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
新股上市
香港交易所醫療健康族群正迎來罕見的 IPO 熱潮,從 9 月 21 日至 10 月 21 日共計 17 家醫療健康企業提交 IPO 申請,較 2024 年同期的 4 家大幅成長,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新申請廠商,擬將募資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產能、升級智慧生產系統及拓展海外銷售管道。
港股
受陸股下跌拖累,港股周五 (26 日) 走勢低迷,主要股指開低走低,午後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1.35%,收報 26128.20 點,全日下跌 356 點。恒生科技指數重挫 2.89%,國企指數則下跌 1.49%。今日恒指大市成交額高達 3236.74 億港元。
港股
港股迎來今年第 11 家上市的創新藥公司,由海歸科學家創辦的勁方醫藥 (02595-HK) 周五 (19 日) 正式掛牌,引發市場熱烈追捧。該公司上市首日漲幅接近 110%,市值逼近 150 億港元。其火爆行情在上市前便已顯現,申購倍數超過 2200 倍,凍結資金近 3500 億港元,基石投資者陣容亦相當強大,包括 RTW 基金、OrbiMed 等半數以上為專業醫藥投資機構,認購總額創下 2022 年以來 18A 創新藥企的新高。
港股
香港股市周四 (11 日) 走勢震盪,恒生指數開盤走低後一度反彈,午市中段甚至短暫倒升,但隨後未能守住升勢,最終收跌 113 點,報 26086 點,跌幅為 0.43%。大市雖然收低,但仍成功守住了二萬六關口。主板成交額錄得 3252.05 億港元。
港股
有「藥中茅台」之稱的恒瑞醫藥 (01276-HK) 與生物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 (GSK-US) 達成協議,將 HRS-9821 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和至多 11 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 GSK,這項合約潛在價值高達約 120 億美元。
A股
中國生技股在經歷了 4 年的低迷後,今年成為亞洲表現最搶眼的類股之一,基金經理們看好將進一步上漲。自 1 月初以來,恆生生物科技指數已飆升超過 60%,這得益於投資者對兩宗涉及外國公司授權中國藥物的數十億美元交易的熱情。兩家備受期待的中國本土生產商上市,其股價的強勁表現進一步提升了該板塊的吸引力。
港股
港股周三 (20 日) 主要科技股領漲,幫助大盤走升。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 0.21%,報 19705.01 點,恒生科技指數漲 0.41%,報 4413 點。盤面上,生物醫藥板塊漲幅居前,來凱醫藥漲超 48%,美團、騰訊升逾 1% 帶動漲勢,阿里巴巴 、小米逆市走跌。
美股雷達
《CNBC》周二 (12 日) 報導,自上周總統選舉以來,金融和能源類股大漲,但投資管理公司 Janus Henderson 指出,投資人可能錯失了另一領域的獲利機會。儘管市場周二稍作喘息,但自川普當選總統以來股市已經出現上漲。投資人特別關注所謂的「川普交易」,其中包括金融股及油氣類股。
港股
港股主要指數周二 (12 日) 低開低走,科技股普遍下挫,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 2.84%,報 19846.88 點,失守 2 萬關卡,恒生科技指數跌 4.19%,為近一個月盤中最大跌幅,收 4456 點。主要科技股全線下挫,美團、京東跌超 5%,百度、阿里巴巴跌約 4%,騰訊、小米跌超 2%。