,項目完成后將建立技術水平全國領先、功能較為完備的連續波雷達系統系列產品生產基地;軍民兩用防務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將增強公司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實現產業升級和公司可持續發展。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別為1.29、1.46、1.63 元(按公司新發行股份3000 萬股攤薄后計算)。國防資訊化發展趨勢下,公司區域防空指揮控制系統仍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公司在通用航空、要地安防和海洋探測等軍民領域的拓展也將打開巨大的發展空間。

綜合行業和市場因素,合理價值區間為40.00~44.00 元。

風險提示:公司業績可能會受到軍品研發周期較長、定型生產和交付時間不確定性較大、國外軍貿市場開拓周期較長和客戶需求不確定性較大的影響出現較大波動性甚至下滑風險;公司國內軍品盈利可能會由於軍方調整價格的影響。(廣發證券)

三、公司競爭優勢分析

競爭優勢明顯,技術實力領先

公司作為民營企業,市場化運作機制靈活。成立之初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連續波雷達技術、便攜式導彈作戰指揮系統設計技術及光電觀測技術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漸掌握了各項關鍵技術,公司在軍工市場上先發優勢明顯,市場地位突出。

先發優勢、技術優勢和資質壁壘確保公司的的龍頭地位。由於行業的高壁壘特和軍方采購“先入為主”的特點,國內潛在競爭對手進入該市場的難度較大;且公司產品技術水平先進,作戰效費比比較高,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